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课程化:实现游戏手段与目的的统一

来源 :山西教育·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jsds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戏课程化”这一概念是笔者基于对安吉游戏的研究及对未来发展提出的新型课程模式。鉴于3—6岁儿童先天性、发展性、个别性的基本心理特征和在动作中、游戏中、交往中、发展中的学习特征,可以得出,游戏是婴幼儿学习的主要形式,观察和操作是他们学习的主要途径,通过游戏帮助儿童学习是学前教育的核心课题。我们要正视目前存在的双核现象,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明确幼儿园游戏的真正内涵,通过观察解读幼儿游戏行为,把握幼儿生长点,引导建构新的游戏,让幼儿园游戏一直“有戏”,建构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幼儿教育,支持并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一、3—6岁儿童的心理发展与学习特点
  (一)幼儿心理的基本特征
  1.先天性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没有脑的机能就没有心理,而大脑的发展作为人类进化的产物,大脑结构功能演变的过程都受到遗传基因的影響。儿童的先天性从根本上限定着心理发展的可能性,或者说限定着人类心理发展的不可能性。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是一个无脑儿,他就不可能有心理,再怎么教育都没用;如果有视觉障碍,他就不可能接受光线的刺激,所以不可能性其实更能表达先天性的作用。
  对于我们人来说,人的先天性主要表现在幼态延续,即儿童期延长,为大脑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也为学习提供了可能性。正因为有大脑漫长的成熟期,正因为有幼态延续,所以儿童才具有强烈的可教育性,可教育性来自大脑的可塑性。可以说没有先天性,我们什么也不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牢牢树立这样的观点,先天性限定着儿童发展的不可能性。
  2.发展性
  发展一定是认知结构的变化,不是位置的移动,不是数量的增加,不是空间的转变,而是内部结构的改变。
  心理学家把儿童发展从青春期延后至终身,从出生到死亡。有学者把它分成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发展的任务,每个阶段都有其发展的特点,每个阶段都有发展的困难,每个阶段都可能出现的问题,而在下个阶段得到弥补,这就是人心理发展的一个连续的过程。所以我们一边强调儿童很重要,一边强调儿童期的幼儿教育很重要,同时我们还要强调人是终身发展的。早期教育既会对当前的幼儿期产生强烈的作用,同时也会对我们人的发展产生后效。若早期教育完不成任务,以后的发展阶段也会慢慢完成的。
  3.波动性
  人心理的发展不是直线的线性发展,而是一个弧线的发展。我们都知道,小孩子的成长有的时候比较快,有的时候比较慢,各个行为特征某一阶段发展得比较好,发展质量比较高,而某一阶段的发展质量偏低,甚至会倒退,这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波动性。生命发展的波动性是生命现象固有的特性,不光是儿童,其他动植物也有,比如大树,冬季长得比较慢,春季就长得比较快。所以身心发展中的波动性是有机体自动调节的表现,是一种正常现象,是一个必然过程。
  4.个别性
  儿童心理学给我们提供的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是一个科学的概括和描述,是一个科学的反映,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儿童都是按照心理学教材指出的发展方向、发展趋势、发展速度、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发展的。我们经常说七坐八爬九月长牙,但是有的小孩五个月就会坐,有的七个月还坐不起来,所以每个儿童的发展都是个别的,我们不要把儿童发展的平均水平当成标准。
  (二)幼儿学习的特征
  1.在动作中学习
  动作是思维的起点,构成人智力大厦的砖瓦。感觉运动协调,是构成多种学习的基础。运动是促进儿童各方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儿童学习是全身运动。运动能激活大脑,促进大脑的成长。身体的活动和锻炼就是使大脑产生新的神经元的营养,促进大脑的海马体成长,对学习和记忆具有重大影响。
  2.在游戏中学习
  游戏是儿童存在和活动的形式,也是儿童学习的主要途径。有人说“在幼儿教育中不存在纯粹意义上的自主游戏”,从而否定自主游戏乃至游戏的的价值,是一种对常识的曲解。
  3.在交往中学习
