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插图:宝贵的言语教学资源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92627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有的课文配了单幅插图,有的课文配了两幅或多幅插图。叶圣陶先生认为:“好的课文插图是课本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加强对读者的感染力,加深读者的印象,使读者认识得更清楚,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是的,文字在说话,插图也在说话。插图,往往反映着教材编者和插图作者的某种意图,从而成为宝贵的言语教学资源。
  一、理解词句意思
  一般情况下,将词句放在具体的言语环境中,它们的意思就能确定下来。但有些词句即使结合语境,也很难准确理解,比如随着时间推移已产生语义变化的文字,再如因为地域文化导致理解障碍的语言。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妨研究一下插图,看看能否从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很多插图,作者选择内容时,已经将图片的释义功能考虑在内,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应引导学生突破言表之意,读出言里之意,促进“言”和“意”的有效互转。
  《清平乐·村居》一词中有这样两句:“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学生质疑:“‘无赖’指蛮横无理的人,是个贬义词,辛弃疾为什么说‘小儿’是无赖呢?为什么又最喜欢他呢?”这两个问题,很多学生都存在困惑,具有代表性。光靠联系语境理解,效果不佳。我出示插图(如图1),让学生观察小儿的动作和神态,想象他的语言和行为,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学生在想象中渐入词境,兴致勃勃地交流,他们仿佛听到了小儿的歌声,听到了他夸莲子好吃的赞叹声,仿佛看到了他晃动的小腿,看到了他悠闲的卧姿,看到了他和亲人分享莲子的情形……至此,学生对“无赖”的误解已经消除,一个活泼好动、顽皮可爱的小儿形象活跃在他们心中。这样引入插图资源,学生由词入境,自主建构丰满的意象,使“无赖”一词的理解过程充满了情与趣。
  二、感悟人物情感
  写人的文章,插图中人物的神态、动作、外貌,都是经过插图作者精推细敲的。《爱如茉莉》插图中妈妈幸福的笑容,《负荆请罪》插图中廉颇下跪的动作,《示儿》插图中陆游攥紧的拳头,无不流露出人物的情感。观察插图中的人物,应当细致入微,透过细节揣摩人物的内心。插图是直观的,文字是含蓄的,所以常会出现插图和文字貌似信息不对等的情况,这往往可以成为我们启发学生感悟人物情感的理想切入点。
  《海伦·凯勒》中有一段写海伦的文字:“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交流感悟时,学生认为海伦很痛苦,很不幸,纷纷表达了对她的同情。观察课文插图(如图2),学生发现海伦摸读盲文时,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我乘势出示:“学会阅读,我就能_____________;学会书写,我就能_____________;学会算术,我就能_____________;学会用手指‘说话’,我就能_____________。”学生以海伦的视角据图想象,融入对话情境,聆听人物心声,懂得了学盲文的过程就是海伦认识世界、融入世界的过程。
  三、提升朗读能力
  课文中有些语言,光看字面,跟着感觉走,容易对感情色彩作出错误的判断。插图中也许潜藏着暗示人物情感的蛛丝马迹,等待我们去发现。那些有助于指导朗读的“蛛丝马迹”就像明亮的窗户,推开它,人物的情感就探出了头。在此基础上指导朗读,一个个字就像一个个路标,沿着它们,学生就能找到人物情感的河流,把文字背后真实的精神世界发掘出来。
  《嫦娥奔月》中有一段文字:“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她飞出了窗子,飞过了洒满银辉的郊野,越飞越高。碧蓝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这段文字,无论是人物、景物还是语言,都极富美感。学生初读这段话,读得绘声绘色,十分陶醉,然而这样朗读与文本的情感基调不符。此时,我出示插图(如图3),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嫦娥表情无比忧伤,发现她目光呆滞无神,发现她双手酥软无力,丝毫看不出对月亮的向往。带着这些发现,重读前面那段话,学生调整了语气语调,读出了嫦娥无限的伤感与留恋,也读出了他们对嫦娥的深切同情。有了插图的介入,无须教师大费周章地引导,学生便轻松自如地改变了对人物情感的认知。
  四、汲取习作知识
  阅读一篇文章,应探究三大问题:作者写了什么?为什么写这些内容?是怎么写的?第一个问题指向写作内容,第二个问题指向写作目的,第三个问题指向写作知识。相比而言,第三个问题难度系数较大。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明显好于抽象思维能力,而图片有着直观、形象的特点。因此,有时仅仅从文字上面探究,倒不如图文结合教学效果好,图文比照往往可以让言语秘妙更容易被发现,更容易被领悟。
  《剪枝的学问》一课设计了三幅插图(如图4、图5、图6),第一幅内容为春天桃花盛开的情景,第二幅是夏天硕桃盈枝的画面,第三幅写冬天王大伯剪枝一事,这三幅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再看课文的写作顺序,却是先写王大伯剪枝,接着写春天桃花盛开,最后写夏天硕桃盈枝,采用了倒叙方式组织材料。课堂上,笔者先让学生找出与图片相对应的文字,然后交流写作順序方面的发现,并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通过讨论,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剪枝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放在开头起突出作用;剪枝是因,结出更多更大的桃子是果,前“因”后“果”,合情合理;把剪枝放在开头,还能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好奇:剪枝到底能不能长出更多更大的桃子?倒叙的妙处,在图文比较的过程中逐渐清晰。
