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华丽镜像

来源 :文艺新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ngzijiang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值暑期档电影正热之时,由何炅执导的《栀子花开》和郭敬明的《小时代4:灵魂尽头》再一次引领“青春”来袭。早在今年五一档电影中,《万物生长》《左耳》《何以笙箫默》等一众青春题材影片在电影市场中就掀起了一股“青春风”。近年来,青春题材已逐渐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吸金大户,从2011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和《失恋33天》开始,这种小成本国产片逐渐成为票房上的新宠,并一度引起社会的热议。2013年以来,青春电影的数量大幅上涨,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下称《致青春》)开始,两年间《中国合伙人》《匆匆那年》《小时代》《青春派》《同桌的你》《重返20岁》等一系列现象级青春题材的电影扎堆出现,青春电影数量呈现井喷态势。青春题材电影一般有着高颜值的演员阵容、青青校园的悲欢离合、初入职场的心智转变和略带惆怅的怀旧风情,其在票房上的成功,也得益于观影人群年轻化倾向。然而,青春片在票房飘红的同时,口碑却褒贬参半,受到不少质疑和诟病,青春片也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话题。在商业化操作模式中,青春电影越来越市场化,形式多样的营销手段让观众感受到的是一种冲击和炫目的视觉性体验,而不是艺术性内涵。青春电影在反射青春面貌之时,大多缺少真正意义上的青春感悟,越来越多的观众感叹这样一股青春之风只不过是一面华丽的青春镜像。
  一、青春片的华丽回归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故事,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青春主题。五六十年代出现的表现革命战士或青年知识分子生活和情感的影片,如《青春的脚步》《生活的浪花》《悬崖》《战火中的青春》等,可视为新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批青春电影。这些影片生成于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的话语建构和叙事体系、叙事动力,但是由于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当时的影片大多表现青年人找到集体归宿、投身革命战火的主题。而到了八十年代,青春题材影片中出现了《小街》《本命年》等电影。这些影片的意义,首先是“青年的发现”,其次是“个人的发现”。1988年,青年作家王朔有四部小说《顽主》《轮回》《大喘气》和《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均被改编成电影,这些作品中的年轻人不仅有自己生命和青春的觉醒,更有自己青春和生命的行动。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语境中呈现出多种面相。这一时期出现了一部在青春电影发展史中有着重要地位的影片——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通过对作家王朔的名篇《动物凶猛》的改编,初当导演的姜文解构了以往描写“文革”电影里空洞的政治色彩,在电影中追求的是一种直露的、发泄式的青春狂想,还原了青春个人对生命的体验。正如姜文在采访中所说的,这部电影只是单纯的来讲述“一个处于青春期国家中一群处于青春期的人的故事”[1]。小说《动物凶猛》中的精神实质,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继续蓬勃、跳荡,姜文顺利实现了一次小说和电影的成功联姻。新世纪以来,青春题材电影也在进一步发展,出现的相关影片有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青红》,贾樟柯的《站台》《任逍遥》,金探的《网络时代的爱情》,徐静蕾的《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等等。一批年轻电影导演的加入,将他们的青春体验和对人的个体生存的普遍关注融入创作之中,使他们的电影具有青春成长的朴实而鲜明的特点,并在电影中上升到对人的生存意义的探寻和精神世界的写照。但是这些电影的主题或风格,都难以一概而论,相较于同时期的其他类型片来说,这一时期的青春题材电影并没能引起较大的社会关注。
