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论语》成为一面镜子

来源 :锦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NDZDYWND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语》指的是孔子及再传弟子编辑而成的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它是我国一部最早的语录体散文,而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也是我国最早的系统阐述教育思想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对我国的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影响了其余众多国家。
  从小我们便在《论语》的伦理道德中长大,我们深知: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我们深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深知:克己复礼,仁者爱人.,我们也都深知以《论语》治天下,国泰民安.我们也深知《论语》太重要了.
  《论语》一书薄薄一本,总也就几千字,体现了孔子学说的核心---仁,即爱人,这是孔子认为的最高的道德准则和品质.
  或许在我们心里都是一样的,一样认为孔子只是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是只有学术家们才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但读了于丹老师所写的<<论语心得>>,我深深地感受到孔子这位圣贤的朴素平和,以及一种简单温暖的生活态度.
  初读《论语》,让我心生困惑,君子坦荡荡,可如今世界,倒是小人坦荡着,而大多数善良正义却越来越沉默,越来越胆小.就拿近期的事件来说吧.
  2009年7月26日,杨永信登上了世界顶尖的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科学研究杂志<<科学>>(Science).文章记录了杨永信不顾被下药带到网戒中心的患者黄河的抗议,将其点击超过一个小时.并形容其方式最为臭名昭著,完全不顾及医者仁心和伦理道德.
  而不久前的豫章书院事件闹得沸沸扬扬,龙鞭伺候,是有多疼,拘禁,体罚,关小黑屋,暴力训练,逼得人想自杀.而在信息暴露之后仍有家长发言支持其继续办学.是过于忙碌,还是过于无知,还是过于冷漠,这黑暗心酸的社会现实背后血淋林的金钱关系想想就让人头皮发麻,背脊生寒.
  而一个时代的杨永信倒下了,又接憧而至地爬起来万千个杨永信.网上爆出的红黄蓝幼儿园涉嫌虐童的新闻更是令人发指.我们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大国啊,我们传承了千万年的伦理道德呢?又怎么会有这么多丧心病狂的人!
  “群体可以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但也能表现出极度的忠诚,勇于献身和不计名利的举动,这是孤立的个人根本做不到的.’’因为是一个群体,所以才能够光明磊落苦口婆心地大放言辞,而那些希望被感动到人们恰恰看见这些就会有所动容.然而也因为这样,那些热血而又正直也就越来越沉默,越来越胆小.
  所以我们这个社会太需要去品读经典了,不仅仅是把经典挂在口头上,要把经典里内涵蕴藏在每个人的心里,以《论语》治国,才会真正的国泰民安.这个社会的黑暗才会越来越少.
  人活一世,草活一秋.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不容易,能够快快乐乐开开心心的过一生也是每个人的心愿.品读经典《论语》,得让每个人都把己所不为,勿施于人落实在自己的生活之中.《论语》穿越千年沧桑来到我们身边,那我们也得让其不负所行.书后的他们会一直在千古之前缄默微笑着,注视着,看我们现代人仍在他们的言论之中获益.
  我们努力创建和谐社会,而真正的和谐社会又是什么呢?我们今天常说的,天时地利人和,让世界充满爱,就是《论语》给我们的启发.
  人人都想过舒服的日子,太多人过于看重钱财地位,而我们的眼睛看太多之后恰恰就会看不见自己的内心.
  你宽容一点,其实就是给自己留一片海阔天空;你善良一点,其实就是给自己的老来留一点幸福的笑容;你淡泊一点,其实就是给自己的心灵留一方永远的净土.
  社会竞争越激烈,我们越是要保持自己的本心,越是要做到人性本善,更要调整好和社會的关系,光明磊落的拿起,心平气和的放下.
  我细读《论语》的时间不长,也没有怎么通篇全读,但是却在字里行间被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深深感动,为他们的胸襟和智慧折服!试想一想:纵观世界历史,有哪一位思想教育家像孔子一样在两千年之后被后人这样的敬仰和传颂?
  正如宋朝宰相赵普所说的’’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不管是为商为政,还是学生歌者,都该好好去读一读.仁义礼智信,国人都以这样的处事准则去做事,社会才会更加美好.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国家的国学,都有自己国家的文化,这是这个国家的生存方式,生活和生产方式,也是一种思维交往方式,是自己国家日月累积的智慧结晶,它是民族的,国家的,同样也是世界的.
