有疆界,才有自由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_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杂志约我写一篇关于“孩子在家享受多大自由”的文章,由此有了和女儿的这样一段对话:
  我:“你想不想爸妈不设定任何规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完全自由?”
  女儿:“不要!” (说实话,我倒是吃了一惊。)
  我:“为什么?”
  女儿:“那样,我可能就不好好吃蔬菜,老玩电子游戏。”
  我:“那有什么事希望我们给你更多自由吗?”
  女儿歪着头想了想,摇摇头说:“没有。” (这又让我吃了一惊。)
  我:“真的没有吗?”
  女儿:“也许我会想睡觉前多看会儿电视,但这样我第二天早上就起不来了,所以还是不要。”
  原来,在规矩中长大的孩子,已明白自由是有条件的。规矩让女儿懂得了自我管理。
   “自由过度”会导致孩子任性
  孩子天生崇尚自由,以自我为中心是他们的思维特点,是绝对自由意志的实践者。可是要让他被社会和他人接受,就要对其“自我”进行约束。过度自由,实际上是放任骄纵,使孩子没长出个性,却长出任性。
  我有一个很要好的阿拉伯朋友,她女儿与我儿子同岁。一次午餐后,3岁半的小女孩说要喝酸奶,妈妈给了她酸奶,她吃了一半就说不要了:“我要吃冰淇淋。”妈妈奉旨一般去拿冰淇淋,女孩吃了两口,说味道不好,要换另一种口味。妈妈又去拿了另一种口味,女孩吃了一口,又说吃饱了不要了。
  这一幕看得我心里直冒火。趁朋友离开餐桌时,我问女孩:“你为什么每样东西都不吃完?”她笑着说:“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那得意的笑容,让我连抽她一巴掌的心思都有了。
  我曾婉转地与朋友探讨这件事,但她只是苦笑地说,孩子爸坚持要让女儿自己做决定,要给她自由。我心想,这哪是自由,分明是任性与霸道!
  让孩子在规则中自由成长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规则并不是大人权力的体现,我们依旧要保证孩子的自由。
  比如整理房间。最初,我提出每晚临睡前请他们将东西整理好,但孩子们马上提出不同意见:每天整理太累了,而且很浪费时间。想想他们毕竟只有5、6岁,每天整理可能过于苛刻。于是大家各抒己见后达成共识:每天晚上,孩子们分别将他们的东西拿回各自的房间,不影响白天客厅的雅观与我们会客的需要,而他们的房间只要在每个星期天晚上整理好就行。也就是说在一星期的其他时间中,他们在自己房间有任意摆布的自由,但星期天晚上必须整理自己的房间,这就是自由的疆界,不能逾越。
  为了鼓励他们,我也采取了小小的鼓励措施:如果房间按时整理好了,可以得到50欧分;如果房间没有按时或者忘了整理,就得动用他们的“小金库”,作为罚款。现在他们已养成了习惯,每个星期天晚上,我只需举行查房仪式,欣赏他们的劳动成果就行了。
  规则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有时候我们也会碰到给孩子设立的规则,到后来发现不合适的情况。比如,儿子上幼儿园时没有功课,该做的事完成后可以看电视。但好几次,我发现本该做功课的女儿听到动画片的声音就坐不住,总会找借口去客厅转一圈,顺便瞄一眼电视,做作业也开始只求速度。于是我便重新和儿子商量,告诉他姐姐的这种状况,建议他在姐姐做作业的时段里不看电视,改在晚饭后看。如果有特别想看的动画片,我可以帮他录下来到周末再看。
  因为告诉他不得不改的理由,而且充分考虑了其利益,儿子欣然接受了。
其他文献
或许女孩与美都有着特殊的缘分,我家女儿朵朵是个十足的“爱美妞”,从小就对粉红色的裙子、漂亮的洋娃娃、色彩缤纷的小发卡之类的物品情有独钟。如今九岁的她就特别注重自己的穿着,时尚的蓬蓬裙、紧身的健美衣都成了她的最爱。每次出门时,她都在镜子前照来照去,小小年纪就这般在乎外表美,让我不禁有丝担忧。  没想到,令我崩溃的事情还在后面。那是一次学校组织的集体亲子游,出发前女儿翻箱倒柜,找出一件红色的洋装摆裙穿
华东基地的建立,是MQB平臺中罔化的重要一环,新的基地带来的将让一汽人众产出更多适合中罔市场的车型。  汽车发展的历史流转多年,终于迎来了模块化时代,其中,大众作为其中的先驱者,积极推动了MQB平台的全面推行,而宝来作为深耕中国市场的一款深入定制车型,此次获得了MQB加身,全球平台加中困定制的搭配,让全新一代宝来的表现值得期待。  为什么要说因为一款车, “恋”上一座城?只因为全新一代宝来或者说宝
