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成骨技术治疗颌面畸形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应用口外颌骨牵引成骨装置治疗颌面畸形.方法使用自行设计制作的口外颌骨牵引成骨装置和上颌杠杆式牵引支架分别水平延长下颌骨,水平快速前移上颌骨,垂直延长下颌骨升支,水平延长下颌骨颏部,用以矫正小下颌畸形,下颌骨颏部外伤性骨缺损,小颌偏颌畸形,半侧颜面肥大畸形,咬合平面倾斜和唇腭裂术后上颌后缩等,共11例.结果4例不同类型下颌骨牵引成骨,其中有1例在牵引过程中1根克氏针发生松动,旋转,最终将克氏针取出.1例下颌升支垂直牵引4根克氏针发生轻度弯曲.7例唇腭裂上颌后缩行Le Fort I型截骨快速牵引成骨中有1例固定期后1个月出现对刃合并有轻度开咬合.最终11例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口外颌骨牵引成骨装置治疗下颌骨复杂畸形.Le Fort I型截骨快速牵引成骨治疗唇腭裂术后上颌后缩是一种安全简便效果可靠的有效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非肥胖2型糖尿大鼠腹腔脂肪组织基因差异表达.方法基因差异表达筛查使用代表性差异分析(cDNA RDA)技术;最终的差异产物经亚克隆、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半定量RT-PCR对筛查到的已知基因表达量进行初步的鉴定.结果在大鼠脂肪组织中,发现7个高表达的表达序列标签(ESTs),6个为新的ESTs,1个为已知基因[脂蛋白脂酶(LPL)基因],其中1个EST与小鼠肌肉ERA-like GTPas
目的研究次级淋巴组织因子(secondary lymphoid tissue chemokine,SLC)在胃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29例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的正常胃粘膜组织和转移淋巴结中SLC mRNA的表达. 结果胃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中SLC mRNA的表达均显著地低于正常胃粘膜组织(P<0.05),胃癌组织/正常胃粘膜组织比值为0.43±0.0
目的报道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运动功能中、远期随访疗效.方法收集1992年10月~2000年12月施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的脑瘫共195例,男142例,女53例,年龄最小的为3岁,最大的为22岁,平均为6.9岁.根据运动功能评分评定手术前后的运动功能.结果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对运动功能有改善.术前不能独立行走的共有37例,其中20例复诊时具有独立行走的能力. 结论选择性脊神
目的用NONMEN程序研究国人异丙酚群体药代动力学,并定量分析性别、年龄和体重的影响.方法76例行择期手术患者(男37例、女39例、年龄19~77岁、体重39~86kg、ASA I~Ⅱ级),共1 459个血液标本.用NONMEN方法分析清除率和分布容积的个体间变异以及年龄、体重和性别的影响.结果可用三室模型模拟异丙酚的药代动力学.体重影响异丙酚的中央室、浅外周室和深外周室的清除率以及中央室的分布容
AIM: To study the role of the myringotomy and ventilation tube insertion inthe hearing rehabilitation of the children with 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METHODS:
目的:评价碳纤维增强的聚醚醚酮(CFPEEK)作为髋臼假体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耐磨损性.方法:(1)采用国产材料和工艺研制出碳纤CFPEEK复合材料,在模拟体液环境下对其本身以及与不
目的:客观确定家兔“肾、膀胱经”常用经穴.方法:应用皮肤电阻导电量测定及声测经络技术,将导电量较大、声波波幅值较高点确定为经穴点.并通过经穴-脏腑效应实验,验证其生理
目的采用与国际上一致的研究设计和诊断标准,调查北京老年人膝、髋和手骨关节炎(OA)患病率并与美国的白人资料进行比较.方法对北京市城区人群进行抽样调查,对象为60岁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