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运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下肢运动能力的影响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_ji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运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及下肢运动能力恢复的效果。方法:以9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护理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早期运动康复护理,以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表分别作为生活质量和下肢运动能力评价指标。结果:护理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由重度依赖转为中度依赖,观察组转为轻度依赖,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下肢运动能力评分由严重运动障碍转为明显运动障碍,观察组转为轻度运动障碍,两者同样存在显著差异(P<0.05)。讨论: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运动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及下肢运动能力,促进其早日康复。
  【关键词】早期运动康复;脑卒中;生活质量;下肢运动能力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8-0108-02
  相关的统计显示,脑卒中已经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导致成年人残疾的首要疾病。该病的显著特点就是发病突然、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不同类型脑卒中治疗方式也不同,目前认为预防是最好的方法[1]。早期运动康复目前已经成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对脑卒中患者也同样适应,可以明显改善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肢体运动能力。本文以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早期运动康复护理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下肢运动能力的效果,希望对脑卒中患者治疗提供帮助。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接收9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其护理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1∶19,最小者41岁,最大者82岁,年龄(56.38±2.17)岁;其中脑梗死26例,脑出血14例。观察组男女比例27∶23,最小者42岁,最大者81岁,年龄(56.36±2.15)岁;其中脑梗死33例,脑出血17例。两组患者普遍具有三高症状中的一种(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同时存在多个致病危险因素(缺乏运动、吸烟、肥胖、不健康饮食)。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脑血管造影检查发现脑动脉局部位置出现狭窄、闭塞和扭曲。(2)患者发病前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未经过药物治疗。(3)身体主要脏器官未接受过重大手术,手术治疗耐受性良好。
  排除标准:(1)外伤导致的脑部出血或者梗塞者。(2)本身免疫性差,患有精神类疾病,不能配合医生完成治疗。(3)不接受早期运动康复护理患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根据患者所患脑卒中的严重度,采用药物溶栓治疗或者外科手术治疗后,予以常规护理,主要方法为:(1)卧床休息。无论病情轻重,需要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搬动,头抬高30°,保持呼吸道畅通[2]。(2)保持大小便畅通。卒中患者常出现便秘、尿潴留和尿失禁情况,长期不活动易出现感染及压疮,给予促进肠蠕动药物,时刻观察尿液颜色、量,防止导尿管脱落。(3)饮食护理。给予低盐低脂食物,补充足量维生素,增加大豆蛋白摄入量,适当降低血压,防止并发症出现[3]。(4)心理护理。在患者清醒状态下,给予健康宣教,让其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运动康复护理,过程为:(1)语言障碍训练。20 %的卒中患者會出现语言障碍,表现为失语、语言辨别障碍等。对于失语患者,首先训练嘴部和喉部动作,用喉部发“啊”音,也可以教其鼓起突然放开,训练嘴部力量。对语言辨别障碍者,进行言语刺激训练。在患者面前排放图片,让其按照训练者的指令指图,由易到难,逐渐增加图片数量和词汇。有的患者病情较为复杂,出现肌张力异常或失调,可以先行呼吸训练,在说话时保持15 s的呼气压时间,同时进行发音训练,使呼气和声带运动及振动能够协调,慢慢的让患者消除语言障碍[4]。(2)肢体转换运动。在患者病情稳定后的1~2周后,实施该运动护理,每2 h翻身一次,在患者掌握活动要领后,让其自主完成;为增加偏瘫侧的感觉刺激,强调偏瘫侧卧位状态,患肩向前,垫软枕,肘伸直,健侧下肢在前、患者在后,进行屈膝运动,让下肢逐渐适用不同的运动。也可以实施偏瘫肢体被动运动,活动顺序由近端关节到远端关节,每次运动5 min,每日重复2~3次,以患者下肢能够耐受为前提,在活动中嘱患者头转向偏瘫侧,通过视觉反馈和康复时语言刺激,提高患者的参与度[5]。(3)床下主动性运动。主要目的是降低肌张力,消除共同运动,进行分离运动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坐立平衡训练、站立训练、重心转移训练以及小步行走训练。
  1.3 评价指标
  (1)生活质量评价: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功能状态,个体得分取决于对一系列独立行为的测量,总分范围在0~100分,评定项包括进食、洗澡、穿衣、控制大小便、平地行走、上下楼梯以及如厕等。重度依赖总分≤40分;中度依赖总分41~60分;轻度依赖总分61~99分;无需依赖总分100分[6]。
  (2)下肢运动能力评价: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表评估患者下肢运动能力,主要从下肢仰卧位、坐位、站立位等跟腱反射、髋及膝关节屈伸、内收、伸展、背屈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总共50项,最高总评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下肢运动能力越强。总分<50分,表示下肢严重运动障碍;50~84分表示明显运动障碍;85~95分表示中等运动障碍;96~99分表示轻度运动障碍。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情况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都显著提高,对照组患者恢复至中度依赖,观察组则为轻度依赖,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下肢运动能力情况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属于严重运动障碍分型,评分在50分以下,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评分都显著提高,对照组患者恢复至明显运动障碍分型,观察组则为轻度运动障碍分型,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脑卒中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患者脑部血管因各种因素突然破裂,或者由于血管堵塞导致血液不能流经大脑进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系列疾病,其包括了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脑卒中严重制约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脑卒中患者数量也出现逐年升高的态势。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要高于出血性卒中,占卒中总量的60 %~70 %,而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死亡率更高[7]。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最直接的因素,降低中老年人群血压是预防和控制脑卒中行之有效的方法。除了血压因素外,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也常诱发脑卒中,比如肥胖、吸烟史、缺乏运动以及过量饮酒等。