  学习是一个社会活动,因此必然是在交往中进行的。社会交往的本质依然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4.在创造(探索)中学习
  皮亚杰指出:“童年期是一个人最精彩、最具创造力的时期”,“每次过早地教给儿童一些他自己日后能够发现的东西,就会使他不能有所创造,结果也不能对这些东西有真正地理解”。
  5.在发展中学习
  一名称职的幼儿教师,应该具备将教育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教学技能的创造能力和及时调整的教学机智。这才是我们应该努力追求和培养的教师素质。这也是教师教育追求的目标。
  总而言之,游戏是婴幼儿学习的主要形式,观察和操作是他们学习的主要途径。一切有效的学习都要围绕着这一点进行。幼儿教师的全部教育智慧应该集中的表现为创造性地、灵活地帮助、支持和引导幼儿的学习。
  二、游戏与课程,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问题
  影响幼儿教育的因素很多,但是一个核心的问题,我认为是因为在中国的幼儿教育中存在着一个双核问题,即游戏与课程。这两大核心左右着幼儿园的办园思路,左右着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左右着幼儿在园生活的主要任务,也左右着教师对幼儿教育的基本看法。任何一所幼儿园,民办也好,公办也好,都必须围绕着这两个核心开展工作,否则,幼儿教育无从谈起。
  正因如此,很多幼儿园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双核的关系,有专家就发问,游戏和课程孰轻孰重?有人说,游戏和课程同等重要,有人说游戏比课程重要,也有人说课程比游戏重要。但是,不管怎么划分双核的权重,本质没变,就是两个核,这就意味着幼儿园的游戏和课程始终是个各归各存在,各归各发展,这也是游戏不能成为幼儿园教育基本活动的重要原因。因为一旦把游戏作为基本活动以后,课程该放在哪个位置呢?我们一面对游戏和课程的理解保持着传统的习惯,一面又想改革,所以双核是导致中国幼儿教育许多问题的根源,要改革幼儿教育课程体系,就必须改变双核的现状,即实现游戏课程化。   所谓游戏课程化,不是把游戏和课程简单的绑在一起,而是把游戏和课程加以融合变成一体,既有游戏的性状,又能同时把游戏与课程结合起来,是双核合一的途径。
  三、当前的“游戏革命”对我们的启示:重新认识游戏理论
  (一)现行游戏理论的局限性
  学前教育学把游戏分成两大类,一类叫想象游戏,一类叫创造性游戏,告诉我们,游戏是一个自觉、自主、自发的行为,是重过程不重结果的行为,是一个愉悦的活动。所有这些对游戏的描述对我们的影响很深,但是我们感觉到所有学科对游戏特性的描述,基本上是对自然状态下动物行为的描述,没有反映出儿童游戏的本质特征,更没有反映出幼儿园游戏的普遍性质。
  如果说动物游戏是在自然状态下的动物行为,那么幼儿园游戏就是在社会条件下的教育行为。完全的自主游戏,在幼儿园中是有条件的。在幼儿园中,除了自主游戏,还有附有教育功能的游戏,不承认这一点就割裂了游戏与其他活动的关系。我们研究以后发现,在幼儿园开展游戏的难处和局限性,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对游戏理论的理解,源于我们对游戏理论教条主义式的、不结合幼教实际需要和儿童特点的这种思想方法。所以说,幼儿园游戏不同于动物在自然状态下的游戏,或者说不同于我们游戏论这些学科所指出的游戏,这是我们立论的一个根本点,一个基本的出发点。
  (二)对游戏理论的重构
  1.游戏是儿童的天性
  先天性是我们人类几百万年以来进化的结果,儿童保持着游戏的特性,也是我们人类几百万年以来进步的特点。大家都知道,人类进化最本质的是大脑。人脑是在低等动物的脑子上面又叠加了很多层,最高层是大脑皮层,在大脑皮层下有一个很大的边缘系统,掌管着人类所有的游戏活动和游戏需要。因此,游戏是和我们许多生命性状相并列的一个先天需要,和呼吸、饮食、睡眠一样重要。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表演和模仿是最早的交流方式和学习方式,也是儿童游戏的全部形式。实际上游戏最本质的内容就是表演和模仿,所以说游戏是儿童的天性。
  2.游戏=学习
  我们说游戏等于学习,也就是說,儿童是在游戏中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儿童是通过游戏来认识各种事物的,这也是儿童特别热衷于游戏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学者研究发现,儿童游戏中学习的过程和我们成年人研究事物、和科学家做科学研究的程序是一样的,他们也会提出假设,也会不断地去搜集数据来证明这个假设。所以对于儿童来说,游戏等于学习,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实。我们把这个事实作为对游戏基本认识的一个基点。
  3.游戏是儿童的权利
  既然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既然游戏等于学习,那么顺理成章的结论就是游戏是儿童的权利。就像人需要睡眠,睡眠是你的权利,因为法律保障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儿童有生存权、发展权、教育权,怎么保障儿童权利最大化呢?联合国《儿童权利宣言》中明文规定,游戏是保障儿童权利的基本途径,所以游戏是儿童的权利。
