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分析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众所周知,初中学习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智力健全以及各项机能形成和完善的黄金时期,但是由于该阶段学生多数刚从小学低年级学习阶段过渡过来,年龄普遍较小使得他们对于许多知识内容理解不了或者无法短时间内掌握和吸收,作为初中政治教师,需要从日常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培养生活化思维。本文针对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广大师生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初中政治  生活教学  方法探究
  生活化思维也就是指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经验与例子去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得所学内容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由于政治学科的内容多且大部分需要理解,这使得很多学生无法对该学科知识的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随着新课标改革的进行,生活化教学模式引起了很多教师的重视并纷纷进行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内容的调整,这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得政治课堂教学效率也在不断提高。
  一、创设问题情境教学
  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是指教师需要在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书本之外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案例,这样不仅可以使得原本晦涩难懂的知识内容变得通俗易懂,为学生轻松理解和掌握政治课本知识提供帮助。在传统的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没有过多地重视实际生活中的经验和例子对于高效率教学能够提供的帮助,只是简单地进行课本内容的教学,这不仅使得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心意,无法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久而久之,还会让学生对于被动听讲、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产生疲倦感,从而导致教学效率只减不增。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进行,初中政治教学越来越要求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理解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会简单应用,因此,作为初中政治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适当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去进行政治知识点的学习。例如:在进行《经济生活》中《价格与供求的关系》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举一些能够证明供求影响价格的例子,如当鸡蛋数量一定时,人们对鸡蛋的需求量越大,则鸡蛋的价格会越高,反之鸡蛋的价格就会越低。这种创设问题情景教学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结合实际进行理性思考,培养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对于具体政治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其课堂学习效率。
  二、通过生活体现趣味性
  从以往的政治学科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来看,大多数的政治课堂环境不像其他学科那样轻松活泼,教师多数只是板书课堂教学内容或者口头进行政治问题的解答,这种课堂教学环境比较枯燥乏味,很多学生只是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同时,很多政治教师为了能够维持课堂教学秩序,往往不让学生自由的进行小组讨论,这虽然能够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清楚地听到教师所讲的内容,但是却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学生思维,造成其在学习过程中有独特的见解时不能够及时地表达出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课堂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作为初中政治教师可以适当地运用这一新型教学手段去進行辅助性教学,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去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文化生活》中《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内容的学习时,可以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三大表现之一的民族性去进行实际案例的结合,如节日方面,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花山节等等,这都足以说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去进行相关图片的搜集,这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有效增强课堂趣味性。
  三、导入生活现象教学
  初中阶段的政治教学内容区分度不是很大,大多数政治知识点都是与生活相联系,那是因为政治制度来源于现实生活,所以和生活密切相关。初中政治学科教学内容主要分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哲学生活》和《文化生活》四本书,这足以说明其内容繁多且知识零散,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程度有限,在进行学习时需要大量背诵且学习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传统的初中政治教学方式也很单调,学生在进行政治学科的学习时也只是从书本中了解基本的政治知识,这使得学生们的政治知识储备量有限。除此之外,在政治课堂教学时,由于部分政治知识需要靠理解才能够掌握并学会做题,教师单凭口头叙述和讲解并不能够让学生彻底弄清楚,这也造成学生对书本中部分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因此,教师需要及时的导入生活现象教学,这不仅能够让抽象的知识点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方便学生理解,还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总结生活经验的优秀习惯。例如:教师在进行《政治生活》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中“选举方式”的教学时,为了更清楚直白地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可以举一些实际生活中关于选举方式的例子,如县里和乡里选举人大代表用直接选举的方式选出、县及县以上选举人大代表用的是间接选举,这种选举方式更民主,导入生活现象进行教学不仅使得教学效率有效提高,还直接提高了学生对于具体问题和知识的理解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进行的初中政治学科教学改革不仅更加注重教学效率,也更加注重结合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生活化思维的能力,这种基于生活化思维的政治教学模式不仅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一改往日呆板枯燥的课堂教学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于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同时结合生活进行思考让政治内容更加容易理解,这也直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学生们的课堂学习效率,有效的推动了政治学科教学改革目标的完成。
  参考文献
  [1]郑翠玲.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改革的特色和应用[J]文学教育(下).2017(09).
