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铁塔和基础型式选择优化

来源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下社会发展以及人民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给电力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电力传输时,输电线路的铁塔负担着线路的质量,因此铁塔设计也是线路铺设时需要考虑的重点。在进行铁塔设计时需要注意结合环境和设计因素综合考虑,避免在输电过程中出现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国内输电铁塔基础设计和相关技术要点进行探讨以及研究,为铁塔设计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铁塔基础设计;输电线路;型式选择;优化
  输电铁塔通常由塔头、塔腿以及基础三个部分构成,在转角塔、终端塔、跨越塔中通常会因为自身设计作用的不同而出现多种外形形状。铁塔和基础共同作用承担导地线和其他负荷,在输电线路工程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因此要重视型式的选择和优化。
  1铁塔设计
  1.1  铁塔设计准备工作
  国内的铁塔基础工程中,通常会考虑到施工现场对于输电线路铁塔设计所产生的影响。在铁塔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下列的一些因素:
  第一,注意安全运行的原则。输电线路的铁塔设计,首先需要保证输电线路的整体运行安全和稳定,其次再保证环保等多种因素。
  第二,在進行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本身的成本问题。铁塔设计要在满足供电需求和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需要注意施工现场的保护以及周围环境的维护。
  第四,根据工程需求确定铁塔型式后,进行荷载工况组合,需要考虑大风、覆冰、低温、断线、安装、不均匀冰以及“三跨”验算等工况,特别重要的塔型还要考虑地震等特殊工况。
  1.2  铁塔设计优化
  铁塔优化包括横担优化、塔身口宽和坡度优化、结构布置和节间优化等。
  横担优化:根据不同的塔型采取不同的优化方案,有型式优化和尺寸优化等。
  塔身口宽和坡度优化:上部塔身的坡度较小,其口宽及坡度在小范围内变化对塔重及基础作用力影响均很小,因此,杆塔单基指标的降低重点在于优化下部塔身坡度及瓶口宽度。在优化瓶口宽度及根开大小(塔身坡度)时,应在合理的范围内取值。瓶口宽度越小,塔头刚度就越小,杆塔变形就越大,头部塔身主、斜材内力也越大,塔重增加;但瓶口宽度大到一定程度,杆塔反而又会越来越重。因此,塔身优化一定要在保证杆塔整体刚度的前提下,获得较优的塔重指标。
  结构布置和节间优化:节间长度的确定受到临界计算长度、塔身的分段、接腿及外形尺寸等因素的制约,同时考虑到节间长度对斜材、辅助材的影响以及腹杆布置形式对主材的内力影响,往往很难理想地使主材长度达到按稳定计算的承载力等于按强度计算的承载力。因此在进行节间长度分段优化时,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临界计算长度为参考,同时考虑塔身布置、杆件应力比等因素,合理选择最优的长度。
  2输电线路基础设计
  2.1基础型式选择
  杆塔基础设计是指在已知地质及荷载等条件下通过一系列计算来选择合适的杆塔基础类型,确定基础最佳尺寸的全过程。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下列因素。
  ⑴ 地质条件
  地质条件是杆塔基础设计的出发点,主要包括塔位的地质情况、土(岩)种类、原状土层分布和应力状态、地下水位情况以及施工过程地基土(岩)的变化特性等,地基土(岩)的工程评价是正确进行杆塔基础设计的关键。
  ⑵ 荷载特性
  荷载特性是杆塔基础设计时的主要变量,主要包括荷载的大小、分布和偏心程度等。
  ⑶ 施工因素
  在输电线路基础设计时,需考虑施工单位的机械及技术装备能力、施工过程中的运输条件和材料供应情况,确保基础施工过程的连续性、快速性和施工质量满足使用要求。
