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娥: 谱一曲“无声世界”的田园牧歌

来源 :杭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0多亩的农场,凭着一份聪慧和勤劳,听力残疾的“70后”徐文娥料理得井井有条。从种植有机蔬菜再到无偿分享蔬菜給困难群众,从提供工作岗位到鼓励残疾朋友积极生活,徐文娥用自己的方式撑起了一片天,也帮助了许多人。
  从厨师到农场主
  “上帝关上了一扇门,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听觉的损伤,让徐文娥在其他感觉上,比一般人更加敏感,其中就包括味觉。在杭州某公司食堂做厨师的时候,徐文娥尝过很多蔬菜和肉,但是总是找不到儿时那种味道。“那种跟着时令种下,在地里慢慢生长的农作物,味道是不一样的。我想让我的孩子能吃到这样自然生长的食物。”承包一个农场,种出符合大自然规律的农作物的梦想,就这样在徐文娥心里埋下了种子。
  201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农场合作项目,便开启了创业之旅。“我的家人给了我很大的支持。能在这一方小小世界,安静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挺好。”这一年她辞掉了厨师的工作,在嘉兴桐乡找了一块世外桃源的宝地,跟合伙人“承包”了100多亩土地,当起了“一品绿家庭农场”农场主。
  不过,农场主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岁月静好。缺乏相关农田工作经验,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让徐文娥措手不及。“有一年,养的五六百只鸡只活下来一百多只,很可惜,但我们也想不到办法,只能干着急。”但乐观的她不自怨自艾,认真学习农业技术,虚心向专家们请教,“现在遇到一些小毛病,我也会自己试着解决,算是‘半个专家’了。”
  种下一片“开心农场”
  如何才能生产出有小时候味道的农作物呢?在徐文娥的农场中,有五个“不”原则,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不使用化学合成肥料、不使用除草剂、不使用激素、不选用转基因品种。她的农场遵循四季时令,以自制的天然有机堆肥,提供农作物充分的养分。田里的蔬菜、散养的禽畜、水里的水产均采用自然种植养殖方法,让它们按照自身规律生长。
  “徐姐,我预定的猪肉一定要帮忙留着啊。”“徐姐,你家的蔬菜吃过感觉和别家的就是不一样啊。”不时有客人光顾,亲切地跟徐文娥打招呼。对于驻足的客人,徐文娥都会热情地邀请他们免费尝尝农场新鲜采摘的菱角、玉米。
  就这样,靠着“绿色有机食品”的好口碑,徐文娥的农场闯出了一条路子。随着农场运作逐渐步入正轨,徐文娥不再只是靠着电话、微信联系线上销售的模式了。2018年10月,她在滨江区浦沿农副市场里开了一间果蔬店,而后又在钱江新城开了一家。因为生意繁忙,丈夫也被她拉来店里帮忙,做起了“外送小哥”,每天帮忙送货上门。
  “把绿色的、健康的农产品送上顾客的餐桌,他们吃得安心,我就满足了。”徐文娥的心愿正在变成现实。
  爱的回馈
  开了农场以后,徐文娥就想着:“一直以来,我受到许多人的关照,如今应该回馈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于是,她开始投身公益活动,把农场的这些“梦想的果实”,无偿分享给困难群众。只要有空,徐文娥都会把当季蔬菜送到浦沿街道工疗站、敬老院和桐乡福利院,让这些困难群众能吃上时令蔬菜,感受社会的温暖。
  作为一名听力残疾人,徐文娥明白残疾人的难处。她的农场先后为数名残疾人提供工作岗位,给予他们关心和关爱。她以切身经历鼓励身边的残疾朋友积极乐观生活。2019年,徐文娥被市聋协评为“杭州市最美聋人”。今年,徐文娥又被列入“浙江好人榜”。
  未来,徐文娥还想将把农场升级成农庄,增加一些观光、游乐项目,让更多人来这里玩,分享田间的快乐。
  编后语
  听力受损的命运,没有阻止徐文娥前行的脚步。从自己奋勇向上的创业到帮助其他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在这片希望的农场里,徐文娥播下了自强不息的种子,收获了梦想的果实,传递了一份温暖的力量。
其他文献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那个夜晚很冷,很漫长  滕子京衣衫单薄  独自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的门扉被月光冻住了  怎么也推不动,打不开  滕子京冰冷的手,拍疼了岳阳楼的门环  滕子京需要一个好的心情  他目测了一下岳阳楼的高度  又看了看洞庭湖,湖太大  找不到清晰的轮廓和方位  他不知怎样才能打动这里的湖水  滕子京试着和渔民渔歌互答。看漁民捕鱼  他也跃跃欲试,滕子京想碰碰运气  千里迢迢,他派人去
期刊
塘栖枇杷始种于隋,繁盛于唐,极盛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以色艳形美、肉质细嫩、汁多味鲜、风味卓绝而闻名天下。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传承历史文脉,立足枇杷产业优势,整合山水优势资源,带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旅游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在产业带“共富”、农旅促“共富”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探索。目前,塘栖枇杷产业已成为农民致富的一颗“金果子”、农旅融合的一条精品路线、品质临
期刊
