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调研岂能稍有懈怠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dongxu22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1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温家宝总理署名文章《再回兴义忆耀邦》,文章以朴实的语言回忆了温总理24年前和耀邦同志在贵州考察调研时的整个过程,真实再现了耀邦同志当年带领中央机关干部坚持实事求是,深入基层一线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情景。读罢全文,让人起敬,让人感动,让人深思。
  总理的文章中说“基层调研,不仅可以形成一种好的风气,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实现正确的领导,减少领导工作的失误,提高干部的素质。”笔者认为,一些干部应当深刻领会这句话的深层意义,应当从总理的这篇文章中学会如何到基层调查研究,如何倾听群众呼声,如何掌握第一手材料。
  学学“换乘面包车”。总理在文中提到“2月4日上午,耀邦同志带领考察访问组全体成员从北京出发,前往贵州安顺。由于安顺大雾,飞机临时改降贵阳。当天下午,耀邦同志又换乘面包车奔波4个多小时赶到安顺。”耀邦同志既是中央首长,又年过七旬,到基层调研,依然保持共产党员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和务实的工作态度,让人感动。个别喜欢讲排场、讲面子的领导干部看到这里是否应该一阵脸红和不安。下基层的目的是为了察民情,解民忧,然而在个别领导干部眼里却成了显官威、摆阔气的途径,原因很简单,官本位思想使然。
  学学“把吃饭的时间都用上”。“耀邦同志尽管已年过七旬,但每天都争分夺秒地工作。他边走边调研,甚至把吃饭的时间都用上,每天很晚休息。”耀邦同志把吃饭的时间都用于调研和个别领导把调研的时间都用于吃饭,形成了鲜明对比。个别领导一到基层调研,前期准备工作不是收集当地的基本情况和实际困难以备考察之用,而是在钻研当地的名胜古迹和古玩特产以备玩乐之需。倘若领导干部都能发扬这种“把吃饭的时间都用在调研上”的务实精神,那么下基层的调研会更加贴近真实,决策也会更加贴近民生、更加合理有效。
  学学“入住在州府低矮破旧的招待所”。耀邦同志到贵州考察,入住的却是低矮破旧的招待所,让人不得不生敬意。然而当前的一种现象是:一方面,到基层调研的个别领导认为,当地接待安排的档次和规格是衡量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另一方面,个别被调研的地方认为,领导到地方调研是展示地方实力的机会,甚至是与领导拉关系、套近乎的机会。这两方面的思想作祟,直接导致了个别领导到基层调研住最好的宾馆,吃最好的餐馆,喝最好的酒馆的病态现象。
  学学“不要和地方打招呼”。领导干部到基层调研的目的,是为了听到群众最真实的声音,见到群众最真实的生活状况,了解到群众最真实的感受,收集到群众最真实的诉求。一个字,调研的根本落脚点在于“真”。然而,现在个别地方的个别领导干部到地方调研却远远背离了这个落脚点。调研时间要求提前调配,调研内容要求提前准备,调研重点要求合理应对。总之,这一切的“提前”,都是为了体现一个思维,呈现一种现状:领导到地方调研一切顺利,地方工作总体良好,一切都好。可是,这种建立在“提前安排”下的调研,建立在“先打招呼”下的调研,意义何在,收获何有?这又和温总理在文中提到的“对担负领导工作的人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实际”相差多远?
  总理在文章中讲到“当年他的谆谆教诲我铭记在心,他的言传身教使我不敢稍有懈怠。”总理尚且如此,个别下基层讲形式不讲实际、重过程不重结果、喜欢提前招呼、不喜欢深入群众的领导干部在学习总理的文章后,面对基层调研,理应有所改变,不再懈怠。是到了改改怕下基层、怕见群众,或者走马观花、敷衍了事的时候了。
其他文献
本文从提高教学实效性出发,从生产特征和环境、设备和生产工、机构组织和运行模式等方面分析论证校内焊接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现实意义、特征和要求.
应用需求rn在局域网中,“共享打印”使多个用户能共享其中某个用户计算机上连接的本地打印机,这样做既节省成本,也很方便.“网络打印”就是在“共享打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高投入、粗放式的产业发展方式已成为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阻碍,产业结构升级是在新形式下促进国家经济增长向高质量方向转变的重要保障。产业结构升级本质是经济发展方式与动力的转变,金融作为现代经济资源配置的核心,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显著的影响。但是,现阶段金融发展只是规模扩大或是深度增加无法缓解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金融约束。普惠金融强调包容性,鼓励金融创新,可以丰富金融市场层次,提升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2008年7月22日凌晨,我国著名药业同仁堂公司董事长张生瑜突发心肌梗塞,抢救无效死亡,年仅39岁。为何在古月66岁、高秀敏46岁、马季72岁、侯耀文59岁、功夫明星王群48岁因突发
我是一个高血压患者,长期服尼群地平及双氢克尿塞治疗,效果虽然不错,但我总是觉得长期服西药不好。近来报刊上介绍各种治疗高血压验方不少,我终于忍不住想要试一试,逐停用上
我是顽固性高血压病患者,曾用多种降压药物治疗,虽然有一定效果,但达不到血压控制的目标。近来使用乐欣平及克甫定治疗,医生说也还是未能达标,请问我应该怎么办?如何治疗我
近五年来,国际大宗初级商品价格持续上涨,而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常常被认为是总体价格指数的前导变量,根据这个观点我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与消费者价格指数也应该随之上涨,但是令人不
冠 心 病患 者 ,常 在家 中 发 生 心绞痛、心律 失常 ,严 重 时 还可 发 生 心 肌梗死或猝死。因此,病人自己 及家属掌握一些急救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1 心绞痛。一般于体
针对由多模传播引起的多普勒扩展杂波(SDC)严重影响天波超视距雷达(OTHR)对慢速船舰目标的检测这一问题,在基于多输入多输出体制的新一代天波超视距(MIMO-OTH)雷达系统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