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大文明体系的见证(三)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av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洲文明分布
  
  停留在墨西哥一带的文明应该是从亚洲过去的文明,在那里,古印度文明的特征十分明显。
  从地中海过去的人群,也可以猜测他们越过大西洋后首先进入亚马孙入海口,从那里溯河而上到达智利一带发展出另外一支文明。
  在我们把所有这一切想象得相当困难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一个因素:气候与海平面。假如合适的话,他们的每段航程很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短得多,因为有无数的小岛可以让他们休整。不给这些可能留下想象的余地,将是我们不可饶恕的致命缺憾。
  还记得那些不明的海底世界吗?它们给我们以有力的提示。距离智利上千千米远的复活节岛,可能就是他们的一个休息站。
  
  玛雅无轮之谜
  
  玛雅文明中没有出现车轮,成为许多人否定玛雅文明是有轮的外来文明传播的证据。但我认为,玛雅的无轮才正好证明了他们与全人类文明同源,是善水之人将他们远送美洲的。
  首先,玛雅无马是个事实。当印第安人第一次见到西班牙人骑马而至时,他们还以为是天神到来,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马。很显然,他们也不使用牛。既然牛马都不使用,车轮当然就用不上了。
  为什么当初腓尼基人不在运送人的同时也运送马过去呢?这是因为,马在公元前4000年的时候还不是那么重要,并且驯马技术还不成熟。善水的腓尼基人只知道船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马就另说了。另外,当时在海上长途运马怎样解决马的饲养也是个重大的难题。
  除了地理因素外,为什么美洲仅有的两大块古代文明区域,一个沿着智利狭长的海岸线拼命发展也不愿进入纵深陆地,而另外一个即便稍稍向南也愿意绕着墨西哥湾大面积的水域来发展呢?秘密就在这里:他们可以使用船来解决一切远程交通问题。车这个交通工具在古代美洲大大萎缩了,除了船还是船。腓尼基人的这个善船特性也给全球文明的初期传播赋予了特殊的色彩:逐水而居。哪里有水他们就到哪里;哪里有水他们就觉得哪里亲切,即便在死后也一定要用船棺。
  
  相关的几个世界之谜
  
  存在于英国威尔特郡的巨石阵一直让人们迷惑不解,英国考古专家在巨石阵附近发掘出一座青铜器时代早期的坟墓。经研究发现,墓主大约生活于公元前2300年,巨石阵正是在此前后于伦敦西南120千米处建成。墓主显然是当时的显赫人物,因此研究人员猜测,他参与主持建造了巨石阵,并且可能来自国外。
  智利附近海域的复活节岛上的巨人头像的建造日期推定在4800年~3500年前。全球类似的作品还有很多,并且建造时间都比较接近,我怀疑这些都是腓尼基人远古的航海遗迹。
  那个时代的人们偏爱巨大的石制物品,从埃及的金字塔、神庙等建筑上可以得到验证。刚刚从百万年前的石器时代走过来的人类,一旦一种技术得到发展,则一通百通,什么都会变得易如反掌。并且当时的中东完全有相关的天文知识,为什么不能相信他们是红海及两河流域的文明扩张呢?假如我们不为埃及境内巨大的金字塔和巨型石柱感到迷惑的话,为什么会为其他地方的巨型石头作品感到迷惑呢?中国境内其实也有巨石作品,但都比较晚,比如大同石窟(最高17米)与龙门石窟,还有乐山大佛(高71米)等,很明显它们的时间都在佛教出现以后。
  另外,日本岛上的阿伊奴族少数民族,据说与大洋洲的居民有血缘关系。有趣的是,阿伊奴族人至今使用20进位法,与玛雅人一样。他们肤色浅白,明显和今天的亚洲人不太一样。我们中国也曾有中山“白人国”,说不定阿伊奴人是从中国过去的一支。《山海经》中的“汤谷扶木”以及“白民国”、“天吴”、“天山”等是指今天的日本吗?这需要进一步考证。这些地理大跨度上的人种分布实际上吻合今天的基因结论:海上移民从非洲一直沿海岸线东行,并且他们在大约6万年前就抵达了澳洲。
  近年在接近墨西哥的美国加州附近海底发现的一个大石锚,经鉴定是中国台湾、福建一带出产的石头,使用日期应该在几千年前。专家们推测,使用这一石锚的船应该相当巨大。载人量应该在100人一150人。由于这一古老年代与形状之间的结合结果超出了许多人的常识和传统历史概念,至今没有人敢下定论。我觉得现代人太自负了,总以为自己比几千年前的人类聪明和智慧得多,其实现代人除了在动力学与哲学方面的发展之外,在其他方面并未超过我们几千年前的祖先太多,在有些方面甚至还退化了,以至于连想象古人怎样制造那些奇迹都有困难。
  我们不知道古代人是否可以造出那样大的船,但是传说中的诺亚方舟的尺寸是这样的:长三百肘(1肘约0.5米)、宽五十肘以及高三十肘。这样的一条大船恐怕还是可以承载100人~150人的吧。
  
