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救性肝移植的疗效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rgbedr544y4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补救性肝移植的适应证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06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35例肝癌肝切除术后行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补救性肝移植组(19例)和超补救性肝移植组(16例)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等指标.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和t检验,非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补救性肝移植组和超补救性肝移植组患者的无肝期、冷缺血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注红细胞量、术中输注新鲜冰冻血浆量、肝移植并发症发生率、再移植率分别为(32±9)min、(8.0±2.1)h、(7.6±1.5)h、2300ml、8 U、23 U、6/19、2/19和(34±7)min、(7.4±2.3)h、(7.4±2.0)h、2750ml、12 U、20U、4/16、1/1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6,-0.804,-0.366,Z=-0.348,-0.549,-0.149,x2=0.184,0.203,P>0.05).补救性肝移植组和超补救性肝移植组患者围术期死亡率、术后肿瘤复发率分别为0、2/19和4/16、9/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63,8.426,P<0.05).补救性肝移植组和超补救性肝移植组患者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84%、84%和75%、33%、33%;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100%、89%、89%和48%、29%、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8,19.31,P<0.05).结论 补救性肝移植是肝癌治疗过程中的一种有效策略,米兰标准是目前补救性肝移植的最佳适应证.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在多层螺旋CT的影像表现和应用价值。方法 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病例(黏液性囊腺瘤10例,黏液性囊腺癌4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在接受糖尿病教育过程中的真实体验,探讨患者乐意接受的糖尿病教育方法.方法 应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0位参加糖尿病教育5年以上的患者进行访谈
目的 观察Beagle犬连续口服曼陀罗子提取物(MTL)的长期毒性反应.方法 Beagle犬2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及低、中、高剂量药物组,每组6只.低、中、高剂量药物组分别给予MTL 40
目的了解伊宁市结核病疫情情况及人群分布情况、为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统计出2010-2014年不同来源肺结核病患者的数据、用经SPSS 19.0
目的:探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应用及护理的临床效果,使其有效地止血和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方法对我科收治的患者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并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经食
目的 探讨度洛西汀对抑郁症患者汉语句子事件相关电位N400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年龄在18~60岁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分为阿米替林治疗组(实验组1,n=30)及度洛西汀
目的研究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11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用红霉素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儿均治愈出院或
按蚊是疟疾传播的主要媒介,媒介控制能有效减少疟疾患病率和死亡率.遗传控制策略是很受关注的新方法,在应用转基因技术、优势死亡技术和RNA干扰技术来减少和替代媒介种群方面
目的 基于进行足底压力日常运动负荷监测的需求,研究一种通过少量传感器对日常运动时总足底压力进行实时检测的有效方法.方法 通过Pedar-X足底压力测试系统采集10名受试者完
目的 应用神经心理学方法 评估双相障碍躁狂发作认知损害特点,并探讨丙戊酸钠对双相躁狂认知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 64例双相躁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丙戊酸钠联合喹硫平治疗组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