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来源 :新闻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我们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作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铸魂工程”。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入耳入脑入心,实现了课堂教学取得新成效、专业实践迈出新步伐、学术园地实现新进步、学生活动得到新提高的目标。
  一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线,构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课程体系。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贯穿于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中,健全“三全育人”的体制机制,深化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金课”建设,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情感和立场的新闻传播工作者。
  二是以专业实践为依托,打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课外阵地。学院将实践采风纳入人才培养重要环节,明确实践主题,突出专业特色,在社会实践这个大课堂锤炼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人才。从2014年開始实施的“大学生走基层”田野调研活动,依托大二夏季学期开设的新闻实务课程,开展以“师徒制”形式的课外教学,由专业教师现场指导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基层,进行专题性的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学生足迹遍布浙江、河南、安徽等多个省市,奔赴农村、煤矿、社区,扎实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采风实践。
  三是以学术园地为抓手,营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学术氛围。学院举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讲堂,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走进讲堂。举办全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生学术论坛,为全国各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提供一个高起点、跨学科、多领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
  四是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兴起深学笃信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热潮。学院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学院除日常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讲堂、思源讲坛、“新思享”学生沙龙等一系列活动外,还举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知识竞赛和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演讲大赛等活动。多项活动被共青团中央、学习强国等平台点赞,让价值引领与学生活动精彩纷呈、交相辉映。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同时提出了深入实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学院要牢记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初心使命,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创新研究,依托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政治资源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术资源,聚焦国家和上海在新闻宣传领域的重大需求,努力培养具有正确立场、人民情怀、责任担当,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作者简介   严三九系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其他文献
编者按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是新闻传播教育的“灵魂”所在。传媒格局嬗变之际,为了推动马克思主義新闻观研究与新闻实践相结合,本刊经过多方协调,隆重推出我国12所新闻院校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具体实践成果,多角度展示全国各高校培育新闻人才的创新思路,通过学界与业界的共同关注,推动新一代新闻事业接班人事业向纵深发展。  敬请关注。  2020年11月28日
期刊
【摘 要】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客户端逐渐成为纸媒的“标配”,但大多面临品牌渗透力弱、新媒体人才欠缺、优质内容缺乏等问题。文章分析纸媒新闻客户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纸媒新闻客户端的发展路径:彰显纸媒品牌价值、用新名字突围、打好本地新闻牌、打造核心竞争力、用优质内容加强互动。  【关键词】新闻客户端;发展路径;内外兼修;核心竞争力  一、纸媒新闻客户端的现状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
期刊
在“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新闻学术研讨会”上专门举办这样一个“新闻学院院长(书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论坛”,我觉得创意很好,意义重大。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一直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传统,从20世纪60年代的“两典一笔”到近20年来接续不断的马新观教育,我们始终把马新观教育作为新闻传播教育和研究的必修课。  其一,一“马”当先。用马新观为新闻传播教育导航。我们新闻学院的办学目标是培养未来能够影响
期刊
近些年来,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新闻理论、新闻业务等专业课程教学的同时,重视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学生开设“第二课堂”,加强实践教学。  学院先后与人民网、《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建立实习基地,在全国两会等重大报道节点,组织高年级同学集体赴基地进行顶岗实习,直接参与重大宣传报道活动,让同学们体会中央主流媒體记者严谨的工作作风,观摩主流媒体在重大宣传报道中的操作规范,在实践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谈到“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并提出“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同时,他还专门就新闻院校如何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新闻教学、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要求。他指出:“新闻院系教学方向和教学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闻舆论工
期刊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回应现实的挑战,只有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新观才能具有理论活力。当前,尤其要在运用马新观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下功夫。比如,如何看待资本对舆论的影响?如何用马新观解决媒体融合中的问题?新闻界出现的学习和贯彻马新观不力的情况,说明还是有人把马新观当成了条条框框,或者是当成一项纯粹的学习任务,而没有思考如何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和发展。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业务课特
期刊
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新闻学也是实践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根在培養党的新闻人才,重在探究重大前沿理论,功在回应传媒改革需求。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在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学习的基础上,推进实践转向。主要做法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第一,引名师、重前沿,增强学生实践意识。“部校共建”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讲堂”系列讲座已在学院
期刊
近些年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马新观教育取得了以下成果。  1.产生了一批有分量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研究成果。在部校共建中,合作设立科研课题92项,产出了134篇高质量学术论文、13部著作及教材、10部研究报告。杨保军的“新闻理论十论”系列成果是新时代新闻理论的扛鼎之作。  2.初步建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文献数据平台。为解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成果分散、研究资源重复等问题,人大新闻学院在
期刊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新闻传播类专业的灵魂。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既可以从理论入手,也可以从实践入手,或者两者齐头并进,相向而行。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最近几年的探索中,着重开发出一套包含四堂课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体系。  第一堂课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课。我们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修课,其中本科的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学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以及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都是
期刊
翟丙军身高1.66米,体重90公斤,是一个典型的"胖兵"。  10年前,一列火车将翟丙军从冀南平原载到辽东半岛,用他自己的话说:"从此,我便踏上了军旅之路,也踏上了一条用笔来倾诉内心孤独寂寞惶恐或者愉悦欢欣甜蜜的业余创作之路。"  1999年春节前,翟丙军在回家探亲的火车上,突然萌发了一股强烈的创作欲望。他翻来覆去难以入眠,通过深入构思,最后决定要写一篇反映当代军人婚姻爱情和现实生活的小说。到老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