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的几点建议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342719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一项复杂性和系统性的工程,其涵盖了不同工种的协同操作以及各类技术的交叉应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所采用的技术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本文简述了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进行优化的意义,然后分析了现阶段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此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提出了几点建议,望对相关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施工技术管理;问题;优化
  引言
  具体而言,技术管理指的是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一系列技术组织管理工作的总称,无论是工程起始的熟悉与会审图样、施工组织计划的编制,还是施工过程中的进度管理、质量管控,亦或是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各类技术交底工作,都与技术管理密不可分。因此,如何对技术标准、技术装备、技术人才等构成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进行调节和控制,如何进一步优化现有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措施,以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取得更优异的效果,值得相关的管理人员进一步探讨。
  1.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进行优化的意义
  近年来,建筑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很多施工企业虽然拥有雄厚的技术水平和资金力量,但却由于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缺陷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进行优化极其重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是可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建立起优秀的技术秩序,让施工中的不同工序能够符合技术规范、规程的要求,实现质量与进度、经济与技术、生产与技术的高度统一。其二是在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优化过程中,其能够不断提升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和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能够更好地发现工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和安全隐患,进而将各类事故消灭在萌芽中,有效保障施工质量。其三是能够最优化人员配置和设备配置,考虑到建筑工程类型繁多,复杂的多工种交叉施工、各项技术综合应用也会使建筑施工管理工作存在诸多困难,优秀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能够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出施工人员和材料设备的潜力,从而提升施工企业的核心市场竞争力,帮助企业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2.现阶段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未能建立起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
  随着建筑市场规模不断增大,建筑施工企业的数量也不断增多。而在建筑领域总分包体制的影响下,整个建筑市场领域尚且缺乏一套优秀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对不同规模、不同特点、不同项目的建筑施工企业进行管控,从而使得建筑施工技术管理难以发挥其优势。以技术管理中的材料管理为例,大到铺设建筑常用的建筑钢材和防水涂料,小到施工过程中的钢绞线、锚夹具等小型设备,都与建筑工程的质量息息相关。但在施工技术管理中,因缺乏统一明确的技术管理目标和方向所产生的劣质材料流入施工现象,资金核对工作的正确性得不到保障、材料保管工作不到位等情况仍然普遍存在。
  2.2工程技术设计变更手续未能及时完善
  《工程设计变更管理暂行办法》指出,当工程的设计方案产生变更时,项目法人需要报原初步设计审批单位进行审批,并完善包括变更单在内的相关设计变更手续。但在建筑施工的技术管理中,因工程技术设计变更手续未能及时完善而导致工程进度中断的案例比比皆是。很多建筑工程受人员、资金、工期等因素的影响,在整体工程完工后才对工程设计变更和图纸变更进行梳理,技术变更手续和变更方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均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各类技术图纸的变更也使得建筑主要结构的设计在强度、稳定性方面难以保障。当工程进入结算阶段后,这类问题还容易使得工程结算的相关内容反复修改,甚至导致最终结算量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合的情况产生。
  2.3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工作存在大量缺陷
  技术资料作为对工程施工情况的真实记录,对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意义,尤其是在建筑工程这类隐蔽工程较多的工程项目中,技术资料的价值更是难以替代。但由于技术资料整理难度较大,容易出现各类问题,使得一系列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包括技术资料验收证明书和监理或甲方签字等资料不齐全、未能采用纸质相同和大小相等的资料用纸给整理和装订工作带来不便、技术资料中频频出现错别字,施工人员徒手绘制图样,测绘人员的测绘数据出现矛盾等等。
  3.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的几点建议
  3.1在施工准备阶段对技术管理进行优化