  如今《论语》早已跨出国门,传颂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我不想说作为孔子的亲生族人,你必须去读懂《论语》,但我们确实是需要去读,它就是我们的精神营养品,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失去营养品就去影响到身体健康,而《论语》正是会影响到我们漫漫人生路的难得之物.
  列夫托尔斯泰有这么一句话:“产生巨大后果的思想,常常是朴素”.我觉得这句话很是恰当.
  我想:四处游说的孔子估计也不会想到,他创始的儒家学派,可以成为中国几千年来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
  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信息科技时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互激烈交互的时候,我们学习国学,不仅发扬了中华民族文化遗产,而且对我们的自身修养也是极有益的.
  这或许就是国学的魅力所在了吧,它是我们文明古国的瑰宝,是华夏民族的灿烂文化,是蕴含着几千年生活的艺术品.让我们一起重视国学经典《论语》,让《论语》成为一面镜子,时时对照我们自己的行为!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我国冷链物流行业逐渐蓬勃发展,不仅使物流行业的业务范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也促进了生鲜食品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如盒马鲜生这样的生鲜超市,并且一些电子商务企业也开始进行生鲜食品配送,如天猫和苏宁易购等。但是,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时间短,再加上很多生鲜食品企业规模较小,难以形成市场竞争力,并且在在选址和配送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以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共同配送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优
期刊
摘要:玉米有机旱作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玉米产量和粮食质量等级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农业管理工作的开展,对玉米有机旱作栽培新技术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展开深入研究,以期改善玉米作物生长状态,通过科学农技的应用有效解决农业生产问题,为构建农业新格局建立基础。  关键词:玉米;旱作栽培;病虫害防治  在玉米作物栽培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类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很容易造成减产现象
期刊
摘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其目标任务是在保障信息技术环境下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民族地区“数字文旅”的建设是将数字技术与少数民族地区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是实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现代化的必然路径。  关键词:数字文旅 民族地区 公共服务  2019年中国旅游研究院课题组发布的《2019中国数字文旅发展报告》观点
期刊
摘 要:图书馆在大学本科院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师生需要通过查阅图书馆的文献资料获取一些知识内容,以满足自身的教研与学习需求。因此,在信息化社会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本科院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应当采取符合社会和教育发展背景的管理服务措施,将多样化的措施结合起来,提高管理服务的有效性,为师生创造更好的学习平台。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数字化;电子文库  大学图书馆是师生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丰富自
期刊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说过“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是的,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希望与绝望,我们在希望中憧憬,在绝望中彷徨。让我们带着探求的眼睛回望那一段让人悲叹的时代。本篇我要介绍的经典名著是
期刊
摘 要:在高校日常的发展过程当中,积极地优化学生管理模式,对于促进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同时也需要应对诸多的挑战。本文尝试分析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思路与实现策略。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学生;管理模式  引言  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的总称,也是引导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在当前的高校学生管理过程
期刊
食品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健康,食品安全抽检工作,是监管部门食品安全实行监督的重要举措。多年来,在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在把握食品安全状况、促进食品行业结构调整,优胜劣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有效性没有充分发挥。  一、当前食品安全抽检的种类  1、按类型划分  ①食品安全监督抽检  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③评价性抽检  ④专项抽检监测  2、按组织实施部门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推进,如今可能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影响的诱因也越来越多。对此,应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对困难和挫折的抵御能力,为大学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据此,本文将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诱因进行分析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诱因  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如今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并在诸如新环境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在农业技术领域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通过农业技术的改进和创新,使农业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实现创新式发展。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着重做好相关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以此促进农业产业进一步向着现代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进而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对策  在基层农
期刊
摘 要:颜色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感知,人们的现实生活与颜色密切相关,人们生活在色彩之中。在人类语言里,有着大量记录颜色的符号——颜色词,这些词语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涵。颜色词是一种特殊的文化限定词,反映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同一种颜色可能有相同的象征意义,也可能蕴含不同的文化内涵。对英汉基本颜色词的研究有助于加强我们对英汉两种不同文化的理解,避免在国际交往中对颜色词的误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