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苯磺酸钙在肾移植后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shilei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对60例肾移植后移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用了羟苯磺酸钙进行治疗,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霉酚酸(MPA)是鸟苷酸三磷酸酶(GTP)全新合成通路的关键酶--次黄嘌呤单核苷酸(IMPDH)的可逆性抑制剂,通过抑制DNA合成而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对缺乏DNA合成替代通路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有选择性抑制作用[1].霉酚酸酯(MMF)是MPA的前体,其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和消化道(GI)副作用。
期刊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首先由Friedenstein等[1]在骨髓基质中发现,后来被证实广泛存在于骨髓基质、脂肪、骨实质、胎盘、肝脏及骨骼肌等多种组织中的一群非造血干细胞,该群细胞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在不同的诱导条件下可以分化为除造血细胞以外的多种组织细胞,如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肌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神经细胞及内皮细胞等[2]。
期刊
随着移植免疫学研究的进展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问世,近年来器官移植取得了很大进步,尤其在小肠移植方面也有了长足发展.但是观察发现,随着器官移植存活期的延长,出现了移植物功能逐渐减退直至丧失的现象.目前研究认为,造成这种移植物远期功能减低的主要原因就是慢性排斥反应[1].因此,我们成功地建立了大鼠小肠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为临床研究慢性排斥反应提供了平台。
期刊
组织器官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为终末期器官衰竭、恶性血液病、肿瘤等疾病患者带来了第二次生命,而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却严重威胁移植受者的生命,并影响其长期存活,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1]。
期刊
期刊
目的 建立灵长类动物预致敏后肾移植加速排斥反应模型.方法 取血型相容的正常猕猴配对,预先将供者腹部全层皮肤移植到受者背部,使受者预致敏.2周后再将同一供者的左侧肾脏移植到受者腹腔内,间时切除受者自体双肾,术后予以环孢素A、霉酚酸酯和泼尼松治疗(致敏用药组),不用免疫抑制剂者为对照(致敏对照组),以未致敏的肾移植作为对照组.术后观察受者血肌酐变化、移植物存活时间及病理特点.结果 对照组的4只移植肾存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的恶性肿瘤,大剂量化疗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使MM的完全缓解率及长期生存有了明显提高,但二者均不能治愈MM.只有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患者才能够长期无病生存,清髓性allo-HSCT由于其较高的移植相关死亡率,临床应用明显受限.近期我们采用auto-HSCT后序贯给予非清髓性allo-HSC
期刊
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成功率的逐渐提高,移植后并发症正成为影响移植疗效和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移植后各种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55%,移植相关的死亡有一半是由肺部并发症引起[1,2]。
期刊
目的 探讨和分析肝功能衰竭患者肝移植后并发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06年12月80例肝功能衰竭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将80例患者分为肺炎组和对照组,应用多因素分析寻找肝功能衰竭患者肝移植后并发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肺炎组27例,死亡13例,对照组53例,死亡5例.多因素分析显示肝移植后发生肺炎与患者死亡密切相关(OR=14.857,95%的可信区间为3.703~59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SP1诱骗性寡核苷酸(decoy ODNs)转染的猪血管内皮细胞对人血清补体介导的异种细胞毒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的永生化猪血管内皮细胞系细胞株SV-40-PED分为3组.转染组:SV-40-PED转染了SP1 decoy ODNs;错配组:SV-40-PED转染了错配的decoy ODNs;空转染组:SV-40-PED仅用转染试剂oligofectamine作用.转染后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