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课堂渗透思政教育浅析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shi6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及市场环境的变化,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专业素养的提升,更要重视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向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选择以大数据时代为着手点,探讨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分析大学英语课堂中渗透思政教育的措施,以期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数据;英语课堂;思政教育
  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西方文化对国内大学生思想和意识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尤其是大数据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要根据时代变化做出调整,改变以往传统的单纯课本知识的讲授方式,英语教学要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英语教育教学水平。就此展开论述。
  一、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特点分析
  大数据环境下师生之间沟通方式出现变化,学生可以将当面不方便表达的观点与想法通过大数据平台表达出来,并主动参与到讨论中来。另外,学生利用互联网等资源会更加快速的捕捉信息,甚至比辅导员更快速的获取相关信息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下,辅导员不再完全具有思想权威,使得双方沟通平等、气氛愈发融洽,有助于做到及时有效的沟通信息,改善和拉近师生关系,从而对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等发挥积极的效用。
  大数据时代只要存在网络覆盖,辅导员就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等设备开展相关工作。辅导员可以利用大数据平台随时随地召开视频会议、发放通知等,有效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辅导员的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极大提升,内容新颖丰富、形式多样的大数据平台和资源也为辅导员的工作途径和方式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另外,大数据丰富的内容与表达方式更受大学生青睐,使得辅导员工作呈现多样化发展。大数据时代下,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可以不必面对面交流,也可以不用真实姓名,师生之间形成民主、平等的融洽氛围,缩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降低学生的心理防范程度,师生可以在零负担和压力的情境下表达彼此的真实观点和看法。教师也能利用大数据平台时刻关注学生动态和心理变化, 及时发现问题,并能结合相关情况有效采取针对性的教育与引导措施,从而提升教育的实效性。
  二、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课堂渗透思政教育的措施
  (一)渗透国家版图意识
  国家版图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象征。国家版图也并不是亘古不变的,经历过上千年的发展和多次历史变迁,国家版图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整个变化过程蕴含着历史素材,也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资源。英语课堂上教师结合历史元素编写教学文本、设计问题,提高学生对版图的整体认知,也可以利用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源深化国家版图认知。版图意识的培养也是国情教育的一部分,属于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教师要有计划地为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体系中,针对版图意识、内容的教育比较薄弱,主要借助学生品德教育、生活引导和语文学习等内容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渗透,缺乏针对性。因此在实际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积极拓展。在课堂教学中加入鲜活、生动的版图元素,对我国新一代青年进行针对性教育和引领。从不断的教育、引导和实践中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培养观察力、探究精神,在不断学习研究中健全人格。
  此外,教师通过对大数据分析的数据结果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可以认真审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随着大数据分析准确性的不断提高,教师可以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寻找最佳的教学策略搭配方案,进而更好地提高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量化分析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将学生一些特殊的学习行为进行量化统计后,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更加准确地分析出学生的学习特点与不足,进而对学生给予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从而有效克服学生的学习弱点。
  (二)构建英语“云课堂”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教育领域,各种新型的课程形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比如翻转课堂、慕课等,各种各样的网络学习平台开始出现在英语教学中,并影响和改变着传统教育教学方式。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也应该运用这些新型课程形态,在增加课程趣味性的同时,对学生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除了在平時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渗透国家版图意识之外,教师在课余时间可以借助微信群、QQ群等平台和渠道上传有价值性的教育资料,引导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为学生上传一些新形势下的英语教学视频,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为学生推送“译界泰斗”许渊冲老先生翻译的经典诗歌名篇,让他们真切感受到中国传统诗歌的独特魅力。在引导学生英语学习的同时,不断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另外,教师利用微信和QQ群发布时事新闻、话题热点等供学生讨论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分析他们的思想情况,及时挖掘潜在的问题,以此因势利导,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此外,在网络虚拟世界中,法律受到很大局限,而每个人都有言论自由,可以肆意凭借自己的言论自由发表一些夸张的、不符合实际的虚假内容,对网络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为了塑造文明网络环境,依靠个人道德约束和对法律的宣传引导使学生个人产生内在的道德约束力,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而道德自律是个人内在的一种为人处事的标准,是根据自身教养和道德认知逐渐养成的一种内在自我约束力,它是法律或他人监督不能取代的。
