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感觉神经的小指尺侧指动脉穿支皮瓣的显微解剖及临床应用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xd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带感觉神经的小指尺侧指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移植修复手指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

方法

选择6具新鲜尸体,用红色乳胶灌注上肢,对12侧小鱼际区进行解剖研究,观察小指尺侧指动脉穿支皮瓣的血管神经的解剖结构特点。2013年9月至2015年11月,采用带感觉神经的小指尺侧指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13例手指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供区直接拉拢缝合。

结果

解剖学研究发现,小指尺侧指动脉在小鱼际区发出恒定的穿支营养皮肤,小指尺侧指神经在该区也有恒定的分支支配皮肤感觉,小指尺侧指动脉管径约为1.28 mm,适于显微吻合。术后13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15个月,皮瓣外观良好,感觉恢复S3,两点辨距觉为8~9 mm,手指活动良好,小指感觉无明显减退,小鱼际区只留下一条线性瘢痕,无明显不适。

结论

根据小指尺侧指动脉在小鱼际区的穿支,和小指尺侧指神经在该区的分支,可以制备带感觉神经的小指尺侧指动脉穿支皮瓣,是修复手指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选择。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虹膜直径尺测量1200例大连汉族成年人面部软组织老化改变,为亚洲汉族人面部年轻化手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分层抽取中华人民共和国第2代居民身份证电子版照片男、女各600张,选择照片时剔除面部畸形、文眉、文眼线、文唇、眉缺失、上睑下垂和左、右侧上、下睑缘在鼻侧的交汇点不显露者。根据性别、年龄分为6组,每组200张照片:男性18岁组、38岁组及68岁组,女性18岁组、38岁组及68岁组。将每位受测
目的探求易塑形且不易变形的隆鼻方法,以降低自体肋软骨隆鼻术后,软骨易发生变形的可能。方法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共61例患者接受颗粒肋软骨植入隆鼻术。术前及术后随访均拍摄标准化照片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在61例患者中,其中25例为隆鼻术后要求修整的患者。术后59例患者对鼻部形态表示满意;1例因鼻根部过高需要再次手术修整;1例患者穹窿部上方出现局部凹陷,通过手法软骨复位及鼻夹外固定后得
目的探讨应用分区预扩张颈浅动脉蒂颈肩背皮瓣转移修复面部大面积皮肤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手术分3期。一期根据面部缺损面积沿颈浅动脉蒂轴线设计皮瓣,采用分区法置入扩张器,即于皮瓣轴线旁侧、皮瓣后侧半区域埋置扩张器,即仅对皮瓣1/2面积予以扩张。二期向扩张器内定期注水、连续扩张。三期切取预扩张颈浅动脉蒂颈肩背皮瓣,转移修复面部缺损,所转移皮瓣包含未扩张部分约1/2面积。结果2008年11月至2013年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联合硬化剂治疗巨大舌静脉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15例巨大舌静脉畸形患者行病变大部分切除或舌改形术,术前及术后配合平阳霉素、聚桂醇或无水乙醇局部注射治疗。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进食困难、语音不清、睡眠障碍的症状均消失,随访6个月至5年,平均36个月,舌及面部形态明显改善,病变缩小76% ~100%(Ⅳ级)9例,病变缩小51%~75%(Ⅲ级)6例。结论手术切
目的对比Y-V成形术与不等Z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对88例行Y-V成形术或不等Z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采集患者手术前、后正面照片,应用东软Neusoft软件,以虹膜为比例尺测量患者手术前、后内眦部各美学参数,引入温哥华瘢痕量表对其术后瘢痕进行评估,以比较2种手术方法的差异及优缺点。结果行Y-V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术后患者内眦间距缩短5
期刊
期刊
目的对需要正颌外科治疗的唇腭裂上颌后缩的患者进行分类,并提出相应的手术方法。方法2005年1月至2015年5月,共收治唇腭裂上颌后缩患者121例,并进行了唇腭裂正颌外科治疗。按照以下标准选择病例:①男性≥16岁,女性≥14岁;②不伴有全身系统性疾病及其他遗传性疾病,诊断为非综合征的唇腭裂患者;③除唇裂及腭裂修复术外未行其余手术,此次手术前未经正颌正畸治疗;④除唇腭裂区,颅面部无其他结构异常。记录患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