   而近几年来,青春电影在国内电影市场中大量上映并引发了广泛热议,掀起了一股“青春风”现象。究其源头,可追溯到2011年底上映的由同名小说改编而来的电影《失恋33天》。这部“小成本大收益”的青春电影成为了当年电影市场的票房黑马。仅仅在两个月后,由中国台湾新人九把刀执导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同样依托于众多的读者粉丝,实现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而到了2013年,青春电影市场迎来了高潮,出现了一大批新生代导演拍摄的青春电影,包括赵薇的《致青春》、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以及《青春派》《中国合伙人》等。2014年青春电影持续升温,出现了高晓松的《同桌的你》、韩寒的《后会无期》以及《重返二十岁》《匆匆那年》等高票房影片。再到今年,《万物生长》《左耳》《栀子花开》等再次引发对青春的热议。而《致青春2》《泡沫之夏》等一大波青春片也即将来袭。这类青春题材影片,大多表现的是青春阶段青年成长所遇到的事件和情感经历,有的是对过往青春集体记忆的怀念,有的是对当下年轻人生存状态的关注。它们的成功,与当下主流文化的变化以及文化消费群体的改变有着紧密联系。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发展,青春、时尚、反叛等青少年亚文化开始全面“占领”主流文化舞台,全球文化中活跃的力量呈现出一种相对低龄化的特征。据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如今中国电影观众的平均年龄为21.5岁,大规模的青少年人群正在拥入影院。[2] 观影人群的年轻化,更加提升了青春电影的受欢迎程度。与此同时,青春影片固有的纯情、搞笑、温暖、励志等特质,使得这类影片与观众有着先天的亲和力。
   综观中国电影的发展脉络,青春题材电影并未缺席过,此次青春电影掀起的“青春风”也可看做是青春电影的华丽回归。但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大力发展的今天,青春电影也逐渐向市场化商业化、倾斜,为了追求票房而不断更新宣传包装模式,各色各样的营销手段夺人眼球,让观众深感这面青春镜像所投射出的华丽。
  二、青春片的精美包装
   在高度产业化的市场环境下,如今的电影已经不能仅仅考虑艺术和自我表达的问题,还必须尊重市场需求。随着新的电影体制和新型电影观众的出现,当下青春电影的大受关注也与它们所采用的各类“花式”包装紧密相关。
   (一)知名“IP”改编热潮
   回顾2014年,“IP电影”这个新鲜术语在越来越多的有关电影行业的资讯中出现。所谓“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直译为知识产权,而“IP模式”则指围绕人气高的作品和形象开发网络文学、游戏、动漫、电影、电视节目、电视剧等文化产品。纵观近年来的青春题材电影,《那些年》《致青春》《同桌的你》《万物生长》《左耳》等多部电影均是由知名IP改编而成。    在众多IP改编中,文学IP改编已经成为一种最成熟的模式,而其中青春文学IP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近些年来由于网络文学的飞速发展,青春文学作品的面世也呈现井喷的姿态。在拍摄电影之前,这些青春文学作品在年轻读者之中已经有较大的影响力,而小说内容的广泛传播也很好的符合了一部电影想要受欢迎而具备的“故事性”的特点。例如顾漫的小说《何以笙箫默》在2005年出版后52次加印,年初电视剧版热播,引发追剧热潮,电影版的出现也算是趁热打铁;《致青春》改编自网络作家辛夷坞的同名小说;《万物生长》改编自冯唐的小说;《左耳》则改编自青春文学写手饶雪漫的作品。此外,《沙漏》《十八岁的天空》《泡沫之夏》《谁的青春不迷茫》等由文学IP改编的青春电影已在筹备之中。
   与此同时,青春题材电影中还有其他形式的IP改编也获得了较大成功。电影《同桌的你》源于多年前高晓松的同名歌曲,刚刚上映的《栀子花开》也由同名音乐改编,《中国合伙人》的故事原型则来自俞敏洪创办新东方的经历。这些IP改编的母体都拥有较高知名度,这也为电影的上映起到了很好的前期预热的作用。
   (二)营销模式的创新