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就要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在数字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交汇期,数字赋能农业农村发展是发展趋势,也是必经之路。要通过数字化加快乡村振兴中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探索,进而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效率。被誉为“中国农村电子商务第一村”的杭州市临安区白牛村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实践留下了诸多启示。  提高干部群众数字素养,  树立数字化发展理念  白牛村总占地面积
期刊
芦茨村位于桐庐县富春江镇东南部的富春江畔,生态环境优越。近年来该村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乡村旅游为路径,以民宿产业为载体,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持续做好“两山”转化文章,生态红利得到有效释放,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020年,芦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8900元,高于同年度省、市、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见图1);其中,家庭年可支配收入10~50万元的占
期刊
杭州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提出,要高水平打造“数智杭州·宜居天堂”,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城市范例。建德作为全市少数几个农村区域占主体的区县(市)之一,有条件、有义务在推动乡村共同富裕上先行先试,为杭州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乡村样板提供建德方案、贡献建德经验。  今年,建德市以原安仁镇政府所在地安仁村为中心,成立共同富裕先行区·安仁联合体,积极探索“镇+联合体+村”的村级联合“共
期刊
萧山区衙前镇作为工业重镇,所辖范围内有集体厂房约66万平方米,占地约1040亩。这些集体厂房大多建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如今厂房已较为破旧,安全隐患严重,用地容积率低,为典型的“低、小、散”用地。近年来,衙前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纲,紧抓明晰政策、户企清退、空间集聚、技改引资四步走策略,扎实推进村级小微产业园建设。截至2021年9月,已有3.5万多平方米的旧厂房完成拆除,82.9亩工业
期刊
淳安县是浙江省林业用地和公益林面积最大、森林蓄积量最多的县。目前拥有林业用地面积533万亩、森林面积509万亩、公益林面积249.7万亩,森林覆盖率78.63%。近年来,淳安着力加快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和三产融合发展,现代林业经济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效,为加快“两山”高水平转化、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和林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年,全县实现林业总产值148.16亿元,其中,一产产值35.26亿元
期刊
农旅文融合,是指以农业为基础,以文化、旅游产业的赋能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融合发展模式。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沿和钱塘江流域,农旅文融合发展基础条件好,且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生态文明之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人文底蕴深厚,先天禀赋和后天优势都很突出。  伴随着《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要推进“农业+”行动,打造一二三产融合的农业全产业链,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及
期刊
今年,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数智杭州·宜居天堂”发展导向,聚焦“十四五”时期高质量统筹空间资源要素、高品质服务保障民生、高水平提升空间治理能力,塑造以“红心向党”“诚心为民”“匠心规划”“倾心保障”“潜心墩苗”为内涵的“‘五心’锋行铸规资铁军”党建品牌,以高质量党建“红色引擎”,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中作出规资部门的突出贡献
期刊
编者按|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誕,本刊推出“探寻革命足迹,传承红色基因”系列图文报道,通过记者实地探访红色遗址、革命纪念馆,重温红色记忆,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  桐庐拥有悠久的革命历史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这些丰富的党史事件、党史人物、党史纪念地和重要精神是一部活生生的爱国主义教科书,是岁月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当我们站在桐庐县分水革命历史馆、南堡纪念馆、吴培林革命文物收藏展览馆、富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