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间期与年龄和心率的相关性及校正公式

来源 :临床心电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ww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P-R间期与年龄和心率的相关程度,建立依年龄和心率校正P-R间期的线性回归模型。方法:研究4023例健康婴儿、儿童及成人(出生至80岁)P-R间期在不同年龄间和不同心率间的差别,用逐步回归分析拟合用年龄和心率校正P-R的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证明P-R间期与年龄(X1)和心率(X2)有明显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680(P<001)和-0661(P<001)。获得回归方程Y^(P-R)=0.151+0.000542X1(年龄/岁)-0000297X2(心率,次/分),R=0.7
其他文献
(接上期)(四)心房颤动的射频消融房颤的人群发生率为0.15%~1%,65岁以上者发生率达5.9%,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以心悸不适、心输出量下降、诱发和加重心功能不全及血栓
1969年,美国心脏病学家Rosenbaum总结了一组健康人的室性早搏心电图特点,并分析了这种室性早搏的产生机制,认为这种早搏与器质性心脏病无关,主要见于健康人,起源于右室心肌,
在离体心肌进行的多电极标测、光学标测及正常和异常心肌组织学的分析表明[1],由心脏各向异性所致的心脏传导的不连续性在心律失常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已将目光由基
探讨体表心电图对应用气囊漂浮电极床边植入心脏临时起搏器的指导价值。方法经不同静脉途径在体表心电图指导下应用气囊漂浮电极进行156例心脏临时起搏器的植入,54例病例在随后植入
异常Q波临床上多由心肌梗死所致,但亦可见于多种非心肌梗死性疾病,统称为非梗死性Q波.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易将这些非梗死性Q波误诊为心肌梗死,造成治疗上的错误,因此对二者的鉴
患者女性,60岁,临床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症.1996年在外院安置DDD型起搏器(厂家不详).起搏器最初设定的起搏频率为60次/分,A-A间期1000ms,无滞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