   网络媒体的发展,使得市场进入了全媒体营销时代,青春题材电影已经不再是传统市场意义上的产品信息源,而是成为了青年自媒体网络传播中的一个节点。曾经电影营销的“三驾马车”(海报、预告片、电视广告)如今逐渐沦为配角,青春片针对核心受众的行为习惯而采用反传统的微博营销方式则更具有典型性。2011年小成本电影《失恋33天》作为首部试水“电影微博营销”并取得3亿多票房神话的电影,开启了我国电影的“微”营销时代。
   电影微博营销具体指的是通过电影片名注册的电影官方微博或电影主创人员的微博传播电影及相关的信息,策划互动的话题或活动提高受众对电影的关注度。作为电影营销模式创新的先行者,《失恋33天》的营销策略是一次“自觉将SoLoMo营销模式运用到电影中的探索”。[3] SoLoMo模式也被称为索罗门营销,具体指的是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和Mobile(移动)。电影《失恋33天》主要的宣传阵地是新浪微博和人人网,它以“情感的怀念和发泄”为主要诉求点,瞄准了20岁到30岁之间的学生和白领群体,把电影的话题巧妙地转为社会话题,紧贴“爱情”、“失恋”、“光棍节”这样的青年人关键词,并制造热点,引发目标受众的共鸣。与此同时,该片营销团队前往全国七个城市拍摄“失恋物语”,通过采访普通人讲述他们的失恋故事,以唤起更多普通人的共鸣。而另一方面,《失恋33天》营销团队与追信开发了应用于移动终端的手机APP,也为影片形成了第三个渠道的宣传。
   至此之后,越来越多的国产电影注册电影微博进行宣传,而微信的兴起也让公众号推送电影资讯成为电影的又一宣传方式,电影的“微”营销也成为一个大趋势。2013年的《致青春》《中国合伙人》等青春片营造的怀旧情感使得“青春”和“怀旧”等关键词登上了微博头条成为热门。青春题材电影“微”营销成功抓住了核心受众的行为习惯,它的典型性使它有值得探讨和研究的价值。
   (三)华丽的视觉效果
   为了迎合青春片受众对电影画面要求的“赏心悦目”,一众俊男靓女的出演已然成为了当下青春电影的一个标配。这些年轻艺人凭借着人气所积累下的粉丝号召力,自然会成为电影宣传的最好助力之一,甚至于出现了“粉丝电影”一说。而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追求视觉上的华丽效果,越来越多的青春电影中出现高楼大厦、豪宅美景和奢侈品拼贴出来的奢华幻景,以此来使年轻观众享受身临“梦境”的快感。这种华丽的视觉冲击又以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电影最为代表。
   《小时代》三部曲是郭敬明迄今为止最具文学和商业抱负的作品。它以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为背景,讲述了林萧、顾里、南湘、唐宛如四位女孩从校园到职场的成长经历,以及她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友谊和情感关系。郭敬明试图用这部文学作品来“反映我们现在这个年代的青春心灵史”[4] ,为当代年轻人树碑立传。目前,该小说改编的四部系列电影已陆续搬上了大荧幕,在取得超高票房的同时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并被贴上了“炫富”、“拜金”、“三观不正”等负面标签。郭敬明曾多次表示,“我的粉丝主要是90后,其中80%是女生。”[5] 于是他在影片中全部起用的是青年偶像演员,杨幂、郭采洁、柯震东、凤小岳、陈学冬等人的粉丝基本上都在这个年龄段,这些偶像明星们抢眼的外貌就足以吸引粉丝们的目光。
   与此同时,这几部影片中都充斥着大量的奢侈品,涉及的名牌不胜枚举:爱马仕(Hermes)、香奈儿(CHANEL)、迪奥(DIOR)、路易·威登(LV)、普拉达(Prada)、古驰(Gucci)、CK(Calvin-Klein)等,与其说这是一部青春电影,倒不如说更像一部奢侈品的广告片。按照郭敬明自己的说法,大量运用奢侈品是一种在观众心目中迅速营造画面感的手段,依托人们对这些奢侈品的产品和品牌印象,可以直接使读者产生自发联想。不仅如此,对于以90后、00后青少年为主体的观众而言,这些奢侈品品牌被赋予了许多令人向往的意义、价值和功能。而奢侈品及奢华消费具备某种意义建构和身份认同的重要功能,它们遮蔽了消费文化的主要特征,只能让人陷入华丽却虚无的物质主义之中。[6] 当影片如一组华丽的幻灯片,与奢侈品一样只提供华丽而不提供内在,这样虽然在商业上取得了一些成功,却很难给观众留下更深层次的思考。
  三、青春片的“青春”内涵
   “青春电影”并不是一种电影类型,而是以展现青年成长、思考为核心的宽泛题材。电影往往侧重表现年轻主人公身处社会变迁中的成长和挣扎,抒发鲜明的情感和个性特征。然而,综观近几年走红的青春电影,其内容大多躲不过“怀旧”、“爱情(性)”、“暴力”等标签。这面青春镜像能否让我们看到真正的青春内涵,这也值得我们深思。
