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记叙文写作技法指导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dwer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中学生写作文,也不能脱离生活。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有畏惧心理,总觉得无话可说。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平时不留心观察。写作时冥思苦想,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只有去胡编乱造了。而虚构的作文是不真实的,自然没有感人的力量。可见,观察生活是写作的前提。只有全面、细致、认真地观察生活,才能直接从生活中获取鲜活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营养。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生活热情,写好作文,而且对学生将来从事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以及从事其他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1 把题目演绎成一个故事
  我们知道,命题作文的题目所包含的写作范围一般都比较宽泛,如果仅把题目当作一个僵死的概念,视为“铁板一块,不可分割”的整体,笼而统之去做文章,势必内容空泛,文意散漫。因此,在写作时,要善于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从大题目中找出一个小角度,演绎成一个小故事,从一人一事、一斑一点、一枝一叶落笔,大题小作(所谓“大题小作”就是找一个自己有话可说、有思考、有感悟的角度作为切入口),以细小的局部显示宏大的整体,透过平凡的现象挖掘不平凡的本质,在叙述描写中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但题目演绎成的故事不能见事不见人,不能言之无物,更不能平铺直叙。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曲折的情节是记叙文的生命。因此,在把题目演绎成一个故事时,还应该增加故事的曲折感,使情节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引人入胜,给人以新、奇、美的感觉,这样才能在800字左右的篇幅内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的好文章。
  2 加强指导,提高课外阅读质量,注意积累写作材料
  课外阅读,不仅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而且增加积累,更能提高写作能力。因此,老师要加强指导,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首先,每周用两节自习课作为课外阅读课;其次,要求学生阅读时对自己喜欢的故事、片断、佳句进行朗读、摘抄,并对它们进行或内容、或语言、或写作技巧等的点评,三言两语都行;其三,同学交换各自的摘抄本,或点评、或交流、或充实各自的摘抄本,共同分享,共同提高;其四,教师定时抽查点评学生的本子,对摘抄内容或学生点评精彩的给予表扬、鼓励;其五,指导学生把自己的积累运用于写作,因为积累是运用的前提,而运用是积累的升华,当学生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厚积薄发,在作文中定能得到自如的应用。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3 设置情景,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合理的虚构
  这方法源于一个学生一篇《记一见难忘的事》的作文,文中写道“小时候,有一次由于自己口渴的厉害,于是,就和妹妹一起偷了妈妈的2元钱,去买冰棍吃,结果被妈妈发现了,罚我们跪在门口,还不许吃饭。我们害怕极了,以后再不敢偷钱了。虽然这件事过去几年了,但至今让人难忘。”这段话虽然意思明了,也写得有条理,但作为一件难忘的事太简单,也索然无味,无法令人难忘。于是,我不失时机地设置情景,请学生就“为什么口渴?”“偷钱时的心理活动、动作怎样?”“怎样被妈妈发现?”“妈妈发现时的表情、动作、语言又是怎样?”“罚跪时我和小妹的心情如何?”等情节展开合理的想象、适当的虚构,这样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灵活了,纷纷进入沉思,笔也沙沙地在纸上写开了。通过这样设置情景的形象思维训练,学生们的想象力有了质的飞跃。
  4 将思想蕴涵于描写之中
  主旨是故事的灵魂,主宰着故事的审美价值。而突出故事主旨的最好办法便是将故事的主旨蕴涵在描写之中。这就要求学生写作时需通过场面的描写组接故事,并把故事的主旨揭示出来,即调动一切描述手段,细腻地表现人物活动或事情的发展过程,让它表达出鲜明的主题,而不是满足于线条式的过程交代,贴标签式的议论鉴定。那些只有故事框架、概括叙述和空洞议论而缺乏具体生动的描写的记叙文绝不是好的记叙文。好的记叙文应该充满着生动形象的描写,即在行文中除用好陈述性语句,交代人、事、物的有关情况外,更要用好描写性语句,运用精彩的动词、形容词和恰当的描写手段来描绘人、事、物、景的特色,使之栩栩如生,并表达出生活的情韵和理趣。同时,恰当采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聚焦式地对人、事、物、景的某一特征进行描摹抒写,也可以形成超凡出众的点睛之笔,使文章意蕴深刻。
  总之,记叙文的写作,是我平时在教学中训练的重点,也是中考中颇受欢迎的。可是现在的学生,有很多不会甚至写不好记叙文,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师倍感头疼的问题。在记叙文作文教学初段,应该制定初中阶段整个记叙文教学的宏观计划和阶段计划。首先,在教学初始阶段的“摸底”写作和计划制定是记叙文写作教学非常关键的一环。有些老师急于求成、眼高手低,一开始就在课堂上面对学生大谈顿悟、灵感、创新,对学生的习作不作全面系统的分析,左挑一个小缺点,右挑一个小毛病,指点“江山几笔”,再用名人名作来与学生比靠一番就完事了,弄得学生找不到努力的方向,而老师自己也迷失了教学的方向,这样恐怕要“误人子弟”。有计划进行记叙文作文教学是走向成功的保证。
其他文献
【摘 要】九年义务教育是公民的素质教育。初中化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学科,必须研究如何从学科本身出发来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服务,即通过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使之具备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与此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及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材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大纲》中明确指出:“化学
