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人画”的审美理想对山水画“黑白”观念的影响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g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黑白关系对于中国山水画至关重要。它既符合了传统文化的标准,又兼具“气韵生动”的特性。正因为此,它并未直指某种具象物体,而是一切皆可看作虚空,但这种虚并不等于什么都没有,它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感知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暗合了“道”中的“无”与“有”。
  关键词:黑白关系;文人画;笔墨关系
  在山水画的发展历史中,文人画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传统的儒家思想对文人有着深远的影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追求时刻吸引他们孜孜以求。孔孟体制下的文人,自然是学而优则仕。但历史上,朝代更替频繁,每每帝王昏庸,奸臣当道,残酷的现实使得文人学而优则仕的美好愿望落空,无奈之下转而独善其身,逃离黑暗的现实,遁入山林。闲暇之余,绘画便成了他们娱乐、抒发情感的绝佳方式。在这里,我们不妨将文人画与宫廷绘画作一对比。宫廷绘画服务于皇室贵族,画师们很难把个人情感赋予其中,只能服从统治者的口味。专注于歌功颂德,再现真实、严谨、金碧辉煌的景象。而文人画则与之不同,由于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道家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1]”,都认为“有为”之美必然损害人的本性。在道家看来,真正的美不在声色、富贵等外在的东西,而只能是自然本身。因此,在绘画上,道家对五彩纷呈的颜色表现出一种相对的排斥,代之以黑白来表现纷繁的世界。以一种最为单纯的方式,传达出最为丰富的内容。宋代苏轼在《宝绘堂记》里面说:“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 故而,在文人山水画中,绝非是对真实山水的描摹,而是通过笔墨的形式,借用“黑”与“白”,传达出一种意境美,但这种意境美又并非凭空捏造,它既是山水,又非真实的山水,而在于“似与不似”之间,借助这种似是而非的物象,传递内心世界的情感。
  中国山水画源于一笔,由这一笔而生万笔,以至于无穷。在白纸上,只要生出一笔,不管这一笔的浓淡干湿,长短粗细,虚实曲直,它和白纸便构成了一种“黑白”关系。有了第一笔,便有了“笔笔相生”的基础,而“相生”就告诉了我们笔与笔之间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绝非乱画。比如,第一笔的出现,它映入我们的脑海,只是某种非具象的元素,当第二笔、第三笔……出现时,却可以构成画面中的具象元素,可以是山,可以是水,也可以是树,更可以是房屋等其它物象。如果我们抛开这种具体物象,单就笔与笔之间的关系,就好比印章,如果我们只看字,它具有实用价值,如果我们将这种价值忽略不计,去考虑线条的粗细、分割、空白的大小等,便发现了它的艺术价值。绘画也一样,如果我们一味地为物像而物像,就会降低它的艺术价值。线的浓淡、曲直、长短……线与线分割画面的大小、黑白关系才能构成它的艺术价值。可是,提起画笔,在纸上画上一笔,它和纸构成黑白关系,人人都能做到,但一幅好画,却并非人人都能做成,原因何在?这里面就隐含着一个画理,它好比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又确确实实存在。如果离开了空气,人的生命就会终结,成了死人。绘画也一样。我们没法说清画理,但我们却可以去感知。山水画的基本构成因素是线,由线引伸出点、面。线有质量,必须通过书法的练习来提升。其次,就一条线而言,它有长短、粗细、浓淡、干湿、虚实、曲直等关系,当笔落在纸上,画出的线条,笔笔皆有区别,才便丰富。打个比方,西方人认为“S”曲线最美,如果每一笔都是很标准的“S”曲线,可又不美了。抛开白纸,由于工具的特殊性,墨与水的关系,线与线之间本身也有了黑白关系的对比。这种线与线之间构成的黑面,乍一看它很整,但并非一块浅薄的画面,它有厚度。当我们近看,这块画面也有黑白的对比。线与线的分割,也把白纸上的白分成了许多白,这些白,应该有主的、次的、大的、小的、虚的、实的……只有做到了变化,画面饱满充实。
  重建中国文化自信的使命使得我们必须重新面对山水画承载传统文化的理想和价值,并以此建构具有本土化意义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中保持中国古典文化悠久的血脉,恢复中国文化的独到、深刻的诗意特征,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拥有鲜明的文化个性和身份认证。
  【参考文献】
  [1]胡东放.中国画黑白体系论[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2] (宋)郭思,杨伯.林泉高致[M].中华书局,2010
  [3]叶子.名家讲稿:黄宾虹山水画论稿[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4]苏轼,王其和(注释、解说词).东坡画论[M].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
  [5](明)董其昌.历代艺术史料丛刊·书画编:画禅室随笔[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6]黄宾虹.古画微[M].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7]杨成寅.潘天寿[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梅墨生.李可染[M].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
  [9]姜澄清.中国画学术语释诂[M].杭州出版社,2011
  [10]张立辰,胡萍,唐书安.中国画理法讲习录[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追寻中国传统绘画在当代艺术领域的发展与探索,通过对比商业艺术,寻找中国传统绘画在当代的定位,在商业不断繁荣的今天,美学的传播对大众审美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传统绘画作为东方文明的精髓如何融入现代传播美学形成东方人独特的视觉语言并且唤起人们的民族凝聚力是我们值得探讨与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商业艺术;中国画;设计  艺术和商业的关系,争论由来已久。艺术遇到商业。其结果可想而知:由艺术商业化衍
【摘要】目的:探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和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7-2018年于我院需进入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急危重症患者共60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采取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患者治疗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回顾分析患者病例,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对策。结果:所有患者经重症监护室治疗后,发生肺部感染患者为75.00%。经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引起肺部惑染的因素
【摘 要】 本文立足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实践,针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弊端,对小学体育教学的新模式进行了阐述,探索与实践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活学,使学生能够体验到运动带来的乐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和身体素质的发展,以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关键词】学校体育;健康;快乐体育;兴趣   【中国分类号】G633.96         随着时代的发展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的要求,这是对金融调控理论的重大创新,也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重要举措。金融可以表示国家的竞争能力,因此金融安全在国家安全中占据着突出的地位,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中的基础性制度。当前,不仅要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更要确保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保证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发生任何金融危机。所以,双支柱调控框架既是我国金融
“刚”思想是梁漱溟对当时中国文化发展给出的建议,这一思想来源于先秦孔学和王艮心学,并受柏格森思想影响.“刚”是饱满的精神状态,有道德直觉地追求利益和行动,它是梁漱溟
移民自由的从无到有本是一个社会的进步,但它却像一面镜子一样,足以折射出这个社会的弊端与落后。rn普京治下的俄罗斯正遭遇着这样的尴尬:俄罗斯人正加快步伐离开这个国家。俄媒
摘 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就目前来说,我国已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经济体。在这个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仅依赖市场的自我调控已不能满足经济稳健发展的需求。工商管理作为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主要干预手段,其在规范市场经济、促进市场经济稳健发展的过程中均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基于此,现阶段有必要加强对工商管理的重视程度,使其充分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本文也正是以此为研究内容,从工商管理的概述出发,分析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冠状动脉血栓形成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则是冠心病中的高危疾病~([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