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环境教育探究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eng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道德意识的影响性教学,而当今社会中两大重要社会问题就是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破坏问题。通过论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教学实践,以此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达到完善整体教学水平、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学;环境教育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6024101
  1高中语文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高中阶段是学生思想由单一向全面、由简单向复杂、由单纯向成熟转变的关键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学生,无论是思想道德观念的养成形上,还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上,都有了一定的改变,通过对这一阶段的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环保理念和环保意识,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价值观,因此,作为推进学生树立正确环境意识的推动力,高中语文教学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一门学科,其工具性在于它连接着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的媒介枢纽,语文的学习不仅是文化的学习,也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课本中都是选取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进行学习和鉴赏,通过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对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行重新的反思和升华,还能够精华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质,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自我反思意识,这一系列的改变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还有助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同时高中语文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发展,通过语文课文对学生的影响,来激发学生潜意识中的环境保护意识,并且在高中语文中增加环境教育,还有助于加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因此,高中语文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具有必要性的。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在教育中人们将教育的重心由教师向学生进行转变,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正在广泛推行,为了能够能好的适应现今新课改的发展,同时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具有一定的推行可行性,为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教学支持。
  2合理运用教学辅助材料,丰富环境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手段
  语文教学材料及辅助材料即语文教学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能够充分使用语文教学材料及辅助材料,并在其中渗透环境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工作重点,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丰富环境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教师可以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价值观的建立,通过在课文学习中向学生渗透环境教育外,还可结合课外活动进行深入教学,促使学生能够在动手中深刻意识到环境保护的意义,同时教师还可以采取多媒体播放相关环境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们直观的观察到环境对个人、环境对社会的重要影响,语文教学是人文性教学,语文教学的好坏不在于学生是否能够准确的掌握语言、文字的合理运用,而是在于通过对语文课程的学习是否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否能够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社会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因此,教师在对语文教学进行课程设计时,要合理运用相关教学辅助材料,丰富环境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手段,确保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成长和发展。
  3高中语文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途径和渗透手段
  3.1语文学习小组的建立
  高中语文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可通过语文学习小组的建立进行深入渗透,课堂上老师通过向学生讲解文章中所要表达的环保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随后采取语文学习小组的方式让学生们以组为单位,团队合作,各抒己见,分享自身对环保的认识,这不仅能够对学生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提升,还能够加强学生在环保意识方面的深刻性,激发学生的环保热情。
  3.2多媒体教学的融入
  高中语文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仅仅只是通过对课文中环保意识的鉴赏和讲解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紧密的联系,可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视频播放、图片展示,从视觉、听觉的方式直观的向学生们展示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关系,通过采取直观性教学手段,能够更好地让学生感知到环境教育所带来的触动,同时还能够加强学生的环境伦理观的形成,为我国全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3.3实践活动的推行
  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课外实践活动环节,例如组织踏青活动并记录活动感悟,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感悟到语文学习的真谛,同时还能够加强自身的环保意识,一箭双雕,让学生在快乐的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感受语文所带来的魅力。同时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自然感知能力,同时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实践活动的推行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鐘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环保教育[J].中学时代,2014,(06).
  [2]戴宏辉.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课渗透环境教育初探——以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J].环境教育,2013,(11).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高应力复合顶板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研究应用情况,通过矿压监测,技术经济效益分析评价,证明了锚杆支护技术的可行性.
介绍了智能车辆环境感知传感器的优缺点,分析了环境感知传感器在智能车辆技术中尤其是在车道线识别、障碍物检测中的应用现状。由于车辆运行环境的复杂性和传感器的局限性,仅
肿瘤干细胞的存在是恶性肿瘤发生、复发、转移及耐药的根本原因。目前临床上并没有针对肿瘤干细胞的有效治疗手段,因此寻找针对肿瘤干细胞的治疗靶点,对指导结直肠癌治疗及改
目的探讨清蛋白(ALB)浓度变化与脓毒症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11月昆明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以脓毒症收住的84例患者资料,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60例)和死亡组(24
在英语课堂活动的多个环节中,学生的负性情绪表现各异。教师应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对不同群体进行情绪疏导,以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和展示学习成果的勇气,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
在分析车用永磁同步电机运行控制规律的基础上,对其电磁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电磁设计流程。在此基础上,从反电动势选择、极槽配合选择、电抗参数计算方法、转矩特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