   标签一:怀旧    2010年以来,80后开始迈入30岁,毕业工作、结婚生子、买房买车、上有老下有小,80后开始离开“独生子女”的蜜罐期步入现实社会,各种怀旧话语随即出现。2013年由同名小说改编而来的电影《致青春》正是通过对公众怀旧情绪的渲染,加之塑造出一幅立体鲜活的青春画卷,而在票房上获得了巨大成功。中国近十年来,70后、80后以及部分90后,面对着巨大的经济压力、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和学业压力,怀旧成为整整三代人的共同思维。原小说作者辛夷坞就曾说:“正如故乡是用来怀念的,青春就是用来追忆的。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只有将它耗尽后,再回过头看,一切才有了意义——爱过我们的人和伤害过我们的人,都是我们青春存在的意义。”[7] 在《致青春》中,人们印象最深刻的是熟悉的校园故事:校园迎新、社团活动、翘课、上课点名、脏乱差的男生宿舍、电炉、丛林般的女生宿舍走廊、六四开中分头、BP机、海魂衫、回力鞋和梅花牌运动裤等等。这些逼真的校园记忆、生活细节和物件,营造出了浓厚的怀旧氛围,也唤起了当下主流消费观众对青春岁月的美好回忆。
   此后的《同桌的你》《匆匆那年》《青春派》等青春电影无不都渲染着青春怀旧的主题。从积极的方面看,通过器物、符号的还原,能够激活观众的怀旧情绪,甚至能让观众体会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但从消极的方面看,青春怀旧电影的叙事过分倚重了炫美的影像拼贴。观众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情感的参与度会被这种视觉效果代替,从而丧失反思能力。[8] 怀旧的热情越高涨,意味着过去越远、真实性越不可靠,从而使传统和历史就越容易被制造,最终沦为大众消遣娱乐的谈资和玩物,失去现实的担当。现代人的怀旧情结及其由此带来的怀旧消费已不只是一种文化体验,更演变成一种“怀旧经济”。有专家指出,当下的青春怀旧产品大多数是包裹着怀旧的皮囊,捞着贩卖青春的利益。怀旧消费已然变成了情感消费和文化消费,连同怀旧本身也成为被消费的对象,这样虚伪的怀旧貌似在回归过去,实际上只是消费市场和消费文化钳制下生产出的怀旧复制品,只能称其为“伪”怀旧。[9]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曾说:“如果电影只是消费青春,一味的迎合,就失去了电影重要的品质。只是借助青春达到票房目的,那么这样的作品泛滥之后,可能就会引发观众的逆反心理。”[10]
   标签二:爱情(性)
   爱情,是近年国内出品的青春影片中最惯用的主题。它的存在,符合观众对这一类型影片的期许,也符合人们对于青春时代成长经历的想象。然而近几年走红的青春电影之中,作为爱情一个不成熟表现的“堕胎”情节,却屡屡出现。《致青春》中长发白衣的校园女神阮莞因为被爱人抛弃,去做了堕胎手术;《同桌的你》中周小栀与林一恋爱却意外怀孕,男方表现出的没有担当让女生只能独自承受流产手术带来的痛苦;而《匆匆那年》中故事情节则更显浮夸,女主角方茴为了报复初恋男友的劈腿而随便找人一夜情,怀孕后选择了堕胎。当下青春电影中此类情节引发了人们对青春之中爱情与性的思考,甚至有网友提出了“无堕胎不青春”的戏谑口号。难道青春时代美好的懵懂和冲动一定要用这么残酷和具有冲击力的方式表现吗?一项调查显示,71.4%的受访者认为当下青春片不是自己青春的写照,83.4%的受访者认为其中的堕胎情节会对青少年造成误导。[11] 青春剧作为青少年生存状态的一个缩影,不可避免会聚焦青少年的爱与痛。对于校园爱情中的美好与青涩来说,堕胎只是小概率事件。动辄将堕胎作为青春剧的看点与卖点,表面上赢得了公众的注意力,却没有真正地关注青少年的利益诉求和情感需要,对青少年是不负责任的。这种对待新生生命无所谓的态度也会对青少年产生一种误导。“无堕胎不青春”尽管具有吸引眼球和话题营销的功能,却偏离了青春剧应有的方向。
   讲述青春,怀念青春的电影,不一定仅以爱情作为内核,更不应该以堕胎这种极具冲击力的表现方式来证明青春的“残酷”。在懵懂的青春期爱情之外去寻找丰富多彩的元素来表达青春、歌颂青春,通过镜头展现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在学业、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迷茫与困惑,聚焦这份青葱岁月中的爱与痛,这才是青春剧应有的厚度与宽度。
   标签三:暴力
