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置煤矿通风系统阻力测定及降阻增效技术研究

来源 :能源与节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zhong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安全生产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矿井正常、安全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许多老矿进入深部开采,通风线路增加,巷道支护难度增大,巷道变形大而断面小且不规则,通风阻力增大,导致实际供风量制约了矿井生产能力的提升,“以风定产”局面更为明显。在这种背景下,开展矿井通风系统阻力测定及降阻增效优化研究尤显重要和迫切,直接关系到矿井通风优化设计、降低通风费用、提高矿井风量乃至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地下水是疏勒县农村供水的重要水源地。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分析了疏勒县四乡镇的概况和地下水资源开发条件,采用补给量法、弹性储存量法对四乡镇地下水资源量和地下水可开采量等进行了计算,为疏勒县地下水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以大倾角作业面综合机械化开采为对象开展探究。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在分析作业面回采安全隐患的基础上,对作业面回采工艺和作业面支架-围岩控制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其实际应用效果做出总结,希望能为其他矿井相似工程的开展提供帮助。
马脊梁选煤厂原煤系统设计生产能力为6.0 Mt/a,不能满足扩能改造达到10.0 Mt/a的生产能力。在选煤厂现有原煤系统基础上新增6.0 Mt/a的原煤准备系统,生产中甩开缓冲仓及给料机,新建201带式输送机及栈桥,将201带式输送机角度由18毅调整到13.18毅。201带式输送机采用驱动热备用,变频驱动,准备车间采用双系统设置。改造后生产能力提高到12.0 Mt/a,满足矿井生产的需求,降低了生产维护工作强度,提高了生产可靠性。
为有效缓解陈四楼煤矿区域瓦斯含量高、存在突出危险等现状,对工作面煤体进行了水力冲孔卸压增透。重点对该煤矿的水力冲孔卸压增透技术试验进行了探讨,得出了试验后的单孔抽采纯量。结果表明,抽采1个月后日抽采纯量从100 m3/d提高到300 m3/d左右,且4个月内冲孔钻孔的抽采体积分数保持稳定在30%以上,有效提升了区域瓦斯抽采效率。
煤矿开采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机电设备,如何保证机电设备的合理安装是煤矿工程师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矿山机电设备的安装关系到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十分重要。通过分析矿山机电设备安装与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如何有效地对矿山机电设备进行安装与施工安全管理,可以为矿山机电设备安装与施工的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煤矿安全管理是煤矿生产的重要基础,其主要工作任务是防范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分析了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改善煤矿安全管理的一些对策,可以为煤矿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针对煤矿复杂地形条件下围岩支护效率低、稳定性差、安全性不足的隐患,提出了一种新的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围岩支护方案。首先利用仿真分析和数学模拟计算的方式获取不同方式下的支护参数,再通过分析不同锚索布置情况下的巷道围岩稳定性情况,获取最佳的围岩支护方案。实际应用表明,新的支护方案能够将支护效率提升27.9%,将顶板变形量降低67.4%,将底板变形量降低84.1%,将煤柱帮变形量降低79.3%,将实体煤帮变形量降低88.1%,显著提升复杂地形条件下巷道围岩的稳定性。
叙述了煤矿工程安全管理的意义及重要性,分析了煤矿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煤矿工程安全管理对策,为促进煤炭行业的发展做出些许贡献。
结合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完整性管理思路,研究LNG加气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实际应用着手,建立了LNG加气站从规划至停运报废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框架体系,提出了LNG加气站完整性管理的指导思路,为LNG加气站的本质安全管理和完整性管理提供了一定依据。
煤矿井下地理环境及地理形态变化多端,必须对煤矿井下地测数据的基础理论有一定的了解,并且结合实际生产中煤矿的特有地测数据进行研究。分析了中国煤矿信息化的现状,在本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煤矿地测数据服务体系,并为该体系的建立提出了基础理论和总体架构。煤矿地测数据服务体系能够加快煤矿空间数据的共享,为煤矿进一步的发展奠定充足的数据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