摘 要: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初三作为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学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因为面临着升学压力,此时最需要关爱,最需要精心引导,最需要培养正确的立志方向,班级建设具有教育学生和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文章从“班主任以身施教,小组评价体系,主题班会活动”三个方面浅析了日常班级管理的高度和艺术性。班级建设对于班主任来说,
花盆一只蜗牛  被她拈到餐桌上  石頭桌面冰凉  蜗牛粘液闪着光  爬着爬着停下  它抬头四处打望  既然请我吃饭  椅子我该坐哪张  蜗牛啊蜗牛啊  若不是怕妈妈发狂  吃完饭女孩想  再带你睡睡她的床
Rebecca惊讶地说:“妈妈,你原来不想和我说话啊!那你告诉我啊,你不说我怎么知道?我不跟你说话了,等你看完书了,告诉我,我再来。”    有一次,我靠在沙发上看书,不过半个小时,就被Rebecca问了不下10个为什么了。离上一个问题间隔还不到两分钟,她又发问了。  “媽妈,今天是星期几?”  “星期三。”  “为什么是星期三?”  “不为什么,星期三就是星期三,哪里来的为什么?”我闭上眼睛,深
【摘 要】生生评价应成为课堂评价的主旋律。但是,生生评价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使课堂呈多元、灵动的态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可能刺伤学生幼小的心灵。本文从朗读教学的生生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应运用“教师示范,教给方法”、“各个环节,明确要求”、“形象评价,妙趣横生”、“语真词切,言辞婉转”和“你点我应,生生互动”等策略,从而在朗读教学中有效实施生生评价。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妈妈发明了我  我们带着儿子到山里旅游,道上突然窜出一只兔子来,儿子跳起来大叫道:“我发明了一只小兔子,就在那儿!”我对他说:“这不能说发明,要说发现!发明的是以前没有的东西,发现则指以前就有的。”儿子想了想说:“我明白了—— 是爸爸发现了妈妈,妈妈再发明了我。”  快些走才对  天气特别炎热,但有位朋友棋瘾大,还是冒着酷暑上門与我对弈,临走时我客气地对他说“慢走啊”。这时,儿子不理解地告诉我:“
《锦瑟》之题,是摘取全诗前两字而成,同于李商隐诗集中《碧城》诸诗,虽有题实则无题,都是属于颇具义山特色的朦胧诗——无题诗。无题诗往往是字面有寄托而又不好明言,加之诗中多用典实,想象微妙,故而时常使读者感觉主旨游离,朦胧不定。而《锦瑟》一诗,堪称李义山无题诗“晦涩之最”,关于其主旨,历来解说纷纭(如悼亡说、恋情说、自伤说、音乐说、怀人说等),难有定论。金元之际,诗人元好问感叹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
华夏5000年积淀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国之精华,更是幼儿健康成长之营养素。在家庭中,我们可从哪些方面入手,让孩子接受传统文化的浸润。  一、传承本土方言,守住独特的“地方文化基因。  方言是地方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乡音无改鬓毛衰”,方言是一个人独特的“文化基因”。世界因多样方言、多元文化而绚丽多彩。但现今许多家长不让孩子学方言,怕影响普通话的学习,连祖辈也操起彩色普通话,甚至出现“为‘夺’孙子抚
著名的儒学大师、教育家梁漱溟先生在一篇回忆父亲的文章中提到,父亲对他的教育是宽松而不是强迫的,只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却从不强迫他遵照。幼时的“宽容教育”在梁漱溟的人生中产生了积极而重要的影响,为此,他非常感激父亲。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也经常采用这种较为宽容、自由的教育方式,并越来越体会到这对孩子的成长有独特价值。   爱孩子是妈妈的天性,每个妈妈都会把孩子的饥饱冷暖挂在心上,希望把他照顾得无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