  (三)自主游戏与工具性游戏的性质
  上述三点基本认识是我们建构游戏课程化的三个支点。只要承认这三点,我们就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假设,游戏是幼儿教育的手段,也是幼儿教育的目的,在幼儿教育中,游戏是手段和目的的统一。当我们承认在幼儿园里游戏是幼儿教育的手段和目的的集合的时候,这就是游戏课程化的理论核心。
  那么,怎样的一种分类才有利于开展游戏课程化,有利于把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我认为应把幼儿园游戏分成两大类:一类叫自主游戏,即幼儿自己发动、自导自游、自始自终的游戏活动;一类叫工具性游戏,是蕴含教育意图的游戏。具体地说,带有一定的教育目的、含有一定的教育内容、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的游戏,都属于工具性游戏。包括成人发起和幼儿主导的合作性游戏、儿童发起和成人主导的指导性游戏和由成人发起和主导儿童参与的教学游戏。自主游戏和工具性游戏都是游戏,共同构成幼儿园的主导活动。工具性游戏不能冲击和限制、更不能替代自主游戏。
  在幼儿园里,这两大类游戏同等重要。我们强调游戏具有工具性的一面,不等于说幼儿园所有的活动都是工具性游戏,不能自主游戏。实际上,自主游戏和工具性游戏是可以随时相互转换的。既然这两个游戏能够相互转换,就意味着它们之间一定有共同的因素:(1)正向情绪——凡是有利于活动进行的情绪,包括开心、愉悦、幸福等积极情绪和紧张、焦虑、轻度恐惧等负面情绪;(2)身体动作——游戏的必要条件;(3)心理表征——游戏的核心特征,观察的核心要素,具有双向性;(4)虚拟强化——保障了游戏的学习功能;(5)有效调节——调节人的情绪、认知、社会交往等;(6)适应行为——适应年龄特征,适应文化,顺应时代发展;(7)活动方式——游戏是儿童的一种存在方式,也是儿童学习与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游戏是具有正向情绪、身体动作、心理表征、虚拟强化和有效调节作用的适应行为和活动方式。
  四、实现手段与目的统一的幼教课程模式
  (一)什么是游戏课程化
  游戏课程化,是从幼儿的游戏出发,及时把握幼儿学习的生长点,通过引导和建构新的游戏,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过程。可见,游戏课程化是一个通过游戏的力量促进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游戏链,其出发点是幼儿的游戏,包括幼儿的自主游戏和工具性游戏,其终点也是游戏,课程因素则融合在根据学习的生长点来构建新游戏的过程之中。
  师幼互动是导致游戏顺利延续的一个根本原因,寻找生长点就是充分体现和发挥教师在儿童游戏中观察、辅助、介入、指导和深化的作用。教师的作用就是在儿童游戏的时候,要能够伴随着儿童,同时又能够理解儿童,帮助儿童,只有通过生长点才能去构建新的游戏,否则游戏就会中断,或者产生的新游戏跟已有的游戏并没有直接的关联,而且生长点的产生既要看当时当地儿童的需要,也要适合五大领域的要求。   如果我们用一个符号来表达游戏课程化,就是:
  “游戏—生长点—新游戏……”,也就是说从一个游戏P1出发,然后寻找到一个生长点生成P2,然后逐层提升一直到Pn。从P1到Pn这个长链就是游戏课程化。游戏课程化不是指特定的一个P,或者特定的一段P,而是一个长链,这样就把游戏和课程有机地融合起来,而这里的课程不是一个单独的领域,而是一个综合的活动。游戏课程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对结构不断地解构和重构的过程,这样一来游戏就变成了一个连续的互动,游戏和课程便融为了一体,同时游戏也变成了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
  (二)游戏课程化的内涵和意义
  1.游戏课程化,本质上是构建一种新型的课程模式
  游戏课程化遵循的正是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和课程目标的过程模式的原则,因为创生取向和过程模式不把课程看作是传递知识的简单过程,而是把课程当作幼儿成长的过程。游戏课程化把游戏既当作幼儿园教育的手段,又当作幼儿园教育的目的,实现了手段与目的的统一。
  2.游戏课程化是根治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有效手段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有显性和隐性两类表现方式。只能通过贯彻落实游戏课程化这种新型课程模式,把目标模式的学科教育转变成以过程模式为导向的教育方式来根治。
  3.游戏课程化是打破幼儿教育现行僵化模式的好方法
  實践证明,游戏课程化以及生成课程有利于充分发挥师幼的创造性和责任性,有利于培养思维活跃、手脑并用、善于合作、热爱发现的新型人才。
  4.游戏课程化是区别幼儿园游戏与游乐场游戏的本质标志
