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

来源 :白求恩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x_su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肝得健及基础性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祛湿化痰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肝纤维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治疗后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等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分别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临床疗效好、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趋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湖是水陆交接的地貌体,结合遥感手段实现水陆的准确、快速分割对于湖岸线长度和面积信息提取具有重要意义。以山东半岛的海岸湖为研究对象,利用7景2010年左右覆盖研究区
从水文、水质、底质和生物生态等不同指标着手,筛选出9个二级指标和16个三级指标,建立了一套象山港海域生态分区指标体系.并利用GIS图层叠加技术对象山港海域进行空间异质性分析,将象山港从外湾至内湾划分为A、B、C、D、E 5个区.其中,A区和B区水交换能力较强,盐度较高,浮游生物以外洋种为主,底栖群落为粘土质粉砂-多毛类-织纹螺-蛇尾类群落,主要环境问题是水体重金属污染和沉积物石油类污染;C区水交换
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在保证城市经济、人口和社会安全方面,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长期以来
2010年4、5及10月,在长江口南部及其邻近海域典型赤潮高发区分别进行拖网和水样采集,获得浮游植物样品180个,进行硅藻种类组成与数量分析.3个航次分别鉴定出硅藻43属134种、3
郁达夫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写自传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最早被他者"立传"的作家之一。"郁达夫传"出版跨度大、数量多,形态多样,既可以作为独立的个案加以研讨,又可以以此探究现
以嵊泗上川山疏浚物海洋倾倒区为例,探讨扩散型海洋倾倒区容量.通过生态敏感目标水质保护要求来确定倾倒活动最大倾倒强度;以最大倾倒强度及倾倒区本身和周边海域港航功能正
为研究Co改性铝化物涂层在室温环境中的耐蚀性,利用包埋法渗Co和气相沉积渗Al(两步法)制备出两种不同Co含量的Co改性铝化物涂层,采用XRD、SEM、EDS分析涂层的组织结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