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苗期田间管理技术

来源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71674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苗期田间管理是关键,尤其在大面积越区种植高产晚熟品种玉米的情况下,更应该加强玉米苗期的田间管理,从而获得大面积丰收。
   一、查田补种,移苗补栽
   由于玉米种子质量和土壤墒情等方面的原因,会造成已播种的玉米出现不同程度缺苗、断条,这将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所以出苗后要经常到田间查苗,发现缺苗应及时进行补种或移栽。如缺苗较多,可用浸种催芽的种子予以坐水补种。如缺苗较少,则可移苗栽。移栽要在阴雨天或晴天下午进行,如有条件的最好带土移栽。栽后要及时浇水,缩短缓苗时间,保证成活,达到苗全。
   二、适时间苗、定苗
   早间苗、匀留苗,适时合理定苗是实现合理密植的关键措施。间苗宜早,应选择在幼苗将要扎根之前,一般在幼苗3~4片叶进行。间苗原则是去弱苗,留壮苗;去杂苗,留齐苗和颜色一致的苗;去病菌,留健苗。如间苗过晚,植株过份拥挤,互争水分和养分,会使初生根系生长不良,从而影响地上部的生长。当幼苗长到4~5片叶时,按品种、地力不同适当定苗。发叶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方和地块,要适当延迟定苗时间。但最迟不宜超过6片叶。间、定苗时一定要注意连根拔掉。避免长出二茬苗。间、定苗可结合铲地进行。
   三、蹲苗促壮
   这种方法能使玉米根系向纵深伸长,扩大根系吸水、吸肥范围,并使幼苗墩实粗壮,增强后期抗旱和抗倒伏的能力,为丰产打下良好基础。蹲苗时间一般以出苗后开始至拔节前结束。当玉米长出4~5片叶时,结合定苗把周围的土扒开3厘米左右,使地下茎外露,晒根7~15天,晒后结合追肥封土,这样可提高地温1℃左右。扒土晒根时,严禁伤根。一般苗壮、地力肥或墒情好的地块要蹲苗;苗弱、地力薄或墒情差的地块不蹲苗。
   四、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地温,加速有机质的分解,增加有效养分,有利于防旱保墒和清除田间杂草等。一般应进行三次,第一次在定苗之前,幼苗4~5片叶时进行,深度3~4.5厘米;第二次在定苗后,幼苗1尺高时;第三次在拔节前行,深9~12厘米。铲地要净,特别要铲尽“护脖草”。趟地要注意深度和培土量,头遍地要拿住犁底,达到最深,为了趟深,又不压苗、伤苗,可用小犁,应遵循“头遍地不培土,二遍地少培土,三遍地拿起大垄”的原则。
   五、适量适时追^巴
   由于玉米面积大,一般的农户注重施人大量的基肥,所以要根据苗情,有针对性地补^巴追肥。对底肥不足的应及时追肥以满足玉米苗期生长的需要,做到以肥调水,为后期高产打下基础。如苗期出现“花白苗”,可用0.2%的硫酸锌叶面喷洒。也可在根部追施硫酸锌,每株0.5克,每亩地施1~1.5公斤。如苗期叶片发黄,生长缓慢,矮瘦,淡黄绿色,是缺氮的症状,可用0.2~0.3%尿素叶面喷施。
其他文献
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采集隧道内壁影像,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在于数据的采集与投影变换.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圆柱等角正切投影的算法,利用三维扫描数据插值生成隧道内壁的投影
句容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区存在岩溶水渗漏可能,暴雨期涌水量大.通过地下厂房洞群围岩渗流三维仿真模拟,分析了各方案渗控效果,围绕岩溶通道和降雨补给两大特点,通过方案对
L-色氨酸是继蛋氨酸、赖氨酸之后的第三代饲料添加剂,对于人和动物的生长发育及其新陈代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使用效果是赖氨酸的3~4倍,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医药、化妆、食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的急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90%左右。病程极短,主要病变在肝脏,其特征是肝炎、肝体积肿大并有出血斑点。
本论文在国内外有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基础上,重点对鞍山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对1980年以来收集到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鞍山市城乡一体化问题进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发挥着巨大作用,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来源,但融资问题一直是困扰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首先简要回顾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内涵及认定标准,分析了科技型中
一、播种育苗黄瓜品种选用长春密刺或新泰密刺,2月中旬播种,日历苗令50~60天,4~5片真叶,株高20厘米左右,以现雌蕾;青椒品种选用朝研4号,吉林三号等,1月下旬播种,日历苗令70~80天
未经腐熟的厌氧发酵沼液具有COD和氨氮浓度高等特点,大量沼液的直接还田已经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新来源。为了解决沼液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本实验使用生物质灰渣作为吸附材料,
以我国沿海部分液压式启闭机矸闸在十几年的运行管理中的适用情况为例,认为液压启闭机相对机械式启闭机具有搡作简单、运行能力强、运行相对稳定,启闭房布局也相对简洁、干净
文章在阐述了我国继电器工业及其标准化进程沿革的基础上,对七项电气继电器系列国家标准的编制情况,相应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标准较为详细地作了介绍。七项技术标准的实施,为我国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