  脑卒中治疗主要以药物和手术为主,药物治疗以溶栓和降血压为治疗原则,降压治疗应该平稳、持久,有效控制患者24 h血压,特别是清晨的血压。外科手术虽然治疗效果更好,但是风险较大,闭塞超过24~48 h,已经出现脑软化者,不能再进行手术治疗。在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脑卒中患者早期运动康复治疗是近几年逐渐兴起的一种卒中护理新理念,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肢体运动能力。在运动康复护理中,医护人员要在患者病情稳定后第一时间实施,以提高护理的效果。目前常采用的方式有语言障碍训练、肢体转换运动、床上活动以及床下主动性运动集中,每种活动方式都有其适用的阶段,不能对患者强行进行。张丽华等[8]研究了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采用的方法包括心理干预、健康宣教以及体位与活动,在体位与活动干预中,进行早期坐位训练以及健侧肌肉增强训练,在恢复中后期阶段中则采用耐力+肌力训练+平衡功能训练的方法,最终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高东升[9]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了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在患者病情稳定48 h后对其头部和肢体采用超声扫描电刺激,同时对下肢关节进行按摩和功能训练,防止出现僵硬;在下肢功能恢复后则鼓励患者进行自主运动,通过洗脸和抬腿等训练,让其慢慢适应,提高生活质量。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康复护理时,医护人员要严格观察患者心率、血压计呼吸情况,出现异常立即停止训练。在偏瘫肢体部分功能恢复后,进行耐力和肌力训练,进行更高水平的平衡功能训练,指导患者全身运动,争取达到生活自理。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脑卒中患者,在经过早期运动康复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由重度依赖转变为轻度依赖,下肢运动能力评分由严重运动障碍转变为轻度运动障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早期运动康复护理效果更显著。
  参考文献
  [1]??杨安琴.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和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17):3228-3230.
  [2]??郭秋荫.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肢体功能锻炼的康复护理体会[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36(41):25-27.
  [3]??耿娟,余丽麗.早期康复干预在脑卒中患者运动康复中的作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8):150-151.
  [4]??江莉萍.脑卒中患者早期运动康复治疗对生活能力的影响分析[J].保健文汇,2019,(7):189-190.
  [5]??高莹.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其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7):212-213.
  [6]??汤之梅.超早期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自护行为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2):2210-2213.
  [7]??赵红琼.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心理医生,2018,24(2):226-227.
  [8]??张丽华,吴奇勇,林玉兰.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8,8(9):77-79.
  [9]??高东升.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4):268-26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自拟方芪参桂仙饮联合西药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2 月的 70 例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自拟方芪参桂仙饮共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7.14 %)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0.00 %);观察组患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治疗心悸(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9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期间在门诊就诊的心悸患者80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 40 例。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按照证候类型,气虚血瘀患者服用升解通瘀汤;气滞血瘀患者服用血府逐瘀汤;脾胃虚弱患者服用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率变异性指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明
目的:探究对癌性腹泻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癌性腹泻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组和观察
目的:探讨家长参与式护理干预对肺炎患儿康复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肺炎患儿2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1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
【摘要】目的:探讨在进行颅脑外伤手术时,将细节护理应用于其中的效果,分析对患者切口感染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7年5月至2020年4月门诊科就诊的6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系统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进行两组均分,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内样本量设置为30;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手术护理;实验组患者则选择细节护理;对两组患者手术完成后的切口感染事件以及愈合状况进行分析,记录最终结果。结果:
【摘要】目的:探究在临床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应用细节护理后,对患者的预后以及住院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神经内科接诊并接受住院治疗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共100名,随机分为两组各50名研究对象。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细节化的护理模式,分析两组患者在预后以及住院满意度上的差异。结果:对本课题的研究指标分析统计后,显示出细节护理的方式相
目的:观察分析院前和院内一体化急救绿色通道对提升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救护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开放院前和院内一体化急救通道后急诊出车接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肿瘤化疗消化道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治疗的86例肿瘤化疗患者,以双盲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每组病例数共计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在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期间治疗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44例患者实施常
目的:研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就诊的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均分成对照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