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乳腺癌PCNA、P53表达及临床意义

来源 :腹部外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74042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53表达与原发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学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8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切片中PCNA、P53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PCNA表达和原发灶大小、腋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P53表达和腋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病理学类型和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PCNA高表达者P53阳性率高,差别显著(P<0.05).在单因素分析中,PCNA、P53、腋淋巴结、原发灶大小、TNM分期对预后的判断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他文献
患者:女性,18岁,未婚,务农.因高热(体温39~40℃,弛张热型),伴剧烈腹痛,经当地治疗病情加重而入他院.B型超声提示肝脏无病变,腹部X线检查膈下无游离气体.追问病史:除高热、腹痛
以芸芥子叶为外植体,在MS+2,4-D1.0mg·L^-1培养基上培养2周后可诱导体细胞胚胎的发生。胚性愈伤组织在MS+2,4-D0.2mg·L^-1培养基上大量增殖,体细胞胚胎在N6培养基上成熟后,
通过辣椒属5个栽培种(Capsicum annuum,C.chinense,C.frutescens,C.baccatum和C.pubescens)种间正反杂交试验,获得了3株C.baccatum×C.chinense(Hbc)和7株C.annuum×C.chinen
第四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近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来自中国、美国、巴西、德国、俄罗斯等23个国家及欧盟、国际能源署(IEA)的部长及高级别代表出席了会议。
运用同源基因克隆法从‘上海青’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 var. Communis ‘Shanghai Qing’)和‘四九’菜薹(var. Parachinensis ‘Sijiu’)叶片中分离到FLC的
目的探讨肝、肾囊肿CT导引下硬化治疗的安全方法.方法采用CT导引立体定向术, 经皮肝、肾囊肿穿刺抽吸囊液及硬化剂注入.为防止硬化剂外漏, 采用硬化剂置换囊液法硬化治疗.结
目的 探讨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治方法。方法 1986年1月~1995年12月收治18例胃恶性淋巴瘤,其中I期5例,Ⅱ期7例,Ⅲ期4例,Ⅳ期2例。全部经剖腹探查及病理检查证实。病变完全切除者15例,部
为研究不同结构的外源基因对内源基因的影响,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法将3种不同结构的外源ACO基因导入番茄基因组中,对3种不同载体转基因植株的乙烯生成情况进行了检测。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急性梗阻一期手术的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对42例左半结肠急性梗附的患者,术前静脉使用有效抗生素。术中结肠减压或洗,吻合口无张力,吻合后上端空虚,下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