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医疗性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临床救治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B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粒)病人经大剂量全身照射(TBI,7Gy)和化疗〔柔红霉素(DNR)80mg、静脉滴入;环磷酰胺(CY)每天40mg/kg,静脉滴入,连续两天〕预处理后进行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治疗,因严重的过敏反应,骨髓细胞未能植入,而成为一例典型的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白细胞最低值为2.2×107/L(+7天),在1.0×109/L以下达66天,血小板最低值10.0×109/L(+20天),第90天仍为20.0×109/L,经住入无菌层流洁净病室,严格无菌隔离,大剂量联合交替应用抗感染药物,改善微循环,输全血,输液等积极综合对症治疗后得以活存,说明部份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病例,即使不经骨髓移植,也是能够救治的。此外本例慢粒病人经放化疗后活存至今已25个月,距发病已37个月。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文章论述了使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时采取辐射防护措施的必要性,提示了使用与维修加速器等方面必须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期刊
本实验以相对半定量的全小肠嗜银染色计数嗜银细胞的方法对60Coγ线不同剂量及不同时间全身一次性照射后小鼠全小肠嗜银细胞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发现1~7Gy照射后72小时,嗜银细胞数量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逐渐增多,7Gy达峰值,8Gy后则随剂量的增加呈指数减少,至160Gy仅为对照的11%。变化最显著的区域在10~30Gy。照射后不同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8、10Gy照后1天嗜银细胞减少60%,2天开始回升
本文报道3H-TdR诱发离体转化的小鼠胚胎粒细胞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经γ线照射和抗白血病化学治疗后的细胞存活率和细胞簇形成能力的改变,并用FACS测定细胞DNA含量,观察部分药物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本白血病细胞系对γ线照射是相当敏感的,Do=0.75Gy,Dq=1.05Gy,D37=1.80Gy,D10=2.50Gy,N=4。此外白血病细胞对大多数化学治疗药物敏感,如柔红霉素、长春新碱、三尖杉酯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