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车车架自行小车转运输送线上下件区域同进同出的设计及实际应用

来源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n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滑触线的卡车车架自行小车转运输送线,现有输送线的上、下区域后车等待进车的无效时间成为总装车间生产线的节拍瓶颈。通过前、后车同进同出自行小车输送线上、下件区域优化,提升了输送节拍与效率。
其他文献
永安堡盆地处于燕辽火山活动带,为中生代破火山口塌陷盆地。燕山晚期为该盆地最重要铀成矿期,这与义县期多阶段性火山活动关系密切。通过研究盆地火山活动的强度、周期性与间歇性、火山岩与沉积岩的组合特征以及盆地演化特征,将早白垩世义县期火山活动旋回划分为2个亚旋回和5个火山活动期次,火山机构类型为中心式破火山。以火山侵入相为中心,向外依次为火山碎屑溢流相、环状岩墙、喷发沉积相,表明龙门山和南背阴山破火山口边缘环状岩墙限定了火山活动产物的分布。近东西向基底断裂长期活化着深部岩浆活动,整体控制着盆地的演化及矿产分布。而
研山铁矿是一座大型化、自动化的露天开采矿山,主要使用WK-20型电铲设备,该设备使用润滑油脂多为进口品牌,生产成本较高。为降低成本,通过润滑油脂国产化工作的开展,将采购价格较高的进口润滑油脂替换为价格相对便宜的国产润滑油脂,从而达到挖潜增效、节能降耗的目的。
为了了解河北某磁铁矿石的性质,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和可选性探索试验。结果表明,矿石为碱性磁铁矿石,铁品位为43.90%,磁性铁占91.25%,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铁矿,以他形、半自形结构为主,粒度以0.2~2 mm为主,0.02~0.2 mm和+2 mm少量,-0.02 mm很少;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54.0%时,精矿品位为65.97%、回收率为91.50%;磨矿细度在-0.074 mm63.0%时,精矿品位为67.07%、回收率为92.23%,矿石的可选性较好。
以伊犁四矿为背景,通过理论分析、现场实践等手段对浅埋深弱胶结砂砾岩顶板水害防治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发生突水溃沙需要同时满足水沙溃涌的物质基础和存在水沙流动的通道。对溃水溃砂风险和工作面排水系统进行评价,认为工作面局部区域仍存在溃水溃砂风险,且排水系统不够完善。矿山进一步疏放砂砾岩含水层的同时,需加强排水系统建设。
煤矿矿区产生的大气污染不容小觑,在源头上的防治极其重要。针对煤矿矿区在开采和居民生活中对大气环境所产生的各类污染,对污染的来源、种类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对于各类煤矿大气污染防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通过FLAC3D数值软件模拟矿山回采活动,研究铜陵金口岭铜矿开采引起的地表变形对地表构筑物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地表最大沉降值为1.16 mm,地表最大水平位移为0.41 mm,符合《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的地表变形允许限值要求,不影响地表建筑物的安全。
针对岳城矿2301(上)工作面沿空留巷二次掘进支护结构复杂、效率低、安全性差等不足,提出以锚、网、梁组合支护为核心,对顶板和巷帮进行双重支护,在确保支护强度下提高支护效率和安全性。根据实际应用,该二次支护方案提升支护效率16.4%,提高了二次掘进效率和掘进安全性。
研究区位于红河与南盘江的分水岭地段,为岩溶发育区域,构造上位于滇东南台向斜褶皱断裂带的西南部位,出露地层岩性主要为三叠纪地层,并有大片酸性火成岩出露。厚层—中厚层质纯的石灰岩、白云岩占尾矿库塌陷总数的69%,岩溶密度为33个/km2;大理岩、大理化灰岩占尾矿库总塌陷的16.3%,岩溶密度为8.7个/km2;薄层泥质灰岩,岩溶密度为0.65个/km2,只占尾矿库总塌陷的4.7%。该区域岩溶发育规律受构造控制,岩溶发育多集中在断层构造带上、断层交会部位和背斜轴部,同时岩溶沿可溶岩与非可溶岩的接触线发育。在防治
为了促进原生钛铁矿石选矿技术与装备的进步,以攀西地区攀枝花、红格、太和、白马4大矿区为例,从重选装备、磁选装备(湿式强磁选装备、干式强磁选装备)、浮选装备、电选装备方面阐述了钛铁矿主要选矿装备的应用情况及各自优缺点,同时从重选装备、磁选装备、浮选装备、辅助装备方面介绍了钛铁矿选矿相关装备应用的探索试验情况,最后从重选装备、磁选装备、浮选装备方面给出了铁钛矿选矿装备的优化方向。
基于SIP通信技术,通过共平台集成技术,改变原有的“人到终端”的金字塔形结构通信系统模型,建立了“人到人”的核形结构煤矿一体化调度通讯系统,并实现了有线调度通信、工业以太环网、无线调度通信、应急广播通信、视频调度、安全移动监控以及应急救助等系统的共融合,形成了一套较为全面的“智慧矿山”通信系统。研究成果为矿山调度通讯系统开发提供了一种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