  ⑷ 环境保护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输电线路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理选择基础型式和设计塔位施工基面,做到少开塔位施工基面,以减少余土和边坡的防护,降低工程造价,保护环境,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我国目前超高压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现状,在基础方案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1)应尽可能采取合理的结构型式,降低水平力和弯矩对基础的影响,改善基础受力状态。
  (2)应尽可能充分利用原状土地基承载力高、变形小的良好力学性能,因地制宜采用原状土基础。
  (3)应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4)应注重施工的可操作性和质量的可控制性,重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结合具体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建议的基础型式如下:
  (1)对平原有水软弱土地基,基础作用力较小时采用灌注桩单桩基础、板式基础,基础作用力较大的杆塔宜采用灌注桩群桩基础、PHC管桩基础。
  (2)对平原有水普通土地基区段的塔位,作用力较小时优先推荐采用灌注桩单桩基础,作用力较大的杆塔,推荐采用灌注桩群桩基础、PHC管桩基础。
  (3)对低山丘陵细粒土地基区段的塔位,当塔基地形平缓时优先推荐采用挖孔基础,其次考虑采用掏挖基础;当杆塔荷载较大或塔基地形陡峭时宜采用挖孔基础。
  (4)对于丘陵、低山区下伏风化岩石地基,推荐采用岩石锚杆基础、岩石嵌固基础,地形陡峭区域根据经济性也可采用挖孔基础。
  (5)跨河地区推荐采用灌注桩单桩及灌注桩群桩基础,对灌注桩群桩基础应结合水文相关要求,选择低桩或高桩承台。
  2.2输电线路基础设计优化
  在基础型式确定的条件下,基础优化包括基础材料的选择、基础尺寸的优化及铁塔与基础连接方式的优化。
  板式基础优化包括:基础主柱宽、基础埋深、基础底板宽及底板厚等。
  挖孔类基础优化:(1)对土类地基,在满足位移要求下,挖孔基础采取扩底措施,扩底端直径与桩身直径比D/d直线塔宜取1.5左右,耐张塔宜取2.0左右,具体取值根据承载力要求及扩底端部侧面和桩端持力层土性确定。长径比L/d取值应受水平位移和人工开挖活动限制,不宜过大。(2)对风化岩石类地基,在满足位移要求下,对于直线塔,扩底端直径与桩身直径比D/d为1.0与1.5时相差不大,因此考虑施工便利,直线塔挖孔桩基础可取消扩大头;对于耐张塔,具体取值根据承载力要求及扩底端部侧面和桩端持力层土性确定,必要时也可取消端部扩大头。
  对于灌注桩基础,推荐采用承台45°摆放+立柱偏心的基础型式,偏心量根据杆塔作用力的大小来优化取值,并通过计算对比确定合理的布桩方案。
  对于采用地脚螺栓与铁塔连接的直柱基础,推荐对地脚螺栓进行一定的预偏心,使下压或上拔力产生的弯矩抵消部分水平力产生的弯矩,改善立柱及基底受力,从而降低基础混凝土量和钢筋量。
  3结语
  铁塔的结构及基础通常在总成本上占据较大比例,所以铁塔的设计过程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整个铁塔的结构以及质量关系到日后的经济效益。通过线路结构以及铁塔结构设计等方法优化设计之后所得出的结论如下:在设计时需要不断完善以及优化铁塔的基础设计要点,将铁塔的结构和基础设计有效配合,从而发挥出更好的效能,保证线路的整体运行稳定和安全。
  参考文献:
  [1]陈志.输电线路铁塔结构倾斜检查方法[J].科学技术创新,2019(11):153-154.
  [2]熊晓雨.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结构与基础设计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4):84.
  [3]林智伟.输电线路铁塔基础设计的实践[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7):84-85.
  [4]杨勇.输电线路跨越塔结构设计的方法[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04):168-169.
