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50%吡蚜酮分散粒剂拌种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效研究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eaob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剂量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拌种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综合考虑价格等因素,正常年份推荐单季中籼稻使用50%吡蚜酮WG 拌种剂量为75g/100kg种子(有效成分),种子催芽至露白时按每100kg种子2 500mL用水量稀释药液拌种,能有效控制秧田期稻飞虱的为害。
  关键词:稻飞虱;50%吡蚜酮WG;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7-0098-01
  稻飞虱是广德县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常见种类有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和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目前广德县有相当部分水稻以直播为主,为有效控制稻飞虱苗期危害、传毒及节省劳力,笔者开展了50%吡蚜酮WG拌种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为指导农户防治该害虫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药剂 供试药剂为50%吡蚜酮WG(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和10%吡蚜酮WP(浙江海正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1.2 供试靶标 稻飞虱(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为主、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及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混合种群)。
  1.1.3 供试作物 大田试验供试作物为单季中籼稻,品种为Y两优689。
  1.1.4 供试土壤 试验田处于桃州镇白杨村的水稻畈区,前茬为小麦,沙壤土,肥力中等,水肥管理与常年一致。
  1.2 试验方法 本次试验共设5处理,其中50%吡蚜酮WG三种剂量各一个处理,10%吡虫啉WP一个处理,另设空白对照处理,详见表1。重复4次,共20个小区,每个小区66m2(6m×11m),所有小区随机分配。2015年6月1日上午09:00拌种,本次试验为午季田水稻直播,下午03:00开始播种。人工拌种,准确称量每个处理需要的种子分别装入催芽袋,催芽至露白晾干水分;室内按各处理所需剂量取相应药物稀释拌种晾干水分后平均分成4份,分别装袋并放入小区号标签,播种时按小区编号对应种子袋内的标签号对号播种。
  1.3 调查分析 此次试验共调查两次,分别为播种后20d、30d各调查一次,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调查0.22m2(采用盆拍法,每盆0.056m2,每点调查4盆计0.22m2),各处理调查20盆计1.11m2,逐一记录稻飞虱成若虫数量。药效计算公式如下:
  防效(%)=(对照区虫量-处理区虫量)/对照区虫量×100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2可知:本次试验中,10%吡虫啉WP25g20d、30d防治稻飞虱的效果均要低于50%吡蚜酮WG三个不同剂量的防效。其中以50%吡蚜酮WG100g药后20d、30d的防效表现为最优,分别为74.48%、66.92%。50%吡蚜酮WG75g药后20d、30d的防效同50%吡蚜酮WG100g药后20d、30d的防效单从防效百分比分析差异并不大。
  3 结论
  综合考虑价格等因素,正常年份推荐单季中籼稻使用50%吡蚜酮WG拌种剂量为75g/100kg种子(有效成分),种子催芽至露白时按每100kg种2 500mL用水量稀释药液拌种。如遇白背飞虱迁入早、迁入量大,则需要在药后30d密切关注并适时进行喷雾防治。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该文针对生物工程专业实践课受重视程度不足、课程数量较少、师资缺乏、实践课程过程化等现状,在资金投入、课程设置、科研促进、课程与科研及工厂实践三结合等方面探索生物
【目的】了解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科学评价退耕还林的生态效应提供依据。【方法】以黄土高原沟壑区陕西千阳县冉家沟流域为研究对象,选择农地(小麦地)为
【目的】探明葡萄白粉病侵染过程中病原与植物互作的关键时期。【方法】以抗白粉病的中国野生葡萄白河-35-1、感病欧洲葡萄品种佳丽酿及其F1代抗病株系6-12-4和感病株系6-12-
摘 要:为验证小麦配方肥的田间使用效果,2013年10月绩溪县土肥站在上庄镇旺川村安排小麦配方肥田间肥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667m2增产32.6kg,增长率为13.4%,667m2节本增收79.22 元,表现出较好的增收效果。  关键词:小麦配方肥;校正试验;肥效;旺川村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1-33-02
【目的】阐明内蒙古冷蒿居群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的关系。【方法】采用居群遗传学方法及RAPD技术,对内蒙古不同生态地区具有代表性的14个冷蒿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
摘 要:由于公路建设,原有土壤被扰动,形成了一种新的人为土—路域土壤。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外来土壤的引入、施工机械的碾压,导致土壤质地组成比例、土壤孔隙度、有效土层厚度等发生变化。公路运行过程中,由于汽车尾气排放、轮胎磨损、燃料油泄漏等问题,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含量不同程度的增加,造成土壤不同程度的污染。  关键词:公路;路域;土壤  中图分类号 S73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摘 要: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高职自考植物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性。该文结合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探索了该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的方法。  关键词: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8-148-02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高职自考园林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
摘 要:该研究于2016年在江西省永新县开展了现代农业晚稻新品种展示试验,共安排了吉雅占、泰优398、天优湘99等17个晚稻品种,以五优308作早熟组对照、以天优华占作中迟熟组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早丰优华占、五优61、五优华占、科优6418、吉优雅占等5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突出,具有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晚稻;新品种;展示试验;永新县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摘 要:该文通过对佳林公司森林资源外业综合调查成果的林地质量进行评价研究,对各个小班立地指数与林地质量因子的调查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佳林公司杉木、马尾松、湿地松的立地指数模型,旨在为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林地质量;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 S75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6-0095-03  Abstract:Based on res
【目的】应用白腐真菌处理造纸黑液,探讨白腐真菌对造纸黑液中木质素的降解效果及其影响因子,确定最佳降解条件。【方法】从自然界腐朽木材上分离培养白腐真菌,利用专用培养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