  游戏课程化最本质的特点是“TO”的一个课程化过程,而游乐场的游戏没有“化”的过程,不是P TO P,而是P1,P2,P3……的一个排列组合。
  5.游戏课程化是最佳的园本课程
  教育部要求各幼儿园做园本课程,很多幼儿园便发动教师来写,教师决定题材,教师组织内容,教师编写教材,教师实施教材,教师考核教材,这就是园本课程。实际上我认为这是对园本课程的本意缺乏足够的了解。为什么要形成园本课程呢?实际上是希望每个幼儿园能根据各自所处的特定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根据幼儿园教师的教学习惯、能力以及儿童的特点来编写一个适应当地文化、当地需要的教材。但是,我们千万不要把当地资源当作我们的教育目的。任何一个游戏课程化的案例都是特殊的园本课程,不可重复,也不可复制,是最佳的园本课程。
  (三)如何实现游戏课程化
  1.克服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游戏和课程整合的新理念
  在教育中,幼儿应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积极的参与者。幼儿园教育不能再继续那种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考核标准的小学化教育的课程老路。游戏课程化恰恰是适应时代变迁、培养幼儿独立自我的最佳课程模式。
  2.向游戏的实践学习,向安吉游戏学习,向一切开展“游戏革命”的幼儿园学习
  这些幼儿园的经验证明,游戏课程化是能够实现的,也是必须实现的。任何开展真游戏、探索游戏与课程关系和关注儿童发展的幼儿园,最终都会认识到游戏课程化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否则,幼儿园的游戏会出现手段与目的相分离的问题,失去游戏应有的教育意义和发展价值。
  3. 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学会观察、分析、抉择、生发、综合利用资源和反思
  游戏课程化需要教师有趣味、有爱心、有创造性有专业知识和观察技能,换言之,教师需要具备游戏精神。在游戏课程化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发挥起发现、发明和创造的作用。发现—发明—创造,是教师在游戏课程化进程中的职业价值,是实现游戏课程化的保障。
  4.加强理论研究,做自觉的幼儿教育工作者
  游戏课程化,本质上是教育理念的革新,是科学儿童观和教育观的表达,是陈鹤琴先生活教育思想的延伸和发展。陈鹤琴先生在谈到活教育时指出,“我们必须把儿童教育的范围加以扩充,使之完成更重大的使命”。
  根据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游戏课程化,就是要大力开展活游戏。所谓活游戏,就是幼儿自己掌握游戏的权利,开展自由、自主、自觉的游戏。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游戏成为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主导活动,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责任编辑:郭凯云)
其他文献
《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均强调:正确、有序、科学、合理的生活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自理、自立、自护等终身发展的能力,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围绕如何科学组织幼儿园生活活动开展,主要运用调查研究法、文献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旨在更好地贯彻落实《纲要》《指南》精神,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
期刊
近年来,由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少年儿童近视率居高不下且在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现象日益严重,近视问题已成为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大问题。沁源县机关幼儿园为切实做好幼儿的近视防控工作,下大力气,多措并举,通过早期干预,有效防控屈光不正及低视力,提高幼儿眼保健水平,给幼儿的眼睛最细心的关爱,让幼儿的“视”界更清晰,未来更精彩!一、建章立制 强化保健  我园首先成立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
期刊
