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抗凝蛋白和D-二聚体含量检测及临床意义

来源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xibaoga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不同病因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D-D)含量,及抗凝血酶Ⅲ(AT)、蛋白C(PC)、蛋白S(PS)活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法国STAGO公司的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由不同疾病引起DIC的72例患者血浆中D-D含量(免疫比浊法)及AT(发色底物法)、PC(凝固法)、PS(凝固法)活性.结果不同病因引起的DIC患者血浆D-D均明显升高,多数病例组为正常对照组的10~30倍,恶性肿瘤组为正常对照组的近百倍;除白血病组血浆AT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外
其他文献
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FABP)是一组在长链脂肪酸的摄入和代谢内环境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蛋白家族,其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是所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高温或应激情况下由热休克基因编码产生的一组序列高度保守的细胞蛋白,又称应激蛋白。参与细胞的损伤与修复。因R
【正】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沙皇俄国攫取了在我国东北建筑和经营中东铁路的特权。从此开始,特别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一大批俄国人,其中包括有贵族、官僚、反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之一,是重视伦理评判,在"真"、"善"、"美"三者的追求中,尤其重视道德尺度的"善",以其率领真理尺度的"真"和审美尺度的"美",即所谓"善统真美"。而在关于"善"的诸德目中",清"、
【正】 1964年笔者到呼伦贝尔盟大兴安岭西部地区进行考古调查,在克鲁伦河下游右岸发现原始社会遗址多处。这批材料,对研究呼伦贝尔草原的远古文化有一定价值,兹介绍如下。一
Tankyrase是一种与人类端粒有关的二磷酸腺苷核糖多聚合酶,最早是通过与TRF1结合而被发现,是人类端粒的正性调节因子.近几年研究发现,有丝分裂期的核孔复合物、中心体,减数分
目的分析探讨癌症患者放化疗前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Sysmex XT-2000I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测定31例癌症患者放化疗前后静脉血的血小板数(PLT)、血小板比积(PC
TEM型是目前数量最多的一群β-内酰胺酶,迄今已发现155种,少数属于广谱p内酰胺酶,大多数属于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TEM型ESBLs的特点是对青霉素类和氧亚氨基头孢菌素耐药,对碳
【正】 据古代中国史籍记载,当匈奴冒顿单于兴盛之际,曾进犯匈奴以东诸部.这些部落就是“东胡”,即“东方野人”之意。冒顿获全胜,东胡随之灭亡.部分东胡人臣服于征服者,而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