  (作者单位: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也随之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而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所以,人们生活中以及工作中的用电量急剧增多。智能配网设计不合理的情况随着电力企业的电网系统的发展愈发严重,这一现象将造成电力系统存在诸多故障问题,从而导致其无法正常运转。我国为了改善这种现象,对电力企业建设工作的发展投入大量的技术与资金,这对电力企业在社会中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对
期刊
【摘要】竖井旋流消能是一种新型消能设施,适用于窄河谷、高落差、大流量等比较复杂的地质地形条件。本文介绍了某水电站右岸竖井泄洪洞应用,通过改变进水口位置,达到安全运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将导流洞改建为竖井泄洪洞方案可行,导流洞得到合理运用。  【关键词】竖井;泄洪洞;水电站  1、引言  竖井旋流消能是一种新型消能设施,具有消能效率高、掺气量大的特点,布置灵活,适用于窄河谷、高落差、大流量等比较复杂
期刊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也逐渐增加。电厂作为供电的重要场所,其运行效率的高低对于社会发展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锅炉作为电厂的重要设备之一,对其的控制与维护就显得十分关键。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电厂锅炉容易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故障,所以需要相关设备管理人员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达到提高电厂锅炉运行效率的最终目的。本文就电厂锅炉运行控制与故障预防展开探讨。  
期刊
【摘要】电能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主要保障,在电网改革不断深化下,各项工作得以顺利的进行.由于有关工作人员不断加强对运行维护技术的改进和创新,从而使得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有关人员经过多次研究发现,我国目前在配电线路相关工作中出现的故障问题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例如人工误操作,自然因素等,因此配电线路中出现的故障问题必须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关注和重视,确保电网系统运行的
期刊
【摘要】电力能源输送和分配的重要桥梁就是电力系统变电站,其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电能的稳定输出和安全保障,对变电站的检修是维护变电站正产运行的基础工作,确保在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理变电运行过程中的故障和问题。文章将以变电站检修工作的要点分析为侧重点,简要阐述变电检修实际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方面,并列举出问题相应的解决对策,促进变电检修工作的进步。  【关键词】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要点  引言:
期刊
【摘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对电力系统产生直接的影响,传统的输电线路人工巡视法,不仅费时费力,还巡视质量不佳,给巡视人员带来极大的工作压力。一是地形特殊的输电线路巡视,人工一时难以到达;二是杆塔带电,巡视人员不能登上杆塔近距离观察杆塔附件。伴随着近几年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输电线路的巡视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与完善,无人机不但可以对复杂地形、人工一时难以到达的输电线路进行有效的巡视,还可以全面拓展输电
期刊
【摘要】科学技术逐步发展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从而推进了电力行业的逐步发展,并为电力计量采集系统的进一步优化作出突出贡献。电能计量采集系统的合理应用,能够促进电能计量采集质量与水平的整体提升,并使电能计量采集的整体效果优化至最大化。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电能计量采集系统还存在一定问题,使其运作期间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为有效提升电能计量采集系统的实际运行效果,电力企业必须加强管理执行与系统维护
期刊
【摘要】输电线路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雷击事故,导致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输电线路垂直高度落差大,导致冷暖空气交汇,进而增加了空气对流频率,提高了线路受雷击概率。线路出现雷击事故会严重影响供电质量,因此电力企业应该加强防雷措施的有效性,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提高输电线路防雷性能,最大程度的减少雷击对线路的影响,降低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雷设计;运维分析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配电网的负荷日益加重,各大电力公司将要面临无法避免的配电问题,怎样降低线路损耗成为了现今我国电气行业的发展方向。目前评估电力公司的发展水平主要根据其线损率进行判定,由线损率的高低来观察企业的发展情况。以新时期的发展需求作为背景,分析怎样才能实现农电配网线损率有效降低,同时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1]。  【关键词】配网;线损;农电  引言:线损率作为评定企业优劣的一项重要指
期刊
【摘要】重点分析了小水电站特点以及输电线损分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解决小水电线损分摊的两种方案:实测推定法、理论线损法。  【关键词】小水电站;线损分摊;实测推定;理论线损  1引言  小水电属于可再生能源,具有投资小、风险低和国家政策鼓励的特点,各类资本纷纷投入到小水电站建设项目。作为主网电源的能源补充,小水电站对增加电力供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小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