5月31日上午,吕梁市2019年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在八一街幼儿园举行。  吕梁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康二平出席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活动。一同出席活动的还有市教育局的其他成员、幼儿教师、幼儿家长、在园幼儿以及离石区城内小学学生,共计500余人。  活动正式开始前,入场的领导和来宾在签名墙上签名,幼儿们在心愿墙上张贴心愿卡。  在唱国歌、宣读倡议书、幼儿毕业诗朗诵及情景剧表演等环节结束后,幼儿园
期刊
秉承家园同行、共育幼儿成长的统一思想,依托新课程改革理念,我园陆续开展了户外游戏、室内区域自主游戏、亲子活动等"游戏伴成长、家园同进步"的精彩活动。在活动探究、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以促进幼儿发展为共同目标,家庭、幼儿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承担起教育幼儿的任务,在家长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中建构特色班本课程,依托形式多样的活动助推幼儿全面发展。  一、开启家委会全介入模式,调动家长参与班本课程的积极性
期刊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幼儿园带着眼镜的幼儿却屡见不鲜,随着幼儿戴眼镜的普遍率越来越高,呈现出戴眼镜低龄化的社会现象。如何在幼儿阶段防控近视的发生率,为了保护好幼儿的心灵之窗,幼儿园在关于预防近视、保护幼儿眼睛方面展开了许多研讨,在实施中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家庭  1.遗传原因  原生家庭对幼儿预防近视的保护作用非常大。从遗传角度来说,父母都是近视患者,他们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更容易形成近视。因此,幼
期刊
对于处在发育期的孩子,多增加体育锻炼、多晒太阳,可以使幼儿瞳孔收缩,加大眼睛的聚焦力,看到的事物就会更清晰。同时,运动可以使人体肌肉发达,从而加强眼肌的功能,促进睫状肌调节功能正常,张驰有力不易发生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的孩子,比一般正常孩子眼压偏高,眼内压高则助推眼轴变长而发生和发展近视。教师每日组织幼儿进行丰富多彩的户外篮球、体操、小游戏活动,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能有效调节和提升幼儿视力,降低眼
期刊
一、活动意图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我们人体中最宝贵的感觉器官,有了它,我们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很多电子产品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手机、电脑、儿童学习机、iPad等,越来越多地充斥在每一个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孩子们的视力也渐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让幼儿及家长了解更多的视力保护常识,增强幼儿视力保护意识,督促幼儿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我班特开展了“爱眼在行动”体验日系列活动。
期刊
孩子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每个父母内心最大的期望。我和先生都是近视眼,佩戴眼镜。儿子在幼儿园视力筛查时,查出视力缺陷,最终在医院确诊为右眼弱视……  一开始,看着这么可爱的儿子将要带着一副眼镜,还要遮住一只眼睛,我的内心是逃避和排斥的。一是我不能接受这样的现实,孩子的眼睛从外观上看与正常孩子并无异样,怎么就有问题了呢?二是我担心5岁的儿子不能接受遮目眼镜,看起来就像“独眼龙”一
期刊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生近视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由山西省教育厅主办、《山西教育》杂志社承办,组织开展了“爱眼护眼 从我做起”主题系列活动。同时,《山西教育》杂志社还积极开展“近视综合防控三晋行”活动,深入了解了各地市关于近视防控工作的新经验和新做法。  本期以“爱眼护眼,近视防控”为主题,旨在营造
期刊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幼儿无时无刻不在用眼睛探索着周围的世界。“山西教育幼教”微信公众号的“爱眼护眼 从我做起”活动一经发布,我们马上全园总动员,进行教研,经反复论证,策划了“让‘心灵的窗户’更明亮”三个系列活动,旨在让幼儿更多地了解眼睛,保护眼睛,从而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一、感受与思考——开启从心灵出发的体验之旅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