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各地对垃圾分类进行了各种创新,尝试引入企业等主体,采用各种先进互联网、智能技术推动垃圾分类,通过对南京所实行的较为典型的“互联网+垃圾分类”模式入手进行研究,认为现有互联网技术的使用过于强调个体参与,且没有解决激励问题,造成城市社区垃圾分类的“原子化”特征,忽视公共意识培养,导致效果低下。通过对已有垃圾分类理念中“多元共治、居民参与”的反思,结合对日本经验的探讨,认为在制定垃圾分类方式时应考虑具体地方特征,建构一种“在地参与”的模式,根据现有城市治理特征,结合企业、政府以及社会组织力量,共同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