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技术下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gDelp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人们正处于信息化时代,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也同样处在信息化环境下,所以广大教师需要重视先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努力促使二者的充分融合,从而彻底改变传统落后教学模式的问题,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教师也要注重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笔者结合实践教学经验,主要针对信息技术下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策略进行了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引言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传统的阅读教学存在严重弊端,学生的阅读兴趣不能得到激发,阅读能力也得不到有效提高,所以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在信息化的时代,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中要积极探索,努力发挥出信息技术的积极教学价值,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探究,实现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获得更好的阅读教学效果,推动教学改革的创新发展。
  1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调动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大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要开启阅读世界的大门,学生必须要有这扇门的钥匙,而兴趣正是这把钥匙。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呢? 在现代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和学生联系的载体不再只是教材,教师可以与学生之间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等进行沟通交流,这样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助于互动教学模式的开展。同时,通过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这样就彻底颠覆了传统课堂的师生角色定位,学生的学习化被动为主动,从根本上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不但更快地理解和掌握了知识,而且还能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1]。例如在教学《燕子》课文的时候,课堂一开始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们展示出小燕子自由飛翔的场景,面对这么一只可爱漂亮的燕子,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地被吸引了过来,充满了求知欲,对新课内容的学习充满了期待,这样就能获得很好的导入效果,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 变抽象为直观生动,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
  多媒体教学借助了现代信息化技术,集图片、动画、视频、文字等形式为一体,能够将那些抽象复杂的内容,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就能够帮助小学生解决自身抽象思维不足的问题,从而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许多经典的古诗词,这些优秀古诗词文化都有着深刻的内涵,描述的景色也很丰富,但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所以成为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借助多媒体教学就能够有效突破这一教学困境,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古诗词知识,认识到古诗词文化之美,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2]。例如在教学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这首诗的时候,学生读完诗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产生了很多疑问无法理解:“为什么天比树还要低?”“月亮怎么会离人那么近呢?”。这时就可运用多媒体的视频和动画功能向学生展现一幅诗词中描写的真实画面,学生通过观看真实的画面就能够很容易地理解诗词语句的深刻含义。诗句中的‘天低树’并不是指天真的比树还要低,而是在空旷的原野上,遥看远方的树木高耸入天而形成的视觉效果,这样看上去像是树比天还要高;下一句“月近人”则是由于江水极为清澈将夜晚的月亮倒映在水面上,继而和人的距离拉近了。
  3 创设教学情境,引起情感共鸣
  学生在课文阅读学习的过程中,理解文章中的主旨内涵,了解作者写作的真实意识,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是最为关键的,只有情感上受到触动,才能真正读懂课文,实现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对于一些跳跃性较大的文章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学生很难将自己置于书中所描述的情景之中,导致对所学内容理解不够深刻,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就好地克服了这方面的不足,可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内涵[3]。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将无声抽象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变成有声有色有动感的画面,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或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引起他们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审美共鸣,帮助他们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材内容。如在《望庐山瀑布》的阅读教学中,大多数学生没见过瀑布,很难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这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的课件,放映不同地方的瀑布的图片,让学生进行比较,欣赏不一样的景象;播放庐山瀑布的视频,让学生看完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领略到庐山瀑布独特的美丽。逼真、直观的画面能带给学生视觉的震撼;清晰、动听的声音能带给他们听觉的享受,从而引起了情感上的共鸣。
  结语
  总之,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小学语文教师更加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学习和探索阅读教学的策略,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教会阅读的方法,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促进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汪万军,刘庚.浅谈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科教文汇,2016(09):91.
  [2]李培文. 信息化环境下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学周刊,2017(07):17.
  [3]冯小霞.信息技术下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探微[J].课外语文:下,2017(24):150-151.
其他文献
摘要:幼儿教育生活化发展符合幼儿认知规律和兴趣特点,该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落实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全新的教育思路。基于此,本研究将尝试在下文集中分析幼儿教育生活化的意义和实施方法,研究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生活化;运用意义  引言:  生活化教学方法在幼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应用利于幼儿的思维发展和行为习惯培养,但是在实际教学应用中,我们还是需要关注对生活化教学方法的有效掌控,提升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人们对于高中生的要求不仅仅的停留在文化知识学习这一层面,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出来新的要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就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展开了阐述。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信息素养;培养  引言: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课程内容的讲解,并没有对学生的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思想的创新,我国对高中生德育教育工作愈发的注重,所以要更好的满足对德育教育的需求。对德育工作的实行要基于培养学生科学文化能力,通过学生来更好的实行德育教育,同时,学校和老师要不断的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动,更好的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依据新课标的改革,要坚持“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努力解决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以生为本;高中;德育工作;创新管理  正文:对
期刊
摘要:在语文课本中,共选用鲁迅作品16篇,包括散文7篇、小说6篇、杂文3篇,可见鲁迅作品的重要地位。鲁迅的作品由于年代久远,加之作品本身有一定的特点,导致教师难教,学生怕学,教学收效甚微。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改变鲁迅作品在教师和学生中的固有印象,摒弃一些僵化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让教师和学生能够真正了解鲁迅,进而理解鲁迅的作品。  关键词:语文;鲁迅作品;教法与学法  引言:鲁迅的作品在
期刊
摘要:《新目标英语》倡导以任务型为基础的教学,也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活动来学习语言,让学生为了特定的学习目的去实施特定的语言行动,通过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从而使学习更有效。课题教学任务设计的实效性,也就是要给学生提供清晰的、准确的、真实的语言信息,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语言、掌握语言的应用。那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设计有效教学任务呢?
期刊
摘要:高中物理的知识本身较为抽象难懂,一些对物理感兴趣的学生能够独立的完成知识探索,而对于物理认知不健全的学生始终感到茫然无措,为强化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促使学生掌握物理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物理探索欲望,教师应结合当下的物理教学状况,分析物理有效活动导入形式,积极的改进物理教学方法,提高物理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现阶段提倡素质教育,高中物理传统照本宣科的
期刊
摘要:微课在当今教学界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很多教师都已经注重对教学手段和方式上的丰富和革新,通过运用微课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为教学活动的改革和优化提供了支持。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引入微课进行教学活动的优化,可以借助微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重難点,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优化课后复习和指导,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探究了通过微课优化高中数学教学的策略,以供参考
期刊
摘要:我国现阶段关于小学生的教育模式,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对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让小学生进行科技知识学习,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是现阶段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根据现今我国小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现状,提出如下五点建议,意在能够帮助小学生有效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策略  引言:  在传统的小学教育体系中,融入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综合
期刊
摘要:我校对全校40个班进行《班级生活调查问卷》调研,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我校班级生活处于一种“沙漠状态”:班级生活内容上体现学校和老师意志的多,关注学生需要的少;形式上是老师主观安排、管控说教的多,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创设的少;效果上学生被安排、被教育、被管理,缺乏主体责任意识,其发展状态离自信、自主、自强的教育要求越来越远,多数学生常常被戴上“叛逆型”的帽子。基于此状态,我们课题组
期刊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发展动力,是一个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条件,而创新思维是创新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具有创新思维的国家才不会走模仿别人的老路,才能在世界之林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位。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国家的栋梁,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尤为重要。本文将以小学数学为例,探究创新思维能力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数学知识是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