  (三)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自信心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无论墙壁上的格言、还是班级板报、学校宣传栏、教学区走廊标语等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精神层面进行滋养,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对学生健康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比如学校教学楼楼道的墙壁上张贴一些关于理想、抱负、刻苦拼搏、努力学习类的名言警句、座右铭等,以英汉互译的形式对外展现,方便学生记忆,效果更加醒目,在以后写作和交流中也可以加以引用、润色等,展现自己文化内涵。如Be keen on learning, good at communicating, courageous in undertaking, and brave in innovating(善于学习、沟通,敢于承担、创新)。使学校每一块墙壁都有自己的思想和风格,都是教育阵地,都能对学生学习、成长和做人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同时还可以利用英语对班级板报进行出版,可以将其称之为“世界文化之窗”,将中外名人名作及其趣事,各国历史、文化、地理、习俗,中外经典文学、名著、民间故事等分期出版,同时在每期的结尾配上每期一问,激发学生对英语文学的学习与思考,培养学生对各国文化内容的思辨和分析能力。例如,中西方文化差异较大,相差十万八千里的意思却可以用动物代替。像“Love me, love my dog”“Barking dogs seldom bite”“An old dog barks not in vain”“Every dog has his day”“A living dog is better than a dead lion”等与狗相关的谚语和习语。都说猫狗不分家,然后请学生们联想并列举在汉语中与“猫”相关的谚语或者习语都涵盖哪些以及如何翻译的问题,进一步对比和思考“猫”和“狗”这些词在中西文化对比方面的差异和英汉互译层面的寓意分析。
  三、结语
  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大学生思想观念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和冲击。鉴于此种状况,英语教师要加大重视程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政教育,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这就需要教师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对传统教学中的不足进行弥补和扩充,全面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思政教育的渗透力度。
  参考文献
  [1]耿静如.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课堂渗透思政教育的研究[J].福建茶叶,2019,41(10):199.
  [2]李静,于素平,郭晋晖.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课堂中思政教育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72.
  [3]陈业丽.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课堂中思政教育的渗透[J].科技视界,2017(16):156+178.
  作者简介
  丁芬芳(1988—),女,河南许昌人,主要从事高职英语教学工作。
其他文献
目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应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既可以将理论知识形象化,激活学生大脑,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
会议
我院受中国远洋总公司的委托,于1983年12月1日~20日在本院举办了“微处理机在APPA中的应用”技术讲座,来自全国各远洋公司、海运局、港务局以及有关大中院校、科研所等单位的
会议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社会和家长对学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升儿童心理学的教育質量和水平,有必要对教学进行优化和改革。本文从优化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创新课程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希望其能为教学改革实践提供参考思路。  ◆关键词:儿童心理;教学改革;学前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重要的必修科目,作为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对学前儿童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从目
会议
◆摘 要:本文对大学英语阅读能力的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文章以“三教”改革的背景为例,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进行了分析。文章首先阐述了“三教”改革的概念性问题,其次,分析了“三教”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对大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教学,为大学生英语教学有效性提供了保证,对于提升大学生英语阅读水平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三教”改革;英语;阅读能力;提升;策略  大学英语是大学生的一项基础性课程,对学生的语言表达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摘 要:目的:评价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法在药品检验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级药学专业的四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一班40人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模式,二班44人设为实验组,采用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法。结果:实验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实验组进行问卷调查,多数学生认为慕课教学提升了学习能力和操作能力。结论:将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法应用于药品检验技术教学,可以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