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下的不凡

来源 :语文世界(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wu76235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衣之下的平凡,是白衣下的不凡。
  ——题 记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再黑暗的夜晚,也会有璀璨的星河。越是在这样特殊的时刻,越能映射出人性的光辉。而这光辉的缔造者,正是敬爱的你们——人民英雄。
  薪火相传,你我同在。“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大年初一收到派医疗队驰援武汉的一声号令,短短数日上万医生主动请缨,整装待发前往武汉。其中,“90后”的你们成为了此次战“疫”的主力军。二十岁的你们,毅然冲向战场一线,没日没夜地工作,只为救助更多的病人。有人说,2003年非典爆发,全世界守护“90后”;17年后,新冠来袭,“90后”守護全世界。你们挺着单薄的身躯,操练着稍显青涩的手法,却为后方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份又一份至关重要的病毒信息,也为万千医者传递了一份又一份的爱。你们从当时被保护的孩子到如今接过前人的火炬成为新一代守护者,这不正是一次薪火相传吗?星星之火永不熄,抗疫精神代相传。
  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怎能忘,耄耋之年的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逆风而行,第一时间奔赴武汉;怎能忘,正值风华的女孩毅然剪去三千青丝,只是为了穿戴防护服能再快一点;怎能忘,上千名生产工人加班加点,争分夺秒,只为保证物资供应。“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在危难面前,你们决绝地选择一条荆棘之路,主动背负起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和挑战,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你们把承载着爱与希望的种子播散,用满腔热血浇灌,悉心呵护,无数幼苗迎风成长,渐筑成坚不可摧的城墙,为我们抵御病毒的侵袭。云雾终究会拨开,阳光也会从缝隙之中照进来。麋鹿成群,虎豹避之;飞鸟成列,鹰鹫不击;众人成聚,圣人不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逆行的你们为国家代言。为众人抱薪者,必为众人所铭记。你们以此次疫情攻坚为号令,手挽手,肩并肩,一同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因为你们,我们不再畏惧;因为你们,我们充满希望。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让我们共同期待冰雪消融之日,战胜病毒之时;让我们相约英雄城市,去看“芳草萋萋鹦鹉洲”,去看皓月清凉,山高水长!
  后记:疫情终将战胜,黎明终将到来,愿你们此去平安无恙,凯旋归来!
  [简评]情真意切是本文的一大特色。精致的语言,活泼的句式,深挚的情感,灵动的哲理,诗词的化用,都展现出小作者不俗的功底。
  (指导教师 张理坤)
其他文献
“读圣贤书,做有德人,立君子品。”诵读能力应该从小从早开始培养。从低年级开始引导学生进行日有所诵,不但可以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还可以让他们的阅读兴致盎然,有声有色。
(一)我是1977年9月入的学。父母都是戏曲演员,小时候的那个我周围人津津乐道的,一是嗓音,二是皮肤。这看起来和学习关系甚远的两点,后来一定程度上都帮助我成为了老师们喜欢
期刊
您最早读的书是什么?是在什么情况下看的?rn叶永烈:我最早阅读的是两本图画书,一本是《人猿泰山》,一本是《鲁滨逊漂流记》.这两本图画书,是我从父亲的书柜里找到的.父亲有好
期刊
写作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是个难点。短小精悍的书信式练笔不同于传统写作,展现出强大的适应性和包容性。书信对象真实多样,情感表达直接真诚。书写着历史的沉淀,肩负着继承
高中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深入分析学生习题出错的原因,并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采取相对应的解决对策,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习题解题质量,促进学生数学学
“您好,您在外卖平台购买的图书已送达!”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很多实体书店开始向线上拓展,北京105家实体书店陆续入驻外卖平台,读者可以享受最快30分钟的送达服务.在世
期刊
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育实践,首先对目标导向、深度学习等重要概念进行了界定,接着又结合具体实例对目标导向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目的在于引导学生
您有什么样的阅读习惯?会记笔记吗?rn宗璞:其实我已经没有谈书的资格,我早已不能阅读,只能听.听力又在下降,整天昏昏然,算得个准残疾人.但是说起书就来了兴致,不过我谈的不是
期刊
“我们是小说的儿子.”rn这是木心的一句诗歌,他借此告诉我们文学、小说对他那一代人的重要.读到这句诗时,我不禁愣住了.生于1927年的木心一辈是小说、文学的儿子,可我们00后
期刊
风里掺着不知名的躁意,空气像是凝固的花,蝴蝶是飘走的画,而我则是一匹被禁锢了的野马,只能在破碎的心里哀婉地叫.rn我从补习班下课,如提线木偶般走在无人的小道上.我感觉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