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混匀方式对HIV抗原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的影响

来源 :北京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we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标本混匀方式对HIV抗原抗体(HIVAg/Ab)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结果的影响.方法 使用全自动标本处理系统对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8种类型的标本进行加样,包括4种试剂盒标本(HIV抗原阳性对照品、HIV-1抗体阳性对照品、HIV-2抗体阳性对照品和阴性对照品)、HIV-1标准物质、3种献血者血浆标本(阴性、弱阳性和阳性),根据标本混匀方式分为4组(组1~4分别为加样后抽吸混匀0次、4次、7次、10次,其中组4为对照组).每种标本每组进行72孔重复试验,比较和分析试验有效率和S/CO值差异.结果 除HIV抗原阳性对照品外,其他7种标本的4组试验有效率均为100.0%(72/72).HIV抗原阳性对照品组1~4试验有效率分别为88.9%(64/72)、95.8%(69/72)、100.0%(72/72)和100.0%(72/72).除HIV抗原阳性对照品外,其他7种标本4组试验S/CO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4(6.654)相比,HIV抗原阳性对照品的组1(5.158)和组2(6.368)结果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验室应对标本加样后混匀环节进行验证,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其他文献
目的 筛选骨肉瘤失调微小RNA(microRNA),构建多基因预后模型,探索骨肉瘤的关键microRNA治疗靶标.方法 通过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的GSE28423数据集,筛选相对于癌旁正常组织和骨肉瘤组织中的差异microRNA,并利用GSE39040数据集中的临床信息,分析这些差异microRNA对预后生存的影响;对关键microRNA的靶基因进行功能富集,探索关键microRNA的功能,构建基于关键microRNA的预后预测模型.结果 共获得
目的 探讨血皮质醇(cortisol,COR)水平对肝衰竭患者诊断90 d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肝衰竭患者211例,根据患者诊断90 d是否存活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析两组患者影响预后的因素,血COR对患者诊断90 d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肝衰竭患者211例,其中相对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relative adrenal insufficiency,RAI)89例(42.2%).诊断90 d时,生存组143例,死亡组68例.死亡组患者年龄
目的 研究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市第六医院儿童及成人血液病反复住院的符合研究标准的283例患者共计1675例次机采血小板输注数据,根据输血后患者临床状态(出血情况停止或好转)和血小板增加指数(corrected count of increment,CCI)将患者分为血小板输注有效组和无效组.对可能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因素(性别、年龄、疾病诊断、血型、脾大小、有无发热、有无输血过敏反应、血小板输注次数、输注前PLT、输注后24 h PLT)进行分类
目的 探讨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WML)患者是否存在低灌注.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电力教学医院的50~85岁的体检者进行头颅MRI检查,根据影像结果分为WML组(轻度组、中重度组)及正常体检组.所有纳入的受试者均应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 ASL)成像技术测定侧脑室旁及半卵圆中心(深部白质)的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比较3组间各部位的r
目的 探讨microRNA-221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相关性,评估microRNA-221对PCI术后ISR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30日至2019年12月30日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收治的180例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患者外周血中microR
微管是细胞“货物”运输的专用高速公路,为细胞病毒的传播以及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动态的支架,病毒可利用它们来运输其复制所必需的病毒颗粒和蛋白质,同时也会进化出各种措施来调控细胞骨架网络结构的变化,进一步影响病毒的组装和释放.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微管在正常细胞生物学中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在病毒感染过程中作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GGN)肺癌的特点是惰性发展、无远处转移,预后良好,其最佳治疗方式存在争议.消融治疗作为一种精准的微创技术越来越多的用于治疗GGN肺癌,本文对其疗效、适应证和安全性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表明消融治疗GGN肺癌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一种妊娠期特有的可逆性胆汁淤积,能增加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出血、早产、胎儿死亡等风险.ICP的发病机制复杂,至今仍未明确.近年来,妊娠期母体免疫功能的变化导致不良妊娠结局成为ICP发病机制的研究热点.母胎界面的细胞免疫失衡可能参与该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对母胎界面关键的免疫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细胞)的动态功能、组成变化及其与ICP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目的 总结非酮症性高血糖偏身舞蹈症(hemichorea associated with non-ketotic hyperglycemia,HC-NH)的临床、影像学特征以及发病机制.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9月北京市海淀医院和开封市中心医院诊断为HC-NH的14例患者,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影像学资料,分析该病的发病机制、影像学表现及预后.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77.0±9.6)岁,从出现症状到就诊平均8.83 d.患者均有糖尿病病史,就诊时即刻血糖平均值为(22.89±10.37)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血清CRP、ESR和ALB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4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全髋关节置换组(全髋组,38例)和人工双极头置换组(双极头组,107例),随后按照术后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21例)和未感染组(124例),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组、是否感染组围术期血清CRP、ESR和ALB水平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结果 两组术后1d、3d血清CRP、ESR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ALB低于术前(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