  施工准备阶段所做的优化工作能够对后续项目的技术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在准备阶段,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对工程特点、进度、要求等各因素进行详尽分析,从而在确保合理性、经济性、可行性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工作,然后对参加编写的人员明确分工,进而从技术、物资、人力和组织等方面为工程的技术管理奠定必要条件, 另一方面则是对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编写格式、基本内容等相关内容实行标准化管理,使得工程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工程成本能够得到显著降低,而工作效率也能够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3.2健全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和技术责任制度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落实技术责任制度,对于出现的技术问题要保证第一时间在现场组织研究和分析,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及时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之后,也要组织施工企业的技术人员跟随专家进行学习,争取掌握相关施工技术的核心部分。对于现有的施工技术人员,要根据其技术水平高低,与相关的专业机构联合,通过组织短期技术讨论和定期技术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充分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而在组织机构方面,可考虑建设三级监督网络的模式,实现建筑施工现场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改进三大环节的技术控制工作,从而确保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得到激发,确保整个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取得更优效果。
  3.3加强建筑施工中的变更文件管理工作
  工程变更文件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技术变更工作的重要依据,对工程的进度控制和竣工验收工作有着重要意义。相关的技术管理人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建筑施工中的变更文件进行管理。首先是分析变更文件的完整性,如文件中是否阐述了变更前后的图纸及设计说明是,图纸中的尺寸、标高、轴线等标注是否准确。然后是分析变更文件所提出内容的可行性,如互相联系的各套图纸设计是否存在矛盾,變更后的建筑结构在强度和稳定性方面是否存在缺陷等。最后是由建设单位统计技术变更和设计变更单相关内容并制成设计变更汇总台帐,由建筑方、施工方、验收方三方共同签字盖章确认,并结合图纸进行验收结果审核,验收不合格的情况不允许该建筑工程投入使用,避免工程存在安全隐患。
  3.4完善建筑施工中的施工技术资料管理
  管理人员可从以下几点着手对建筑施工中的施工技术资料管理予以完善。首先是在工程施工前期制定出优秀的施工技术资料管理方针,包括资料的编制细则和相关要求、相关文(下转)(上接)件的保管方式、原始记录的记录要求等等,避免遗漏任何技术项,从源头上确保竣工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其次是派遣专人对施工技术资料的原件进行保管,并按照档案管理的方法对施工技术资料进行装订、立卷、建档,确保工程表格正确填写,隐蔽工程准确记录。最后是制定施工技术资料管理的相关制度和人员奖惩办法,激发资料编制人员的工作热情,让整个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4.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之中,而要加强建筑工程的技术施工管理工作,需要工程技术人员与与建筑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虽然现阶段在目前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将会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黄雄彬.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机电信息,2013(21):168-169.
  [2]肖光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问题探讨[J].建筑电气,2011(7):53-55.
其他文献
对于产业集群,有专家曾作了这样的形象比喻:就犹如滚雪球,最初仅是一个“核心”,随后越滚就越大,最后成为庞然的“巨无霸”,挟带着排山倒海的力量,谁都无法阳挡.
林业生态建设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担负着提供林产品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双重使命, 既是一项产业又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
9月13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的2013中国金秋粮食市场展望高端论坛上,国内粮食行业知名专家对今年秋粮市场走势各抒己见,具有较强的参考性和指导性。结合前期及当前粮食市
[采访前记]rn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的纺织工业进入大调整时期.作为一家国有大型企业,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在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的辉煌后,发展进入困难时期,调整势在必行.
今年,江苏经贸工作总的思路可以概括为:抓住一条主线,突出两个重点,狠抓三大创新,做好四项准备,实施五个推进。抓住一条主线从2001年起,江苏经贸工作的关键是抓住工商业结构调整这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一席之地,关键在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与创新。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科学地运用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技术的创新,能够不断地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升施工效率。  【关键词】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技术管理;技术创新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
多年来,淄博高新区一直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在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大力实施“促强扶弱”和“筑巢引凤”战略,发展服务经济、配套经济,打造农村经济新
在当前时代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对环境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通过采取合理的方式对环境进行保护,将经济发展模式加以进
镇江是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近几年来,大胆探索,逐步形成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资产重组为抓手,两个加快并举(加快企业制度创新,加快创造发展环境),三轴
金秋十月,东北新玉米陆续开始收获。从整体情况来看,今年我国大部分玉米主产区由于生长期光、温、水等自然条件匹配较好,玉米再获丰收已成定局。尽管前期低温春涝气候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