  丝绸海路再思考
  
  既然有群人,或者说就是腓尼基人承担着如此复杂的海上运输任务,那么连接地中海、红海沿岸与中国广州和成都平原的丝绸海路的任务,有可能主要是从中东运送人员到各个殖民地,而货运任务倒不必位居第一。尽管中国的丝绸业发达,但这一事实成立的明显标志是在西汉建立(前206年)后北丝绸之路的开辟。在4000年前的埃及,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这之间相隔大约2000年,太多的变数给了我们想象的极大空间。
  一种可能是,蚕丛这个蜀王从埃及把纺织技术带到了中国的成都平原,之后中国的丝绸技术继续发展,而埃及的纺织技术中断,然后需要返销丝绸。另外一种可能是,中国的天然植物能够饲养更优良的蚕种,使中国生产的丝绸在整个世界上大放异彩。埃及的气候在过去的7000年内曾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是个事实,甚至古埃及人当初崇拜的一种鳄也彻底消失了,所以气候变化影响到植物和其他动物的生长也是很可能的。总之.无论丝绸是否为中国独有,纺织技术在古埃及是早就成熟的,问题只在蚕的繁殖以及缫丝技术的产生。当然,不能否定后者直接产生于中国本土。
  以上的推理使那条丝绸海路有了两种可能:以运送丝绸为主或与丝绸运输根本无关。这个最终的结论需要有关丝绸方面更多的考古发现来证明,现在说什么都早。
  今天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以及日本等地,甚至美洲的印第安人都善于原始的织布方法这一传统,显示着这样一个事实:它们来自同一个技术根源,这个传播工具就是腓尼基人的大船。我倾向于最初的根源来自中东,但我也倾向于认为丝绸这一细腻的独特产品是在中国得到了发明与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切除术(观察组,n=54)与同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n=64)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平均
要真正明白物质在空间中运动的实质,就必须去了解物质基元通过空间基元的过程。这个最本质的过程如果不弄清楚,那么在运动的现象上无论你做多么高深和华丽的文章,到头来也不过是海市蜃楼而已!  我们知道,物质基元游空子没有专属自己的中间体,因此游空子只能与它所经过的空间基元静空子共用其中间体。于是,当游空子外层的循环体进入静空子的中间体时,中间体便立即也成为了游空子的一部分,而游空子则等于即刻增加了一倍的体
从云南含笑MicheliayunnanensisFr.exFin.etGagn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倍半萜醇,命名为12,13-di-acetoxyl-1.4.611-eudesmanetetol,以及3个已知的倍半萜内酯1β-hydroxyarbusculinA2,reynosin3,parthenolide4和3个木脂素3-(α,4-dihydroxy-3-methoxybenzyl)-4-(4-
我们坐在绿草如茵的公园里,听诗人饱含深情地为我们诵读纪伯伦的《泪与知》:“我来到了塔德莫尔废墟。长途跋涉使我早已筋疲力尽,于是我躺倒在草地上,曲肱而枕。周围是一些巨大的
导演:何子力编剧:何子力/柯德涛主演:蒋可/王晓彤/李晔/孙宁芳/范楚绒/洪海天/谢元真/胡谦/刘北辰/周南飞/严丽祯/谭满堂/翟巍类型:喜剧/动画/冒险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
在全球海洋的千千万万岛屿面积达2175600平方千米的格陵兰岛绝对排名第一,格陵兰在丹麦语的字面意思为“绿色的土地”。这块千里冰冻,银装素裹的陆地为何享有这般春意盎然的芳名呢?据史书记载,公元982年,北欧人埃里克和他的伙伴从冰岛出发,向西北航行寻找新大陆。他们却意外发现了一个大岛。经过两个夏季的考察,埃里克终于在该岛西南沿海地段找到了几片平坦之地。这几片平坦的沿海土地在地形上可防御北极寒风的袭击
重点学科建设又是高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为了更好地为重点学科服务,文章通过调查本科高校重点学科电子资源建设现状,并以三峡大学图书馆为例,比较分析重点学科电子资源
<正>~~
期刊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积累将成为影响人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大学生对知识资本认知缺失和存在问题的情况下,图书馆应顺应时代需求,立足大学生的知识资本需求,通过大力
快到夏天了,炎炎酷暑让室外活动变得难以消受。去不了海边度假的话,带孩子们去清凉的水旅馆不失为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这一其就让我们去看看欧美车家最著名的几座海洋馆,听听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