   这里所说的暴力,一方面指外在的“热暴力”,即外在表现的一些青春期叛逆冲突;另一方面指内在的“冷暴力”,即自我个性上的颓废、放纵、任性等等。较为代表的则是今年上半年上映的两部青春片《左耳》和《万物生长》。
   电影《左耳》也是由同名小说改编而来,作者饶雪漫作为70后青春文学代表作家,其作品主要讲述青少年的感情问题以及成长中的疼痛,因而被冠以“青春疼痛文学”的称谓。而《左耳》这部作品聚焦的是几名年轻男女的高中生活,与其他青春电影不同的是,它展现的是成长中的一段危险躁动的青春期。黎吧啦表面看上去就是一个混社会的不良少女,浓妆艳抹、穿着暴露,抽烟喝酒泡吧唱歌赌牌,她自由奔放、天马行空、张扬霸道,不受任何拘束,富于挑逗性和攻击性。张漾可谓是这部电影中最为复杂的一个人物,他外表冷酷,性格乖张,脾气倔强,有一股说不出来的狠劲。这样两个“坏女孩”“坏男孩”形象使电影中更多了份叛逆青春的味道。而改编自冯唐小说的《万物生长》主打的则是“虎狼之恋,放肆青春”。影片中的医学院大学生秋水及其同学们肆无忌惮地挥霍着青春和时间,他们不务正业、自以为是、自私而任性,喝酒、考试作弊、打群架、恋爱……影片中所展现的大学生活是混乱肮脏的环境、污言秽语的谩骂、抽烟喝酒的狂乱、不分场合的淫乱。从影片中只能看到过剩的荷尔蒙和没来由的宣泄,如此展现出的青春“暴力”现象不得不让人怀疑,这到底是谁的青春。
   上世纪60至90年代青春题材电影中出现的“残酷青春”面貌是青年人被放置在大的时代背景中,集体、民族、国家的价值被极度推崇,缺乏年轻人个体生存价值的呈现。而与之不同的是,当下青春电影中的“残酷青春”聚焦的更多是个人化的青春反抗色彩,更倾向于在现在时态里讲述一个有关自我的故事。这个自我可能是自传性的,也可能是一种时代情绪的寓言,少了一份“大时代”背景下重大社会事件的参与感,更多则是“小时代“中个人的渺小与无助感。   四、青春片的类型化不足
   近几年来大陆青春电影扎堆出现,青春片以“小成本大回报”的特点受到电影制作方的青睐,出现了市场利益驱使之下同题材泛滥的现象,在创作内容上也出现类型化不足。
   第一是创作类型和现实题材略显单一,母题越来越肤浅,而同质化也越来越严重,青春电影的大量复制出现导致在观众心目中大多留下的是“怀旧”、“爱情”、“校园”、“暴力”等标签式叙述方式,青春电影的创作者逐渐失去了对“青春”本身的关注。当下大陆青春片的整体特征是缺少跟这个时代的砥砺与激荡,因而更像一种对现实有意无意的逃避。在近几年走热的大陆青春片中,我们较少能看到宏阔的时代背景,也少见广大农村、乡镇青年的身影。青春的意义和价值被娱乐化、商业化和戏剧化,我们看不到时代发展在人物心中的投射,整个影片看起来只是一个想走文艺范,但又被现实捆绑的虚浮之作。[12] 这些青春电影也出现了票房和口碑两极化的情况。青春电影想要进一步发展,只有拓宽青春题材,让青春的叙述真正深入当下青年人的内心,去探索青春的真相和成长的真实。
   第二是影片中反映的社会现实缺乏深刻性。目前的青春片在故事方面大多对青年人融入社会所遇到的矛盾避而不谈或浅尝辄止,仅仅停留在对爱情的描述上,缺少对时代问题的思考。电影的“标签”干扰了电影的“品质”。比如《小时代》是典型的“粉丝电影”,虽然评论界的一片批评似乎在反复印证影片品质的不堪,但其“郭敬明”标签以及里面反复展现的奢华生活、架空爱情,以及一张张美丽明星面孔,让《小时代》在电影之外的话题就已经具备了超凡的吸引力,观众在买票的时候,对电影的艺术性就不那么重视了。[13] 而《匆匆那年》《同桌的你》选择的则是“伪怀旧”,卖的是观众对年轻时代的感慨与回想。正如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慧瑜指出的:“当青春叙事缺乏奋斗色彩,把成长的代价等同于放弃一切美好的事物时,这批青春片与其说是在怀念已然消逝的青春,不如说只是讲述了一个没有青春的青春故事。”[14]
   第三是价值观的变化及反思。当下青春电影在青春内涵的开掘以及思想、文化正能量的传播上,尚存在着若干不同程度的问题。国产青春电影中一方面对消费物欲充分展示,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内在的情感抚慰机制,而这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这导致了影片一方面在主题上推崇精神至上,诉诸情感的力量可以治愈年轻人受伤的心灵,主张精神上的自由与情感上的满足比物质享受更重要;另一方面却又在具体的叙事进程中尽情展示高端、优越的都市物质生活,毫不掩饰对消费物欲的肯定,这无疑会导致影片出现价值观撕裂的状况,影响影片情感主题的传达。[15] 青春电影中人物的价值观念会直接反映在言行之中,而这些价值观念对银幕前的青年受众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何去讲好一个故事,如何向受众传递出正确的价值观念是青春电影应该认真思考的。
