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金融创新什么样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m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温州、深圳、上海,各地方的金融改革浪潮正蓄势待发。但什么是好的金融创新,如何一步步培育市场?5月30日,芝加哥大学邀请美国“利率期货之父”理查德·桑德尔来京,做了一场关于金融创新与衍生品的演讲。《财经国家周刊》对其进行了专访,并将演讲翻译介绍给读者,标题为编者所加。
  
  过去的二十年中,最重要的金融创新是什么?各种名称绚丽的衍生品?按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克的说法,其贡献甚至比不上自动取款机:“我真希望有人能够告诉我金融创新可以带来经济增长的证据,哪怕是蛛丝马迹也好。”
  40年前,我在担任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首席经济学家时,首次使用了“金融衍生品”一词。对于金融创新,特别是金融衍生品,评价一直是毁誉参半。我的回答是,这需要区分“好的衍生品”和“坏的衍生品”。
  
  好坏谁说了算
  金融创新中,最突出的就是衍生品了。以其为例,好坏如何判定,可以听评级机构的吗?
  目前美国仅有三家主要的信用评价机构,却要面对数以百万计的经济主体。以AAA评级为例,2000-2010年间,美国只有四家公司获得,世界上只有14个国家获得;但是2008年之前,这些机构竟然给16907种证券评为AAA级。2007年底开始的次贷危机,导火线正是那些信用评级混乱、又缺乏充足风险保证金的合约。
  那什么是“好的金融衍生品”呢?关键在于有效地控制风险,这就需要信息透明、接受监管、集中清算。信息透明,可以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接受监管(包括政府监管和自身监管),有利于市场的规范;而集中清算可以进一步降低双方的交易成本,并且有利于市场参与者充分竞争。
  相对而言,“坏的金融衍生品”是那些信息不透明、缺少必要监管、没有充足的应对风险资本金的金融工具。当前欧元区中希腊所面临的棘手问题,是由于其持续10年里政府债券违约率不断扩大,直至达到50.6%的违约风险,这种低违约成本、无法控制风险蔓延的债券,肯定不是好的金融产品。
  
  公私各蒙其利
  健康市场下,好的金融创新将不仅使交易者在其中获利,也将帮助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公私各蒙其利。
  农业方面,好的衍生产品能够降低农业生产当中的非确定性,控制风险,保证农民收入。例如,农户通过对农作物价格进行套期保值,可以保证农产品原料成本相对较低;利用农产品期货,政府避免或减小农产品短缺。
  航空业中,以美国西南航空为例,他们与燃油供应商提前商定好价格,对燃油进行套期保值,避免燃油价格波动,乘客从而可以享受稳定低廉的票价。而利率期货可以降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使其可以以较低的风险发放贷款,从而为中小企业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好的金融创新,同样可以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成功的案例包括1990年美国“清洁空气法案”中的酸雨计划:每个电厂都有一定二氧化硫排放权,如果其不使用这种权利或者排放量降低,就可以将剩余的排放权在市场出售。当前中国的环境问题同样十分严峻,按照我的估计,如果中国政府能够推行类似计划,一年可能节省超过五千亿美元,并大大降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
  2003年推出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证明,有时候私营部门可以得出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向政府寻求解决方案之前,我们不能低估市场建构机制的能力。在医疗、教育、环境等方面,好的金融创新同样可以创造社会价值。
  
  培育相应的市场
  市场不是从来就有的,好的金融创新需要培育相应的市场:
  首先是经济的结构性变化,这会带来对于资本的巨大需求,从客观上要求了高杠杆率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
  然后是产品的标准化。因为即使面对巨大需求,衍生品作为一种金融产品,仍然同样需要产品的标准化过程。只用统一标准,才能保证市场中充分交易的可能性。
  之后衍生品市场需要有所有权凭证的保障。因为人们所交易的并不是实物,而是非常明确的所有权。而在此保障下,非正式的市场会首先发育,接着出现规范的交易所,最后会逐步拓展到场外交易。
  美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较为成熟,现在场外市场仍在不断发育之中。下一个四十年,衍生品领域更多的新产品将会出现,衍生品交易也将影响到更多地区,如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虽然各国金融市场发育程度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通的原则:只有在一个好的市场环境下,好产品才能发挥好作用。
  
