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促进人才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来源 :经济视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Moc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现吉林经济的振兴,关键问题之一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现有的科教优势和人才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为此,我省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专门制定了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兴业战略的措施。无疑,这些措施都是正确的,但如何贯彻落实好,还要深入的探讨。
  
  一、美国经济增长与人才结合给我们的启示
  
  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面前,察觉到自己的经济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有所下降,于是,他们组织专家、学者研究对策。通过研究,他们发现,在经济领域出现了一种让人惊奇的现象:大部分老企业发展缓慢,而以微软公司为代表的、以计算机为特征的中小企业,成立不到20年,却发展神速,市场价值飞升。而这种新企业正是日本所缺少的。对此美国政府适时采取了“依靠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与新兴工业相结合”、“发展自己特长”的战略方针,拒绝了诸如利用外汇汇率、增加关税来加强竞争力的各种短视的建议。此后,美国依靠高等学校培养的大批毕业生,大大加强了计算机、半导体工业的发展。于是,我们看到了下面一组数字:芯片工厂,美国是日本的18倍;计算机、软件公司,美国比日本多千倍。战略方针的正确,措施的得力,为时不久,美国在知识经济领域,便把日本远远地抛在了后头。
  近年来,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5000家软件公司,而哺育这5000家软件公司及其工作人员的是美国3600多所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正是它们培养的大批毕业生源源不断地充实到作为经济前沿和主战场的各类公司和企业中,才使得美国的公司、企业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知识和技术支持,从而立于世界经济的前沿。可以说,没有斯坦福大学、加州贝克莱分校等一批高校培养的毕业生投身经济前沿和主战场去创业就不可能出现硅谷;没有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高等学府的科研人员去搞风险投资,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就不会有128号公路(波士顿的外环公路)旁的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
  美国知识经济的出现和发展,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1、校企融合是人才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重要条件
  未来的经济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科技。未来的高等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培育人才的地方,更是研究高科技,哺育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企业的场所。美国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历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美国的高校与企业的融合相当紧密,一方面美国高校的科研人员经济意识浓,他们总是想尽办法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而,美国高校的毕业生创业意识强,他们总是想尽办法投身到做为经济主战场的公司和企业中去闯荡。美国绝大部分公司和企业,从老板到员工云集了各类高校的毕业生,这些公司和企业都是他们辛苦创业发展起来的。他们深知校企融合对兴业的重要性。这些公司和企业一方面为了吸引优秀毕业生到自己的公司和企业工作,纷纷捐资助学,设立奖学金;另一方面,为了得到技术和智力支持,也纷纷解囊设立和资助高校的科研项目。美国这种校企的紧密融合。为美国公司和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和技术支持,也为美国经济能够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可以说,校企融合是人才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重要条件。
  我省目前学校与企业还缺乏有效的融合,高校的专家学者与公司、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者之间的交流通道没有形成,很少有专家学者到公司、企业去。也很少有公司、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到高校来,缺少知识和技术上的沟通。这就形成了公司、企业有了知识和技术问题不会主动找高校,高校有了科研成果也不会主动找企业。这样,一方面造成了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难,公司、企业得不到应有的知识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与公司、企业的需要不相符。高校不知道公司、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专业设置只看本校师资力量和现有专业条件,结果,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公司、企业基本用不上。校企缺乏有效融合,是我省人才优势不能很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根结之一。
  2、人才缺乏创业精神
  我省是科教大省,现有各类高校(独立二级学院)50多所;同样,我省亦是人才大省,每年毕业的本、专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达二十几万人,大部分毕业生,特别是优秀毕业生主要选择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就业,不愿意到经济主战场的企业和公司去创业。这与美、德、日等经济发达国家大部分业生,特别是优秀毕业生首选到公司和企业工作,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一方面作为经济战场的企业、公司急需大量的优秀毕业生;另一方面大批优秀毕业生却扎堆到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而发挥不了自己的知识专长。这种大学毕业生就业观严重阻碍了我省人才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3、企业缺乏人才理念
  企业对知识技术和人才的渴望不可谓不强烈,但他们想的都是拿来就用,而非自己培养。他们普遍认为,大学毕业生到企业工作,没有3~5年是不可能给企业创造出效益的,这3~5年,企业得拿钱白养活他们。企业自然不愿意多拿钱,这也是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到企业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等人学毕业生能够给企业创造出效益之后,企业还是不愿意多拿钱,因为企业还想收回前期投入的人力资本。这是我们大多数企业留不住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美、德、日等国的公司和企业既肯花钱培养人才,也肯继续投资,千方百计留住人才。企业缺乏人才理念,也是导致我省人才优势不能很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的一个重要根源。
  
