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降血糖药的临床合理应用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9206448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服降糖药物的理想评价标准和种类
  
  理想的口服降糖药物评价标准包括:①安全:尽可能小的不良反应,不引起严重低血糖症状;②有效:平稳地降低血糖(空腹和餐后)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尽可能长久地保护胰岛细胞的剩余功能,有效防治并发症;③经济:最少的治疗费用,最大的效果/成本比;④方便:依从性好,尽可能减少服药次数和携带方便。
  口服降糖药物可分为:胰岛素促分泌剂、胰岛素增敏剂、α-糖苷酶抑制剂以及中药制剂。
  胰岛素促分泌剂:此类药物主要是通过促进已合成的胰岛素释放入血而发挥降糖作用,包括磺脲类降糖药物和非磺脲类降糖药物。
  磺脲类降糖药物是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类口服降糖药,常用的磺脲类药物目前有三代,第一代包括甲苯磺丁脲(D-860)和氯磺丙脲,第二代包括格列苯脲(优降糖)、格列吡嗪(美吡达)、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喹酮(糖适平)等,第三代包括格列美脲等。
  非磺脲类降糖药物又称格列奈类(瑞格列奈、那格列奈)。格列奈类是新型的胰岛素促泌剂,临床常用的有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瑞格列奈为苯甲酸衍生物,那格列奈为D-苯丙氨酸衍生物。适用于正常体重的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2型糖尿病病人,餐前服药,不进餐不服药,被称为餐时血糖调节剂,可根据进餐时间和次数调整用药。
  胰岛素增敏剂:目前国内、外内分泌和药学学者已逐步达成共识,把不依赖于胰岛素分泌增加,但需胰岛素介导而发挥降糖效应的药物,称胰岛素增敏剂。包括新一代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和双胍类降糖药物。此类药物已成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用药。
  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又称格列酮类药物(吡格列酮和罗格列酮)。主要应用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的2型糖尿病病人,尤其适宜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病人。双胍类降糖药物主要为二甲双胍,苯乙双胍因为不良反应较多,易引起乳酸性酸中毒,目前已被临床淘汰。更适宜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病人,消瘦病人不宜应用,因二甲双胍除可降低空腹和餐后高血糖外,还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轻度减轻体重,轻度降低血压,改善血脂代谢,减轻2型糖尿病高凝状态及心血管保护作用,所以适用于伴代谢综合征病人。
  α-糖苷酶抑制剂:糖苷酶抑制剂主要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等降糖药物,临床中阿卡波糖最为常用。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以及糖耐量异常者,1型糖尿病患者可与胰岛素联用,而减少胰岛素用量。
  中药降糖制剂:抗糖尿病的中药种类较多,包括单味中药(如葛根、西洋参、黄芪)、纯中药制剂(如金芪降糖颗粒、珍芪降糖胶囊)以及复合制剂(如消渴丸)等三类。单味中药、纯中药制剂可轻度降低血糖,改善症状,可用于轻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复合制剂因含有格列苯脲(优降糖)或二甲双胍等西药成分,应严格按照所含西药成分应用,避免严重的低血糖事件发生。
  
  口服降糖药的临床合理应用
  
  掌握适应证:1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病人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可联合双胍类和α-糖苷酶抑制剂,而勿用促胰岛素分泌剂;2型糖尿病肥胖者(胰岛素抵抗为主),首选双胍类或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或选用α-糖苷酶抑制剂;2型糖尿病消瘦者或病程较长者(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首选促胰岛素分泌剂或联合胰岛素治疗。
  从小剂量开始:先从小剂量开始应用,再根据测定血糖值(空腹、餐后2小时、餐前)调整剂量。
  根据并发症选药:在降血糖治疗的同时,若患者合并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首先考虑双胍类药物、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和α-糖苷酶抑制剂;若存在胃肠道疾病,最好不要使用双胍类药物和α-糖苷酶抑制剂;如果合并肺通气不良,应慎用双胍类药物;如果患者有肝病、水肿或心力衰竭等,应慎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若合并较严重的心、肝、肾、肺等全身疾病,最好只使用胰岛素治疗;合并心脑血管病者,可选用格列吡嗪、格列奇特或格列美脲等磺脲类药物。
  要考虑药物的相互作用:当口服降糖药与增强降血糖作用的药物合用时,可能会导致低血糖反应,如胰岛素、其他降糖药、别嘌呤醇、环磷酰胺、水杨酸等;当与减弱降血糖作用的药物合用时,可能引起血糖升高,如皮质激素、甲状腺素、胰高血糖素、雌激素和孕激素等。
  合理联合用药:用一种降糖药物后,临床疗效不理想,可考虑联合用药。不同作用机理的降糖药物联合,可以扬长避短,减少用药剂量,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作用机理相同的药不可联用(如格列奇特不应与格列美脲联用),一般两种药联合,不超过三种药联用。
其他文献
患者,男,29岁,以“慢性扁桃体炎”,于2007年10月21日收住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于10月23日在局麻下按常规方法切除双侧扁桃体,术中顺利,但是右侧扁桃体窝下1/3处有渗血,反复压迫止血无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胆管损伤 防治    胆囊结石是胆系常见病,多以胆囊切除为治疗的主要手段。而胆系解剖的变异较多,病变往往局部粘连严重,在行胆囊切除手术时,可能导致胆管损伤。胆囊切除术时可能导致胆管损伤,熟悉胆道的解剖和变异,严格操作规范,方能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我院2004~2006年行胆囊切除术500余例,损伤胆管者5例,约占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我院5例胆管损伤者中,男1例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及合理饮食护理对维持肠道功能完整性,增加机体抵抗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7月收治的40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肠内营养及饮
【摘要】目的:评价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8例老年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试验组(49例)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