期刊
1 课前准备  ①学生准备:全体学生提前预习并填好学案,做好知识上的准备;两组表演节目的同学做好课下演练工作,表演尽量生动简短;两名调查员做好信息搜集和整理工作,形成自己的语言,准备在多媒体上进行展示。②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编写预习学案,下发给学生;通过上网,向其他老师请教等途径做好课件;对学生的准备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帮助。  2 教学过程  导入:上个周末,小舟同学和妈妈一起到
期刊
【摘 要】 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实验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驾驭教材。注意知识、技能、能力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并根据学习迁移的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下功夫,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最主要的是激发和发展学生探索、求知的内在动机。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有效课堂 教学策略    目前,不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教师讲
期刊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为提高语文教学的文化品位,语文教材越来越人性化、感性化。因此,许多语文教师都能巧妙地借助幽默艺术来激活课堂气氛,创造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的乐学情趣,在教学中时而幽默一下,让学生如沐浴春风般的开心之余,增强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感受、理解和应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曾就这方面的问题,作了些初浅的探究,认为语文教学中的“幽默效应”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活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故不揣浅陋、
期刊
【摘 要】 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去细心观察、用心感受家庭中让学生动情的东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参观、访问等方式让学生关注本地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和国内外的重要事件等……在活生生的生活世界中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多思考,多质疑,以疑启思,提高思维的变通性,应充分运用“变式”,对同一问题、同一事物
期刊
【摘 要】 素质教育下,为学生创造独立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达到乐学的状态,是广大教师致力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 思维 培养 数学教学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措施。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
期刊
【摘 要】 自主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启发、点拨、帮助下,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校活动中,通过查资料、做实验、合作交流等方式,获得问题的答案的过程。  【关键词】 自主探究学习 转变观念 培养    在当今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环境下,我们教师应该彻底的转变观念,从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激发、鼓励、促进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咨询者、支持者。  1
期刊
【摘 要】 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做好精细的准备工作,把准备的内容书面化,完成符合自己实际的教学设计;提问是触发学生思维的引言,是激发学生觉悟的契机,是教学检测的手段;多利用现代教具,如小黑板、挂图、投影仪、录音机等,这样既可节约板书、有关内容简介等课堂教学时间,又可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接受更多的信息,利于学生立体思维。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策略 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其“传道”、
期刊
【摘 要】 要想让学生和老师得到及时的沟通,既有利于老师的教,又有利于学生的学,给数学学习增添一些人文味,我想到借鉴语文学科记日记的方式,给学生架起一座生活与数学联系的桥梁,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数学日记 教学策略    如今的数学课,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数学知识的扎实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一定渗透,数学语言的适当训练。但由于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的数学思考、
期刊
【摘 要】当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已逐渐成为了各类学校教育教学关注的焦点,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课堂教学只有真正抓得住学生,吸引住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精心布局下,有序的活动,主动的探究,并从老师那里及时得到反馈,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有效性 课堂教学 精炼 精准 精妙自主探索 小组合作     “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