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几丁质酶海洋细菌Dyadobacter sp.CZW019的筛选、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

来源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son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具转糖苷活性的几丁质酶研究目前鲜有报道,挖掘新型具转糖苷活性产几丁质酶的菌株并进行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海泥中筛选几丁质酶产生菌,对菌株进行了鉴定和酶学性质研究。从连云港海域沙泥中筛选获得具有转糖苷活性几丁质酶产生菌CZW019,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鉴定为Dyadobacter sp.。对CZW019几丁质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几丁质酶水解几丁质生成几丁单糖和几丁二糖,并具有转糖苷活性。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35℃,最适pH为7.0,金属离子Mg 2+和Zn 2+
其他文献
在我国化工行业市场竞争越演越烈的情况下,化工企业若想推动企业管理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建设一套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文章以实际案例对化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方面合理化建议,希望能够保障企业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亟需开发清洁、低廉、可持续的新型能源。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凭借着极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和输出功率被认为是新一代的新型能源。然而,由于氧电极上发生的氧还原反应(ORR)的动力学缓慢,从而限制了PEMFC的大规模应用。过去Pt基材料是PEMFC阴极的主要催化剂,但是由于Pt价格高昂,不适宜大规模使用。单原子碳基催化剂(M-N-C)在酸性ORR中表现出出色的性能,本文综述了最近几年M-N-C在酸性ORR中的应用和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出行方式不断改变,变得更加便捷,人们的消费意识也发生了变化,除了追求便捷舒适,健康安全意识也随之增加.消费者在追求汽车的外观和性能的同时,对于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和其他类型能源相比,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害物质更少,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近些年在我国“一带一路”的倡议下,国内经济和沿线国家经济取得了重大发展突破,且沿线各国天然气产量非常丰富,具有很大开发价值。分析了“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对我国天然气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影响。
在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威胁下,中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具体目标,体现了大国的责任担当。绿色轮胎由于在行驶过程中具有更低的滚动阻力,能够大大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发展和使用绿色轮胎是必然趋势。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轮胎滚动阻力的四类测试方法,为研究者在选择滚动阻力测试方法时提供参考。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方法分析步骤繁琐、精密度低、分析周期长、效率低下,很难满足分析要求,此次研究使用电动搅拌装置和凯氏定氮仪,对于NY/T295-1995和NY/T1121.5-2006及LY/T1243-1999中测定阳离子交换量方法进行了优化,适合大批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检测。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工业发展的速度相对较快,而且已经进入到完善的阶段。在此背景之下,各个行业对于石油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海洋石油是我国石油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海洋石油开发的过程当中,相关管理部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技术以及人力。而且海洋石油具有较高的风险,设备安全性能也有待优化,本文主要针对海洋石油钻井平台设备安全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现在正处于工业时代,经济发展主要依托机械设备发展进步,而冶金工程更是我国工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我们国家都非常重视工业发展,对冶金工程技术的更新与改进也都十分重视。而冶金机械设备的安装施工是决定后续冶金生产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但是如今经济发展十分迅猛,再加上我国特殊的冶金环境,许多冶金机械设备长时间长期处于高强度运转之中而忽视设备的维护保养,久而久之将导致设备运行效率下降,所以冶金机械设备的后期维护也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主要针对冶金机械设备安装施工及维护展开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进入到工业化社会以后,天然气成为了支撑工业生产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的重要战略资源。不同于石油和煤炭,天然气作为一种高效清洁能源,对缓解我国越来越严峻的环境压力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天然气行业在液化天然气生产中的安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液化天然气的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将重点围绕液化天然气的安全管理中存的问题开展深入研究。
通过分子改造可以实现GH49家族右旋糖酐酶的酶学性质改变。采用酶蛋白序列N端和C端截短方式改造海洋氧化节杆菌Arthrobacter oxydans KQ11右旋糖酐酶,构建截短突变体。对突变酶的研究结果表明,N端截短突变酶F1,F2和F3最适pH由5.5变为7.5;C端截短突变酶R1和R2最适pH与野生型相同。突变酶F1,F2,F3,R1和R2的最适温度均为55℃,比突变前提高了5℃。HPLC结果显示,R1的水解产物主要有G6,G5和G3,与野生型明显不同;F1,F2和F3的水解产物小分子量占比明显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