  [2]徐琴.论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学周刊.2017(13).
其他文献
【摘 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全新教学要求,也是学生知识、技能、情感同步发展的需求。在教学目标的调整下,课堂教学的理念与方法无疑也需要进行变革。本文就将立足于小学高年级学段,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语文教学 语文素养培养  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以及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是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获得的
期刊
【摘 要】北师大新课程有效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创始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韩立福教授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关键词】教学设计 教学突破  物换星移几度秋,教学改革硕果累。面对新课程改革夷陵中学历史组教师的教学观
期刊
【摘 要】通过图形优化组合,巧妙讲解昼夜长短问题。  【关键词】昼夜长短 昼弧 夜弧 极昼极夜  关于昼夜长短问题的讲述,中学地理教科书和地理教师常常围绕冬至日、夏至日、二分日太阳光照三图实施教学,这种教法传统、经典、清晰、自然,教学效果颇佳。美中不足的是有点孤立,联系不够,不能很好地突出一年四季的变化。教者尝试将此三图合一施教,发现这样更加直观、简洁、轻松、实用,联系紧密、富有变化,教学效果更佳
期刊
【摘 要】自从新课程改革之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教师专业要求逐渐提高,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要求也从知识的学习提高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授课方法,充分利用计算机,进一步完善教学形式以切合新课程改革的规定。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存在一定差异,对学生的应用能力、操作能力要求很高,这使得教师的任务更重、责任感更强。文章以信息技术教学为基础,分析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用计算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教育体系的进步,数学教育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也变成了现代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中的重点命题。这就对教师的教学实力有很高要求,需要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回顾和反思。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意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 反思意识 培养方法  数学作为初中教学体系的基础学科之一,实
期刊
【摘 要】新课改理念的融合,对高中班主任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实践中,班主任应该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提出有效的管理策略,然后深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鼓励他们朝着正确方向突破自我、挑战自我,有意识地改正不良习惯,优质地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充分信任班主任,主动配合教学管理,其主体优势将会快速增长。本文针对新课改理念下高中班主任教学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生物教学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各种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出现,使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提升。教师应对创新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并将其应用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学实践入手,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在初中生物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 创新教学方法 思维导图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 参与式教学法  在新课改的过程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审美情感的教育。教师通过备课和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语体验言文字的美,感悟文本塑造的形象和对文本情感的表述来达到。  【关键词】文本审美 情感表达 渗透  一、美来自文本语言文字的表述  语文教材都是经过精心选编的名篇佳作,是作者通过观察慧眼和独特的视觉,用自己的匠心,用反映现实世界和社会生活的语言创造了完美的艺术形。只要我们认真去领会文章美的语言,就能很好地体
期刊
【摘 要】当下数学教学中,往往侧重于问题的解决,而忽略或简化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常没有问题意识。本文主要从教师的角度出发,针对以上问题,对教学中如何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问题 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培养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不少学生在进入中学后,数学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课堂上不主动思考,不愿提问,也不善解答。当然,这可能是应试教育和传统教
期刊
一、镜头一:  上课时间,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只见孩子们纷纷埋头作思考状,每节课举手的总是那么三四个孩子。一节课,大部分孩子都没有主动参与课堂。等着老师报答案,做笔记。课后写作业,70%的同学们不确定题目的准确答案,纷纷拿出语文书,抄写书上的笔记。  二、镜头二:  作业批改后,老师发回作业本。部分同学只是随手一放,或塞进书包里,极少数同学会翻开作业本仔细翻看自己有无错题等。  1.“笑脸富翁榜”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