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两种推荐的TA102菌株间接诱变剂的致突变性

来源 :环境与职业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UANHUAN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选定TA102菌株间接诱变性的参照阳性剂和有效剂量.[方法] 按Ames试验平板掺入法,比较两种化合物的诱变性和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①在加S9的条件下,每皿1,8-二羟基蒽醌50~100 μg对测试菌株TA102具有明显的诱变性,50 μg/皿回复突变菌落数为724个/皿,是自发回变数的2~3倍,且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不加S9,回复突变菌落数未发生显著性差异.②2-氨基芴(2-AF)每皿0.5~20.0 μg,在加和不加S9实验条件下,回复突变菌落数均未超过溶剂对照的2倍以上,且无剂量
其他文献
[目的]初步探讨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膀胱癌的关系。[方法]采用一种新的PCR产物定量测定技术,对12例膀胱癌病人,24例健康人的尿脱落细胞病理标本进行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定量检
[目的]探讨YF-1杀菌剂对小鼠的致畸作用.[方法]妊娠小鼠分别以100、250、500 mg/m3浓度连续吸入染毒5 d,于妊娠第18 d处死孕鼠,分析孕鼠及子鼠胚胎发育指标;检查有无外观、内
[目的] 探讨维生素E拮抗镍所致细胞毒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观察维生素E对染镍肺泡巨噬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
2004年11月10~12日在上海举办了第三届环境与职业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为研讨会),由中国、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印度的学者交流了90篇学术论文.会议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