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明确从学生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来减负,通过改进课堂结构、调动多种教学手段、优化训练练习等方法来增效。
关键词:和谐;鼓励;优化训练
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导致学生厌学情绪升温,逃学、甚至更为严重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了全社会对教育的关注,2009年6月12日,江苏省教育厅为中小学生的减负出台了“五严规定”,其中有这样一条:严格按规定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和作业量,不在节假日(含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变相上课,在这大背景之下,“减负增效”成了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必要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问题,在“减负”的情况之下还要“增效”,表面看来似乎是矛盾的,但我们还必须将这对“矛盾”有机统一起来,这就对我们每一位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明确如何“减负”
首先,应该明确减什么,“减负”应该要减轻学生心理上和生理上的两重负担,譬如,减去学习活动中机械重复而又对发展学生智能无用的作业,放弃“满堂灌”、“题海战术”等违反教育规律的教学方法;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愿意学,喜欢学,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增长知识、发展智能,具体可以从这样两个方面操作。
1.建立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减轻学生心理上的负担
师生在教学中应该是民主平等的,但师生在年龄、知识面、人生经历等诸多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师生交往的障碍;为此,教师可主动关爱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对学习的感受、困惑等,并经常换位思考,替学生着想,努力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师生在愉快的心境中完成教和学的任务。
为建立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漫骂和污辱学生;不歧视后进生;不在公开场合“教训”学生;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经常鼓励学生,以欣赏的目光看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适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主动关心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等。
2.着力做好“堂堂清”工作,课后少留书面作业,减轻学生生理上的负担
每天的课外作业压缩在30分钟以内,可有可无的作业坚决不布置,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如果课堂效果好,家庭作业的数量必然能大幅下降,所以学生要减负,教师就要增效,努力提高课堂效率是关键。
二、明确如何增效
1.改进物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题教学效益
初看起来,“减负”和“增效”是一对矛盾,历史经验证明“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是绝对行不通的,但我们每一位奋斗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扪心自问:我们的每一节课都是有效的吗?我们布置的每一道习题都是有效的吗?我们对每一个知识点的授课方式都是有效的吗?我们对每一个难点的突破方法都是最佳方案吗?可见,只要我们积极探索,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改进,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方式、方法的转化,减掉无效和低效课,减掉无效的作业,“减负”的同时“增效”,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我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是:(1)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自学就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就决不去教;能让学生自己回答的问题就绝不会从教师口中说出;能让学生主动探究的实验就不要再由教师演示;(2)对于物理概念,坚决摒弃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做法,提倡教给学生理解概念的方法和记忆的规律;(3)课堂上多给学生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回答问题、动手实验、讨论交流等,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更多的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教学;(4)课堂教学要详略得当,重点内容可从不同角度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练习,一般内容少涉及,超要求的内容坚决放弃;(5)不让物理课堂学习枯燥无味,课堂教学要尽可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或感兴趣的例子,通过实验、故事以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譬如,某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或高科技中的应用)等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与堂课的知识和教学目标融合,这样,课堂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有趣而又能完成教学目标。
2.利用多种教学手段
通过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不断变换教学方式,防止学生出现视觉或听觉疲劳,通常的做法有:(1)加强师生互通、生生互通;(2)比一比,看谁能回答的问题多;(3)利用听录音、多媒体展示图片、播放视频、提供文字阅读资料等。
3.优化训练练习
适量有针对性的练习是巩固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也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作业的有效性,我也做过一定的探索、研究,如,练习的设计要有针对性;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既不能过于简单,不需要动脑筋,又不能过于复杂,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多设计些实践性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尽可能设计些趣味性作业等等,只要努力提高所设计作业的针对性、趣味性、科学性,学生定会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从而发挥其学习潜能。
总之,只要我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大力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作业训练,要做到在“减负”的情况下的“增效”,还是有较大空间的,我们每一位物理教师都应该以探索“减负增效”的方法为己任。
关键词:和谐;鼓励;优化训练
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导致学生厌学情绪升温,逃学、甚至更为严重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了全社会对教育的关注,2009年6月12日,江苏省教育厅为中小学生的减负出台了“五严规定”,其中有这样一条:严格按规定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和作业量,不在节假日(含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变相上课,在这大背景之下,“减负增效”成了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必要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问题,在“减负”的情况之下还要“增效”,表面看来似乎是矛盾的,但我们还必须将这对“矛盾”有机统一起来,这就对我们每一位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明确如何“减负”
首先,应该明确减什么,“减负”应该要减轻学生心理上和生理上的两重负担,譬如,减去学习活动中机械重复而又对发展学生智能无用的作业,放弃“满堂灌”、“题海战术”等违反教育规律的教学方法;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愿意学,喜欢学,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增长知识、发展智能,具体可以从这样两个方面操作。
1.建立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减轻学生心理上的负担
师生在教学中应该是民主平等的,但师生在年龄、知识面、人生经历等诸多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师生交往的障碍;为此,教师可主动关爱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对学习的感受、困惑等,并经常换位思考,替学生着想,努力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师生在愉快的心境中完成教和学的任务。
为建立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漫骂和污辱学生;不歧视后进生;不在公开场合“教训”学生;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经常鼓励学生,以欣赏的目光看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适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主动关心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等。
2.着力做好“堂堂清”工作,课后少留书面作业,减轻学生生理上的负担
每天的课外作业压缩在30分钟以内,可有可无的作业坚决不布置,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如果课堂效果好,家庭作业的数量必然能大幅下降,所以学生要减负,教师就要增效,努力提高课堂效率是关键。
二、明确如何增效
1.改进物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题教学效益
初看起来,“减负”和“增效”是一对矛盾,历史经验证明“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是绝对行不通的,但我们每一位奋斗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扪心自问:我们的每一节课都是有效的吗?我们布置的每一道习题都是有效的吗?我们对每一个知识点的授课方式都是有效的吗?我们对每一个难点的突破方法都是最佳方案吗?可见,只要我们积极探索,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改进,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方式、方法的转化,减掉无效和低效课,减掉无效的作业,“减负”的同时“增效”,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我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是:(1)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自学就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就决不去教;能让学生自己回答的问题就绝不会从教师口中说出;能让学生主动探究的实验就不要再由教师演示;(2)对于物理概念,坚决摒弃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做法,提倡教给学生理解概念的方法和记忆的规律;(3)课堂上多给学生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回答问题、动手实验、讨论交流等,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更多的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教学;(4)课堂教学要详略得当,重点内容可从不同角度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练习,一般内容少涉及,超要求的内容坚决放弃;(5)不让物理课堂学习枯燥无味,课堂教学要尽可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或感兴趣的例子,通过实验、故事以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譬如,某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或高科技中的应用)等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与堂课的知识和教学目标融合,这样,课堂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有趣而又能完成教学目标。
2.利用多种教学手段
通过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不断变换教学方式,防止学生出现视觉或听觉疲劳,通常的做法有:(1)加强师生互通、生生互通;(2)比一比,看谁能回答的问题多;(3)利用听录音、多媒体展示图片、播放视频、提供文字阅读资料等。
3.优化训练练习
适量有针对性的练习是巩固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也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作业的有效性,我也做过一定的探索、研究,如,练习的设计要有针对性;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既不能过于简单,不需要动脑筋,又不能过于复杂,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多设计些实践性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尽可能设计些趣味性作业等等,只要努力提高所设计作业的针对性、趣味性、科学性,学生定会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从而发挥其学习潜能。
总之,只要我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大力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作业训练,要做到在“减负”的情况下的“增效”,还是有较大空间的,我们每一位物理教师都应该以探索“减负增效”的方法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