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群体作文”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Wang9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近几年的教改试验中,我运用了“群体作文”这种作文方式指导学生习作,既消除了学生对作文的乏味感,又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教师批阅作文的负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就有关问题简述如下:
  一、“群体作文”过程简介
  “群体作文”是相对个体作文而命名的,它是以写作组为活动单位,每个写作组根据分工需要由四人组成,分别担任主笔、格析、得议、失议四种职能,可以按座位分组或者自愿组合分组,如40人的班级,就可以分为10个写作小组。
  主笔人负责撰文,为全组提供成型作文。主笔人在文题下达之后、自己动笔之前,组织其他三人商讨该文章的审题立意、布局谋篇,听取他人的意见,弥补自己的不周之处,然后草拟写作提纲。依据集体讨论的提纲写作,完卷后交给其他人评析,依次写好评析文字。文后主笔人还要写出自评文字,对自己作文的得失做出客观的自我评估。
  格析人负责对主笔的文卷进行入格分析,即分析该文的体裁和题材。记叙文主要析其三要素是否齐备;说明文析其结构方法、说明方法及语言的“三性”;应用文析其格式、规格等。对多余或残缺等失误之处除写入格分析文字外,还应在眉、行间指出。
  得议人是对该文的成功处进行肯定评议,并要求用红笔或铅笔在行间对用得好的词语、句子、精彩段落加圈画点,以示褒奖。
  失议人就是对该文的失误处,具体提出匡正性文字,并对文中的错别字、不当的词语、病句等不足之处,用符号画出和提出纠正的意见,写在眉、行间。
  以上四种职能完成情况可用一份“群体作文职能分工表”反映出来,这张表由老师提前印制下发,由主笔人组织实施。主笔人用16K统一型活页稿纸抄写好作文后,交其他三位评析人讨论评析,并在“群体作文职能分工表”上填好评析文字,然后用“群体作文职能分工表”做封面装订成份,表格抬头由主笔人署名,以下三大格分别由格析人、得议人、失议人署名。每周一次作文,四种职能每周更替一次,四周即可完成一个周期的更替,每人在每周期中都有分担不同职能的一次机会。这样,学生既评又写,评写交叉,以写为主,以评促写,从而真正变成评写作文的主体,而教者只起到一种组织指导的作用。长期坚持,既能培养学生自学作文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审题、鉴赏、评析以正得失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依据自己的世界观审视社会问题的能力。
  教师的职能重在整体把握,宏观指导,从终审着眼,以正得失。每次群体作文,两个班80人,共分20个写作小组,仅有20份交卷齐集案头,教师不再像对待个体作文那样去精批细改,而是从“终审”着眼,对主笔人作文和其他三人的评析文字进行速阅粗批,优劣之处略加评析,并评分以正得失。主笔、格析、得议、失议四种职能的卷面劳动,分别按40分、20分、20分、20分算,共计100分。然后每班10份文卷,按总分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再加上油印的群体作文册封面,装订成册。在下次作文讲评之后,将册子挂在该班教室的墙上,供全班学生传阅,两班也可以交换观摩,以便互相交流,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这样每四周流程结束,就有四本册子,全部上墙,学生们争相传阅,横向对比,积极反思,形成了信息的交叉反馈,对学生们的习作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群体作文的步骤共有七个环节,即命题、思议、成文、评析、终审、讲评、传阅,因此,亦可概括为“七步作文法”。“命题”包括输入信息,形成思維定式,对题意拓宽加深,联系素材,激发联想,范文引路。“思议”包括小组讨论,编写提纲。“成文”就是主笔人对所提供信息进行筛选,快速完卷。其余各环节如前所述。
  二、“群体作文”优于传统作文之处
  (1)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增强竞争意识。传统式个体作文,只是让学生写,教师改,充其量只有一两篇优秀作文在讲评中能够和学生们见面。学生作文读者仅限教师一人,封闭了学生间信息的交流。群体作文成文后,由其他三人评改,每份交卷的得分和各种职能的得分都要和全体学生见面,这能使学生摄入大量有效信息,实现自我调节,学生的认识也会随之经历质的飞跃和升华。根据青少年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竞争状态,这样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将竞争机制引入写作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2)充分发挥智力的群体效应,使学生成为评教作文的主体,增强集体荣誉感。群体作文在内容、结构、语言甚至书写等方面,不仅要被自己修改、评估,而且要被小组其他三人从不同角度进行修改评析,这就促使学生马虎不得,丝毫不能潦草了事,这一点是个体作文无法比拟的。此外,四种职能的文字,读者不仅限老师一人,而是全班甚至外班同学,因而学生在写作或者评析过程中不得不苦思冥想,取精去粗。这样就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评写作文的主体,同时也增强了写作组的集体荣誉感。
  (3)比较中见高低,得失分明。常言道:“没有比较就不能见高低。”“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彼此从传阅的文卷中,可以互相横向观摩,低者见高者,知山外有山;高者见低者,明失误,戒骄戒躁。总之,通过比较学生们都会有所收获。
  (4)减轻了师生的课业负担。群体作文虽然每周一次,但是,学生们的习作量变得“密”而“轻”;教师的批阅量变得“轻”而“密”。这样,就从不同的角度减轻了师生的课业负担。
  (5)“群”“个”交叉,全面提高。群体作文侧重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而个体作文却侧重于学生独创文章的驾驭能力,两者相辅相成。
  (作者单位:甘肃省庄浪县教育局教研室)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教学中的点拨法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语文教学点拨法有四个方面的内涵,即点拨法的立足点、着眼点、致力点、支撑点。本文笔者对此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教师;学生;教学;点拨法  语文教学有其特点和规律,语文教学中的“点拨”必然是根据中国汉语言特点,针对中学生学习语文实际,落实启发式教育原则,对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困惑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加以指点和消解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直接为生产、服务、管理岗位提供技术人才的教育,必须对时代和经济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而作为职业技术教育核心的课程与教学的改革直接决定所培养的
目的研究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的变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之间的关系,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行肺功能检查的COPD患者及健康体检者,排除相关剔除标准后分为两组:COPD患者
小学数学是趣味性较强的一门学科。教学时要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活动为载体,将数学和学生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小学
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是一个被普遍关注和研究的领域,在体育课教学中要以什么形式、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和手段使学生达到健康,怎样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等,需要我们共
一、树立良好的英语老师形象“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英语老师在学生面前应当特别热爱英语专业,全神贯注于自己所从事的专
阅读是英语学习听、说、读写四大基本技能之一,英语考试越来越重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阅读量逐年增加,知识面逐年拓宽,难度逐年加大。考生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处理好量如此大
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去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第115页“思考与讨论”要求我们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根据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的特点,平衡时反应物的浓度均应大于零,并运用极端假设法,便可迅速确定有关量的取值范围,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