  五、小结
   近几年大陆电影市场中青春题材电影华丽回归,在市场竞争机制下,当下青春电影也越来越向市场化商业化倾斜,知名“IP”改变热潮、营销模式的创新以及华丽的视觉效果,让青春电影纷纷套上了夺人眼球的精美“包装”。另一方面,青春电影对于“青春”内涵的表述也无法避免的贴上了“怀旧”、“爱情(性)”、“暴力”等标签。大量青春片的出现使得青春电影逐渐陷入类型化倾向。这面青春镜像在向我们展示华丽的同时,也应该让我们体会出更多镜面背后的质朴与真实。
   在多元的文化时代,我们期待更丰富、更优秀的关于青春的电影作品。但如果只抓住“青春”二字,没有持续的生命力,这样的青春片不会得到观众长久的支持与喜爱。电影不能只受市场裹挟、靠利益驱动。青春电影的发展要通过青春故事富有创意的叙述视角,修正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念。这些作品需要在与时代的对话和交融中,以青春个体的生命轨迹,重启心灵之窗,凝聚时代的正能量,从而实现自身存在的意义,让青年观众也能够找到自己的尊严和生活方式,这样的青春故事才更具时代生命力。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文学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
   [1] 姜文:《燃烧的青春梦:<阳光灿烂的日子>导演手记》,《当代电影》1996年第1期。
   [2] 《国内观影人群调查:八成都是大学生?》http://
  news.mtime.com/2015/01/27/1538836.html
   [3] 黄伟:《社会化媒体发展趋势下的电影营销模式——以电影<失恋33天>SoLoMo营销模式为例》,《时代金融》2012年第12期。
   [4] 刘蓓蓓:《郭敬明新长篇<小时代>将连载5年》,《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1月15日。
   [5] 孙琳琳、刘玮:《<小时代>首映排片率100%,郭敬明“不要闹了”》,《新京报》2013年8月27日。
   [6] 雷环捷、朱路遥:《<小时代>电影三部曲:奢侈品的想象与梦想的虚无》,《创作与评论》2014年第16期。
   [7] 辛夷坞:《再回过头看》,《文苑》2015年第3期。
   [8] [9] 郝改珍:《青春电影中怀旧情结之思考》,《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10] 吴月玲:《青葱观众为什么要缅怀青春》,《中国艺术报》2015年5月6日。
   [11] 王琛莹:《71.4%受访者直言当下青春片不是自己青春的写照》,《中国青年报》2015年1月26日。
   [12] 汪丹:《“贩卖青春”的电影能走多远?》,《光明日报》2013年8月19日。
   [13] 付宇:《类型的困惑:青春电影火爆背后的创作迷茫》,《电影艺术》2015年第2期。
   [14] 张慧瑜:《青春片需要提供多种可能性》,《人民日报》2014年12月26日。
   [15] 路春艳、王占利:《物欲时代心灵的抚慰——近年来国产青春电影叙事策略与价值观研究》,《上海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其他文献
读于坚的诗及其诗论,曾有些问题困扰着我。中国诗歌自古以来就强调“意在言外”、“言不尽意”,华莱士·斯蒂文斯也说过,“没有隐喻,就没有诗”。诗歌中的隐喻几乎是命定的,对此于坚也有清醒的认识,他说,“隐喻从根本上说是诗性的。诗必然是隐喻的。”[1] 既然如此于坚为什么又在同时间一再提到要拒绝隐喻呢?而且于坚对隐喻的认识也让我有些不解。“命名所创造的是元诗,其隐喻是元隐喻,能指和所指是一元。正名所创造的
期刊
一   “多年来,我想逃离故乡,背叛这个名叫横店的村庄/但是命运一次次将我留下,守一栋破屋,老迈的父亲/和慢慢成人的儿子”读到《你只需活着》这首诗时,我的耳畔仿佛响起一阵阵无望的哀怨声,裹挟着隐隐闷雷声传来,不为别的,只为了给这荒凉的农村制造一点声响来。荒凉的乡村,除了节日时的鞭炮声,沉默的人们,被遮蔽得太久,失语已久。这哀怨仿佛积攒了全身气力,却化作近乎蚊鸣的叹息,令我感慨。身处灯火辉煌的城市
期刊
作为网络文学的新兵,去年我在网上结识了荆楚网东湖社区文学原创新散文栏目的版主元辰先生,并且冒昧向他索要个人作品集。没想到,在很短时间内,我就收到了他的一本感悟式文学评论集《现场批评》。每天晚上临睡前,我都要翻阅其中的一两篇文章,或吟诵、或思考、或复读,好像在和多年没见的老朋友促膝谈心,似乎在观摩我国网络文学的繁荣发展史,其肯綮入心的批评令人玩味,其鞭辟入里的剖析教人信服,其深刻独到的感悟使人深思,
期刊