  五、迁移表达策略
  《古今贤文》(读书篇)中说得好:“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阅读中积累写作知识的终极目标,是用来表情达意。课文插图,意蕴丰厚,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插图,也可以成为读写结合的桥梁,通常的做法是从文本中积累表达方法,到插图中提取写作内容。朝着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文字和插图进行统整,在文字内容和插图内容之间建立言语联系,为学生读写结合埋下伏笔。
  《少年王冕》一文中有一段话:“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山上雾气缭绕,岩石掩映;山下树木葱茏,青翠欲滴。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这段文字,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写,色彩分明。读出文本这种表达特色后,我让学生观察插图(如图7),找一找图中哪些事物是这段文字没有写到的,学生找出了水牛、蜻蜓、鸣蝉、柳树、水草、王冕……在此基础上,笔者指导学生观察这些事物,找出具体特征,展开合理想象,学习第5自然段“由远到近、色彩分明”的写法,写一段有层次、有色彩的文字。
  开发和利用教材插图这一教学资源,揣摩教材编者和插图作者的意图,能有效发挥插图的言语教学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责任编辑 宋园弟
其他文献
誰的影子(小班)  请将物体和他们的影子连线。  请将影子藏起来(小班)  小猴和朋友们在花园里玩藏影子的游戏,你认为他应该怎样把自己的影子藏起来,请你说说看。  影子在哪里(中班)  请你说说看,小猴的影子在自己的哪一边?试试看,你能将自己前面的影子变到后面去吗?  看照片(大班)  这两张照片是小猴在中午之前拍的,你知道哪张照片是先拍的吗?  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中班  小猴离开花果山很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唐诗宋词在历史文化的长河里焕发出了璀璨的光辉。而对于理解诗歌来说,最关键的是品析“三美”,即韵律美、绘画美与建筑美。对此笔者认为,在语言品析中也要强调“三美”,即节奏美、声韵美与意象美。笔者结合实际,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重点通过品析语言“三美”,使课堂洋溢在诗境之中,最终生成精彩。  一、品析语言节奏美,彰显朗读精彩  与其他语言相比,汉语不仅博大精深,还是世界上乐感非
找一找,辨一辨
【摘 要】职业品质事关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大学生就业。通过对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寝室5S管理实施过程和成效的探究,发现寝室5S管理对学生职业品质养成具有较大的作用。同时,针对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要进一步做好寝室5S管理,以更好地巩固成效,促进学生职业品质的养成。  【关键词】寝室5S管理;职业品质;文明校园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28-00
在一个晴朗的夏日,小蚂蚁背着小包包去旅游了,他穿过水帘洞,来到一坐大房子前,爬过毛茸茸的草地,钻过小门缝“呀!这里有摩天轮、果园,还有叶子小船呢!”他荡着飞机秋千,跳到蹦蹦床上,“嘭”蹦蹦床把小蚂蚁送到了飞毯上,飞呀飞呀,他绕过童话城堡,欣赏了一场美妙的锅碗瓢盆音乐会,然后爬上小蘑菇椅吃着甜甜的香香的蛋糕。小蚂蚁抬起头来,看到了一张幸福的照片。口阿!原来我来到了宝宝的家呀!  小朋友,你能根据故事
每到晚上,月月心里常常会害怕。因为怕黑,月月总是要开着灯才能入睡。等她睡着了,妈妈悄悄地关上灯。但每次,月月都会醒,醒了就会大哭。  妈妈想了很多办法。  妈妈说:“小鸟睡觉喜欢黑黑的,不开灯。”  “小青蛙睡觉也不开灯。”  “小猪睡觉也不开灯。”  可是,月月一点都不想听。  月月和爸爸妈妈在阳台上吃晚饭,不知不觉,天就黑了。  月月要开灯。  爸爸说:“不开灯的黑夜会有惊喜哦!”  爸爸让月
好办法  “是你要看小鸟的,你一定得想个办法。”皮特既愤怒又悲伤地说,接着他开始抱怨起来,“我就不应该把他们从你的头发里捧出来,那样他们就能一直在你头发里直到长大。”  米娅也知道,自己对皮特有些不公平,她甚至十分后悔自己不梳头发,如果她一直把头发梳得漂亮光滑就不会发生今天这样的事,她很后悔,她也觉得自己的确有责任想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可是到底要怎么办才好呢?  正在为难的时候,米娅的爸爸下班回来
一只大风筝,一不小心撞到了树上,再也飞不起来了。她在树上哭。  鸟窝里有四只小鸟也在哭。大风筝不解地问:“你们干嘛哭呀?”  小鸟们争着说:“我们还不会飞。”“我们没有妈妈,不知道该怎么办。”  大风筝不哭了,她想当小鸟的妈妈,来保护四只小鸟。  大风箏给小鸟们讲故事,教小鸟们学习。  晚上,大风筝用自己的翅膀為小鸟们挡风雨。  小鸟们长大了,他们都学会了飞。四只小鸟一起飞到了蓝蓝的天空里。  风
出动吧,口罩小飛侠!
海洋迷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