  二、吉林省人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对策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要想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加快吉林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步伐。就要把现有的人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针对上述我省人才优势不能很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根结所在,提出如下对策:
  1、加大专家在经济决策中的作用
  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家队伍,并逐步健全专家参与经济决策的机制。这不仅使专家本身的人才优势能够转化为经济优势,也会带动专家所在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人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也是有效避免我省高层次人才流失的一个好办法。高层次人才流失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完全是一个待遇问题,有时是一个作用和能力能不能充分发挥的问题。如果给各级专家个能发挥其作用、施展其才华的舞台,他们会不遗余力地将人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加强校企合作
  近几年,高校规模的扩大,已使高校经费出现了较大的缺口。政府可以动员或引导企业向高校投资,实现校企合作。这种合作可以是企业提供资金,学校以其知识和人才提供相关服务,如企业委托高校培养人才,委托高校进行科研开发等。还有一种合作形式是建设大学科技园区。园区依托高校科研和人才密集的优势,为中小型高
其他文献
位于素有“山东南菜园”之称的苍山县东南部的二庙乡,在短短一年时间内,思路理顺了,道路畅通了,治安稳定了。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上去了,奇迹般地出现快速发展势头。过去素以脏、乱、差闻名的穷乡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为苍山县二庙乡的发展史上画上重重的点睛之笔。  采访时,当地的村民争相对记者说:“我们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多亏了我们乡的党委书记吴付岭。自从他调到二庙乡,我们不但改善了交通,而且农民的
期刊
目前农民对贷款有“四盼”:一盼贷款利率上浮低一点,二吩贷款期限长一点,三盼贷款额度人一点,四盼贷款品种多一点。农民的“四盼”正体现农村信用社在贷款定价机制上的不足。  随着我国贷款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围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一般不上浮,或只上浮10%,而农村信用社却大都“一浮到顶”,总体贷款定价水平偏高。截至2006年10末,吉林地区农村信用社贷款简单平均利率9.38%,比去年同期增
期刊
深冬时节,沂蒙锦绣山川一片静谧。展雾缭绕,山路十八弯。记者到山东省苍山县下村向西北岭村时,见到了村党支部书记、妇代会主任朱红芹。乍看去,朱书记与乡村普通妇女没什么两样,一头短发,脸庞朴实,笑容憨厚,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朴实无华的山村女子有着敢为人先的勇气和胆识,她曾在井下连续工作七天七瘦。她是第一个爬上房顶拆屋的人,她是沂蒙老区点炮炸坑的第一位女性,她带领430多口子老少爷们把落后贫穷的村子翻了个新,
期刊
中国是一个有着不屈精神的民旗。在群山绵延、山高水长的沂蒙热土上有这样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与新中国同龄,他凭着敏锐的前瞻力为社会创利百万元,他以自己特有的人生姿态折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本刊曾多次报道的山东省临沂市交运公司石化分公司经理张维行。2006年岁末,记者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再一次采访了张经理,聆听他发自内心的声音,感受他对事业、生活和人生的解读与思索……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转星
期刊
发改委将从五方面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近日表示,“十一五”期间发改委将着力推进5项工作,加快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一、制订和完善软件和集成电路、数字电视、生物产业等一批产业技术政策,进一步落实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配套政策实施细则;二、制定和实施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以及长三角、京津冀、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一批促进自主创新的重
期刊
巍巍蒙山,滔滔沂河,这里有一座古老而又美丽的城市——临沂。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临沂早现在世人而前的是新的而貌、飞的发展、质的变化、量的增长,从城市到乡村,处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宣传部领导的陪同下,记者走进兰山区,走进义堂、朱保两镇,去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气息。  都说“南有华西,北有华夏”。当记者实地走进义堂镇华夏村时,被眼前整齐的一幢幢公寓楼、笔直的柏油马路、宏大的
期刊
中国加入WTO之后,市场竞争形势日趋激烈和复杂。但是,大部分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观念却非常薄弱,在传统气氛中初现雏形的人力资源管理仍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一、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能够生存下来的民营企业,虽然他们大多数实行家族管理。但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法,这种模式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优点体现为:  (1)企业组织层次少,对人的管理更加直接。
期刊
提起“山东正航”这个名字,大多数人都会联想到饼干,但是今天的正航,已不仅仅是做饼下,而是发展成为集饼业、面粉、纸箱、彩印、调味品、生物制药等行业于一体的一个集团化、多元化、现代化的集团公司。  寒冷的岁末年初,记者走进山东正航,去感受她卓越的企业文化。山东正航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3年5月8日,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拥有员工2200人,总资产1.5亿元。公司实施名牌战略。“做饼十家,创国内名牌”
期刊
波特在研究国家竞争优势的过程中,注意到一国的优势产业往往在地理上集聚,从而开始了对集聚经济的研究,并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即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它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具有集中性、地域性、关联性三个明显特征。畜牧产业历来是吉林省的重要产业,为了实现“十一五”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50%以上,畜产品精深加工量达到20%以上,
期刊
中泰两国的贸易往来有着悠久的历史。1978年3月,两国政府签订贸易协定。1985年,两国政府签订关于成立中泰经济联合委员会协定和投资保护协定。进入21世纪以来,中泰经贸合作发展迅速,烈边贸易额逐年上升,2005年达到218.1亿美元。两国政府计划到201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500亿美元,双向投资累计将达到65亿美元。经营环境的改善,中泰经贸合作蓬勃发展态势等诸多有利因素,为中国企业到泰国投资发展提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