一、偶遇  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不经意间在哈尔滨“同心大厦”的大厅里看到了一幅耀眼的书法巨作,注:同心大厦是黑龙江省各民主党派活动的场所,也是黑龙江社会主义学院所在地。  笔者走进大厅,只见宽阔敞亮的大厅墙壁上,悬挂着一幅气势恢宏的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  只见那字节奏明快而又富于变化,书法流畅而又飘逸潇洒。看起来气势磅礴,墨色变幻,神韵有佳。如行云流水,起伏随势,沉稳厚重。看起来令人生发感慨
期刊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为CAI),主要是指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以计算机为主要教学媒介,帮助或代替教师执行部分教学任务,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提供技能训练,通过教学信息的传输及反馈调节以完成各种教学功能,直接为教学服务。  CAI的重要特点就是能把文字、图形、声音、影像及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有效地、动态地引入到教学中,充分利用人机互补的优势,实现教
期刊
对于人类而言,盐乃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调味中的百味之首。我们很难想象如今唾手可得的盐对于古代社会的重要性,在交通不便、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盐是人的命,盐更是人的胆”,甚至还成为了国家的经济命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巴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以盐立国的国家,巴人以盐致富,通过盐向邻国换取物资,达到不耕而食,不织而衣的生活水平。据《华阳国志·巴志》对巴国疆域的记载:“其地东至鱼复(今奉节县一带
期刊
【摘要】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景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关键词】有意识的培养;充分创设;在丰富多彩的课外资源中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新要求。“口语交际”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正确把握 “口语交际”的目标和内容,研究“口语交际”的教学方法,对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
期刊
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作业应是一种生活,是一种活动,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数学作业练习,是教学流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其效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作为新课标下的数学练习设计,应如何体现它的效度,突出现实性、发展性和活动性呢?  一、练习的设计应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期刊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需要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
期刊
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伴随着课改的实施,我们的数学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一切的变化都让我们万分欣喜。然而,在这喧哗背后,却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因此,我们要冷静下来思考:什么样的课堂是我们想要的,什么样的课堂是学生需要的?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