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 提问艺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A-
0067-01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提问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对学生思维的引发,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关注,同时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式理解与认识问题。
一、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浓厚的兴趣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对教师的提问进行思考,从而能够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到所学内容中。
以教学课文《云房子》为例:
师:大家见过天上漂浮的云朵吗?
(生齐声答见过,很多学生说云朵是白色的,还有学生说像棉花糖)
师:大家知道云房子是什么样的吗?
(学生纷纷表示不知道)
师:大家想知道小鸟们是如何用云朵建造美丽的房子吗?
(学生大声答道“想”,并且充满好奇与兴趣)
【点评】在讲授充满想象的课文内容,例如《云房子》,如果老师平铺直叙地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云房子》,学生很有可能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对于“云房子”也完全无法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一个充分的过渡,首先让学生联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云彩,再引述文中小鸟们用云朵搭建房子的内容,给学生细微的提示,这不仅能让学生领会题目的意义与文章的内容,同时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兴趣,课堂效率也会得到很大提升。
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模式及知识结构,设置的问题要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较为接近。对于一些和生活有一定距离的内容,教师在设问时要做好铺垫,从生活中常见的部分引入,逐渐联系到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够被学生充分理解,引发学生的思维及学习的兴趣。
二、新课导入时提问
小学语文课文设计中,有些内容是比较有深意的,而教学的主旨往往体现在题目中,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新课导入时要做到有效提问,这样才能很好地将学生引入到教学内容中,让他们对于文意有更深刻的理解。
以《推敲》的教学过程为例:
师:大家平时都见过推门和敲门吧?
生(齐声):见过。
师:大家觉得推门和敲门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两者差不多,有的说推门比较用力,学生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答案)
这时教师挂出课文配图,图画上是一副非常幽静的月夜下和尚敲门的画面,然后对学生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推”和“敲”引发的一段故事。
【点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些文章出自非常有名的典故,就像上面的“推敲”,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从没有接触过这个故事,更不可能知道“推敲”的由来,在这样的情境下,老师在新课导入时可通过设问来对学生进行启发,首先让学生了解“推”和“敲”的字面含义,然后通过提问让学生意识到这两者其实是有差别的,再自然地进入到文章的学习中。
对于这类典故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设问让学生层层深入所学内容中,问题的目的性要明确,并且应当和所学内容有紧密的联系,这样才能通过问题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
三、抓重点提问
课堂上的提问要突出重点,这些关键点是对课文理解的重要部分,能够在提问的过程中让学生对这些重点内容有大致的理解,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文意,对于文章的后续学习也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以《狐假虎威》的教学过程为例:
师:大家觉得狐狸和老虎哪个更厉害呢?
(学生纷纷说老虎,也有学生说老虎厉害,但狐狸狡猾)
师:大家觉得“假”是什么意思呢?(“假”字是本堂课的教学重点)
(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的说不是真的,有的说是骗人的)
师:大家想知道狐狸是怎么假借老虎的威严欺骗老虎吗?
生(异口同声):想。
【点评】小学课本中有很多寓言故事,教学时,首先要帮助学生抓住学习的要点,如通过设问的方式将要点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并对要点进行分析解构,学生一旦了解与掌握重点内容后,在接下来的文章学习时自然会变得更轻松与高效。
有效的提问能够帮助学生迅速抓住教学重点,从而理解文意;好的问题也能够很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到课文内容中,让学生快速进入教学情境;此外,有意思的问题还能激发学生兴趣,引发思考,自身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课堂提问应当有进一步的思索,以有效的提问促进高效的课堂。(责编 杨 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A-
0067-01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提问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对学生思维的引发,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关注,同时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式理解与认识问题。
一、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浓厚的兴趣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对教师的提问进行思考,从而能够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到所学内容中。
以教学课文《云房子》为例:
师:大家见过天上漂浮的云朵吗?
(生齐声答见过,很多学生说云朵是白色的,还有学生说像棉花糖)
师:大家知道云房子是什么样的吗?
(学生纷纷表示不知道)
师:大家想知道小鸟们是如何用云朵建造美丽的房子吗?
(学生大声答道“想”,并且充满好奇与兴趣)
【点评】在讲授充满想象的课文内容,例如《云房子》,如果老师平铺直叙地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云房子》,学生很有可能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对于“云房子”也完全无法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一个充分的过渡,首先让学生联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云彩,再引述文中小鸟们用云朵搭建房子的内容,给学生细微的提示,这不仅能让学生领会题目的意义与文章的内容,同时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兴趣,课堂效率也会得到很大提升。
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模式及知识结构,设置的问题要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较为接近。对于一些和生活有一定距离的内容,教师在设问时要做好铺垫,从生活中常见的部分引入,逐渐联系到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够被学生充分理解,引发学生的思维及学习的兴趣。
二、新课导入时提问
小学语文课文设计中,有些内容是比较有深意的,而教学的主旨往往体现在题目中,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新课导入时要做到有效提问,这样才能很好地将学生引入到教学内容中,让他们对于文意有更深刻的理解。
以《推敲》的教学过程为例:
师:大家平时都见过推门和敲门吧?
生(齐声):见过。
师:大家觉得推门和敲门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两者差不多,有的说推门比较用力,学生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答案)
这时教师挂出课文配图,图画上是一副非常幽静的月夜下和尚敲门的画面,然后对学生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推”和“敲”引发的一段故事。
【点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些文章出自非常有名的典故,就像上面的“推敲”,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从没有接触过这个故事,更不可能知道“推敲”的由来,在这样的情境下,老师在新课导入时可通过设问来对学生进行启发,首先让学生了解“推”和“敲”的字面含义,然后通过提问让学生意识到这两者其实是有差别的,再自然地进入到文章的学习中。
对于这类典故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设问让学生层层深入所学内容中,问题的目的性要明确,并且应当和所学内容有紧密的联系,这样才能通过问题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
三、抓重点提问
课堂上的提问要突出重点,这些关键点是对课文理解的重要部分,能够在提问的过程中让学生对这些重点内容有大致的理解,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文意,对于文章的后续学习也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以《狐假虎威》的教学过程为例:
师:大家觉得狐狸和老虎哪个更厉害呢?
(学生纷纷说老虎,也有学生说老虎厉害,但狐狸狡猾)
师:大家觉得“假”是什么意思呢?(“假”字是本堂课的教学重点)
(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的说不是真的,有的说是骗人的)
师:大家想知道狐狸是怎么假借老虎的威严欺骗老虎吗?
生(异口同声):想。
【点评】小学课本中有很多寓言故事,教学时,首先要帮助学生抓住学习的要点,如通过设问的方式将要点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并对要点进行分析解构,学生一旦了解与掌握重点内容后,在接下来的文章学习时自然会变得更轻松与高效。
有效的提问能够帮助学生迅速抓住教学重点,从而理解文意;好的问题也能够很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到课文内容中,让学生快速进入教学情境;此外,有意思的问题还能激发学生兴趣,引发思考,自身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课堂提问应当有进一步的思索,以有效的提问促进高效的课堂。(责编 杨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