  创新的未来
  亚洲正在发生的经济转型,可能会决定未来40年期货行业的格局。2010年,全球14家主要衍生工具交易所中,7所在中国、印度、巴西和韩国。
  而未来的潜在需求会促使新产品的出现。基于事件的衍生品,可以提供对冲各种政策风险的工具。诸如知识产权的非标准化产品,今后将会成为逐渐商品化。而为了对冲创新本身的风险,今后可能会将技术创新纳入资产类别。
  基本的主要农产品例如大米和大豆,如果在中国、印度、巴西等国进行产品创新也能够盈利。利率期货在西方已获得巨大的成功,但在东方还未普及。而商品需求和贸易的地域变化,意味着定价和商品的参考点也可能转至东方。
  我特别看好环境衍生品。中国、印度和巴西正在积极发展环境衍生品交易,韩国也正在计划2013年至2015年间推出碳排放交易方案。水是一种资产类别,值得一提。水权交易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在子孙后代承担被我们忽视的成本之前,水权的问题必须得到关注。
  
  经验与教训
  过去40年,期货市场上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其中有一些值得向中国介绍。
  第一,需要明确的法律和监管框架,并保证以最小的交易成本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立法过程应该公正透明,法律法规简单明了,监管体制应尽量统一。1990年《清洁空气法案修正案》中,涉及二氧化硫许可的部分只有15页。类似地,美联储成立法案只有25页。
  相反如果监管职责不明,会导致市场失败或缺乏活力。由于缺乏明确的立法,1990年《清洁空气法案修正案》无法延长,这是造成二氧化硫交易市场崩溃的首要原因。欧洲的单一股票期货之所以相对成功,可以说是因为监管机构单一,而不像美国一样有两个监管机构。
  第二,建立新的市场需要多年的严谨研究,结合现存或新建交易所精心设计的合同。这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需要有针对性地积累人力资本,涵盖金融、监管、法律和会计领域等专业领域,这些人认识到市场的重要性,知道如何优化获利机会。
  第三,新的市场是通过“推销”而不是“购买”形成的——创建一个成功的新市场,教育和营销的贡献功不可没。金融工具和商业产品不同,需求往往不是显而易见。在没有先例的领域进行突破,例如利率和股指期货工具,就更加困难。教育不仅限于终端客户,而是贯穿整个产业链,包括律师、会计师、学者、监管机构等等。
  
  【短评】
  理查德·桑德尔是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的主席兼首席执行官。70年代初期,他担任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首席经济学家时,赢得了“利率期货市场总建筑师”的美誉。而在2007年,由于在碳排放交易领域的杰出贡献,桑德尔被《时代周刊》誉为环保英雄。
  金融创新究竟是引发危机的洪水猛兽还是控制风险的宝剑利器?决定其好坏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监管和透明度。经济运行中风险不可避免,如何通过合理的机制设计有效地控制风险,正是衍生品设计的初衷。
  不少国内的制度经济学者,批评学院派的经济研究为“黑板经济学”。在科斯为桑德尔的著作《好的衍生品》所写的序言中,强调“市场是被培育出来的而不是假设出来的”。在推动深化市场改革的过程中,太多国内学者只是单纯地呼吁“要市场化”,但就设计培育市场的具体技术,却缺乏务实的研究和贡献,只是“假设市场会出现然后解决所有问题”。按科斯的原意,这恰恰才是“黑板经济学”。(史晨)
  
