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菲律宾魔杖技法(三)

来源 :搏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单魔杖技巧篇
  
  1.单魔杖中级十二招
  单魔杖中级十二招是菲律宾魔杖的中级运动形式,它对练习者的技术定型,控棍能力,协调身手起着重要作用:
  ①风筝追月
  


  单手握住棍端,在体侧作正反方向的旋转抡棍,要求挥动时手腕转动灵活。此势用于保护体侧并伺机发起攻击(图84-92)。
  ②劈棍式
  自扛棍势开始,手握棍端在体前作"8"字连续劈击,棍头劈至左腰侧时,左手俯掌接棍,成腰侧置势。此势可保护全身能攻能守(图93-105)。
  


  ③雪花飞天
  自斜把持棍势开始,手握棍端在体前作“8”字连续撩击,棍头劈至左侧头部时,左手接棍恢复斜把持棍势。此势可保护全身能攻能守(图106-115)。
  ④风扫残云
  自侧持棍开始,手握棍端在头顶作正反方向的扫击。此势主要用于连续攻击敌方中上盘,是突破重围的杀招(图116-123)。
  ⑤拨云见日
  自警戒势开始,右手握棍,左手连续拨动棍体,向前转动,此势主要用于迷惑敌人或伺机出击(图124-130)。
  


  


  ⑥斩棍式
  自扛棍式出发,手握棍端向前劈旋2周夹棍,随即向体侧挥扫而出。此势用于出奇制胜或攻击侧面来犯之敌(图131-140)。
  ⑦抽剑势
  自警戒势出发,右手紧握棍端,左手拨动棍体劈旋,右手运棍随劈旋之势向腰后背棍,左手随之接棍成左肩扛棍势;左手运棍劈旋两周并向后、向右肩斜上方递棍,右手在右肩上接棍成警戒势。此势需要身手协调配合,主要用于迷惑敌方,出奇制胜(图141-151)。
  
  (责编:高生)
其他文献
初次踏入久负盛名的武关,无法相信眼前这河谷低平开阔、四周山野桃花怒放、河水清澈流淌、地肥水美、农田成片、村庄炊烟袅袅的地方就是历史时期关中著名的要塞之一(图1).想
对于巴金先生的著作,起初我是蛮怀好奇的:“家”是什么呢?后来,我从书中找到了答案.rn读《家》时,我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悲凉情绪.觉新、瑞钰、梅,他们都是牺牲者.然而,他们虽
期刊
怎样调动中职学生听课积极性,从听年青教师的课中受到诸多启发,本文重点提炼出几点共大家探讨.
苏霍姆林斯基曾对情感的作用做过生动的比喻:“感情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他在论述中高度评价了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作
有个题目“阅读,使我……”,你,会怎么写?rn也许,有的人会说:“阅读,使我作文水平提高了不少;有的人会说:“阅读,使我增长了许多知识;还有的人会说:“阅读,使我认识了这个社
期刊
【摘 要】 提问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形式,通常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等设置一定数量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巩固课堂中所学知识。在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有效的提问不仅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还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升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的运用提问艺术,成为众多教师关注的重点,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文化的多元对我国中学教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教育更加民主化、学校文化更加开放和学生主体性增强等.本文将从探析社会多元文化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入手,再根据中学学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G6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1  马克思说:“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而歌曲是用人声唱出与语言相结合的音乐,是一种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特殊艺术手段。洛扎诺夫提出的暗示教学理论认为,当我们舒舒服服地沉浸于音乐歌曲时,在我们身上就会同时展开着大量的生理和心理活动,这时候,精神状态在形成,自由联想在奔驰,观念、情绪在起伏,创造力在活
作为高职院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旨在于在其教学过程中培养高职大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以及明确的自我规划意识,并在此基础之上提高其逻
围绕大学生的就业率、就业缺口和就业质量三个统计指标,运用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建立综合反映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指数模型,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