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扩张术联合小切口皮瓣去薄术治疗皮瓣转移性并指畸形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047528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指多发皮肤脱套伤皮瓣修复术后行分指术,常须植皮,且多次整形,效果不佳.皮肤扩张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头、颈、面、胸、躯干、四肢等部位的瘢痕,在乳房再造、外耳再造、鼻再造等方面也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并显示出良好的效果,但用于皮瓣并指分指不多见.受王彪等[1]启发,2007年3月至2011年11月,我们应用小切口微创吸脂[2 ]+即时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埋入治疗皮瓣术后并指畸形15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其他文献
为促进国内血管瘤和脉管畸形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整形外科领域学者的整体水平,在第十一次全国会议期间,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于2011年8月20日召开了第一届全国血管瘤与脉管畸形专业组成立会议及第一次学术交流会。经整形外科分会常委会审查和评选,由来自整形外科、口腔颌面外科、儿科和血管瘤专科的专业从事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研究的学者针对该领域的重点问题进行了44个演讲,现将本次交流会的主要学术内容整理
期刊
目的 探讨儿童Wassel Ⅳ-D复拇畸形术后继发性畸形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2007年12月至2011年10月,对9例Wassel Ⅳ-D型复拇畸形术后发生继发性畸形患儿进行软组织重建:术中对组织结构进行解剖,观察屈肌腱结构及走向、骨关节的解剖结构,并行肌腱止点移位,A2滑车重建,关节囊松解和紧缩,大鱼际肌止点移位.术后克氏针固定4~5周,支具固定3个月.结果 术中发现9例均存在指间关节桡侧皮肤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采用中华医学会远程稿件处理系统,作者投稿时请在地址栏中输入WWW.cma.org.cn登陆中华医学会网站,选择“业务中心”,点击左侧的“注册”进行作者注册,并申请成为《中华整形外科杂志》作者。
期刊
目的 探究Q开关1 064 nm Nd∶YAG激光照射对大鼠真皮胶原增生和皮肤中内质网分子伴侣(BiP/GRP78)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嫩肤治疗中内质网应激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25只Wistar大鼠背部皮肤脱毛,平均分成2部分,一部分用Q开关1 064 nm Nd∶YAG激光照射背部脱毛的大鼠皮肤共4次,每次间隔2d(实验组);另一部分不做任何处理(未照射组).取照射后第14和30天的大鼠皮肤
先天性肛门狭窄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发生率为(0.6~6)/万[1].直肠肛管狭窄多有局部的疼痛及不同程度的排便困难,严重者肛门指检仅能容纳一个小指尖,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以及工作和生活上的诸多不便[2].2001年2月至2010年5月,我们应用整形外科原则及技术治疗肛门狭窄及闭锁8例,效果良好。
期刊
额部扩张皮瓣被认为是修复颌面部和鼻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1-2],然而当皮瓣长宽比例较大或是皮瓣跨越额部中线时,皮瓣远端坏死时有发生.2004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们采用颞浅动脉额支为蒂的额部扩张延迟岛状皮瓣修复面部大面积皮肤缺损10例,效果满意。
期刊
2010年3月至2011年6月我们利用无菌手套自制手指止血带,为98例患者进行手外科手术,获得较好的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共98例,男性58例,女性40例,年龄15~68岁,均为中末节手指疾患的病例,手外伤74例,手部肿块24例.其中急诊创伤手术60例,门诊择期手术38例。
期刊
目的 探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和带蒂转移修复四肢及颈部、腋窝、肩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用同侧带血管蒂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5例颈部、腋窝、肩背部创面;选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11例四肢骨外露或肌腱外露创面.其中12例以胸背动静脉-外侧支-穿支为血管蒂,4例以胸背动静脉-前锯肌支-穿支为血管蒂,皮瓣不携带深筋膜、背阔肌和胸背神经.皮瓣面积最小10 cm×5 cm,最
1病例介绍例1,患者男,63岁,核电站工作人员.7个月前发现左额顶头皮部绿豆大小肿块l枚,无自觉症状,后肿块进行性生长,2个月前肿块破溃出血,于当地医院行切除+局部皮瓣转移术,术后因伤口愈合不良入院。
期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批文号:20130412033),举行2013年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学习期满授I类学分10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