  (马岩系本刊见习记者,史晨系本刊研究总监,本文鸣谢中投汪建熙博士的指导)
其他文献
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个被英国人管治了150多年的地区,开始在“一国两制”的全新构想下“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当时,的确曾有不少人担忧:“香港能否保持已往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香港作为亚洲自由港和国际商业、金融及物流中心的地位能否保持?香港引以为豪的自由、法治能否持续?”  15年后的今天,香港在世界银行对183个经济体的营商环境排名中高居次席,并连续第二年以满分荣登全
期刊
去年夏季,美国驴象两党“超级委员会”谈判破裂,导致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遭标普调降。在这之后的一次华盛顿研讨会上,债务专家、美联储前副主席艾丽斯·里夫林面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关于“2013年会削减多少政府开支?”的问题,回答让人诧异:“我没有留意这个数字。”  里夫林是美国国会预算局的创始局长,是足以影响华盛顿债务等经济议题谈判进程的权威专家。她与前参议员彼得·多梅尼奇共同提出的里夫林-多梅尼奇削
期刊
今年5月以来,欧洲经济不断拉响警报,希腊是否退出欧元区,西班牙银行危机是否爆发,成了悬在欧洲乃至世界经济头上的两颗重磅炸弹。  积重难返的高福利制度可以说是欧债危机的最根本病因之一。可以说,如果欧洲不勇敢地面对这一问题,大力改革相关体制,不管是紧缩财政也好,促进增长也好,科教兴盟也好,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好,欧盟都将缺乏深层制度保障,这些措施都将是空谈。  欧债危机实质上是发展模式的危机和一体化不
期刊
编者按:  继希腊后,西班牙银行申请巨额政府救助,成为欧债危机的又一焦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两次对西班牙银行业进行压力测试,《财经国家周刊》择要翻译了IMF评估报告,其中房地产泡沫和银行业结构性问题,都可以为中国提供镜鉴,标题为编者所加。  过去四年中,西班牙金融部门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尽管外部因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国内房地产暴跌仍然暴露了西班牙储蓄银行的弱点、政策体系的软肋,以及对传统
期刊
6月的南海,台风季即将到来。此前,围绕着南海局势,一系列重要的区域会议先后召开,似乎掀起了一股亚太“外交旋风”。  6月3日,亚洲安全会议在新加坡闭幕,亚太地区的防长齐聚一堂,进行一年一度的“香格里拉对话”;会后美国国防部长利昂·帕内塔访问印度和越南;此前的5月26日,南太平洋的岛国首脑在日本冲绳参加了“太平洋岛国峰会”,美国首次参会;5月29日,第六届东盟国防部长会议在柬埔寨金边开幕;7月份东盟
期刊
历时3年,《证券投资基金法》的修改工作已近尾声。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及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了解到,《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草案向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征求意见工作已经完成,将提交至今年6月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进行审议。  “具体日期是安排在6月25日做修订说明。但此次只是一审,需等待三审通过后方可正式出台。”权威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与2011年1月中旬下发至监
期刊
5月最后一个星期,伦敦金属交易所(London Metal Exchange,下称LME)迎来了一位不同寻常的亚洲客人——香港交易所总裁李小加。  李小加此行伦敦目的明确:在一周内游说LME董事会,让挑剔的股东将LME卖给港交所。  在期货界,LME是一间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LME成立于1876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铜期货交易市场,交易品种有铜、铝、铅、锌、镍和铝合金。每年全球金属期货交易约有
期刊
58岁的金建才,在与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打了22年的交道后,终于等来了一个他盼望已久的好消息。  5月4日,国家海洋局官方网站发文说,经批准,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将加挂“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的牌子,人员编制增至38名。  “名副其实了。”5月31日上午,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金建才边喝茶边讲述,难掩兴奋。  而此时,备受关注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海试,正在江苏江
期刊
今年一季度,全国经济走势回落。在此背景下,“投资拉动”意愿再次增强。  5月25日,广东湛江、广西防城港两大千万吨级钢铁项目,同时被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湛江市长热吻批文的照片,成为各大网站的焦点。  但今年1至2月,我国钢铁行业陷入建国后前所未有的“全行业亏损”。在社会舆论看来,钢铁产能剧烈过剩的阴影,时刻笼罩着这两个大项目。  “湛江、防城港项目,是钢铁工业布局最后一步。”5月29日,工信部原材
期刊
来自汤森路透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金属和矿产业对外投资额达到154亿美元,仅次于2008年,位居历史第二高位。  但是,资源民族主义在全球的回潮,越来越严苛的针对外商资源项目的审查,层出不穷的针对资源企业的高税费,环保NGO和工会组织的博弈……亦让走出去的大批中资企业倍感困惑。    菲律宾的投资忐忑  5月29日下午,国家电网麾下的“国网国际”宣布,其已收购巴西七个输电特许经营项目100%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