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全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安全生产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头等大事。大量实践表明,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系统中有效性的决定因素,职工对企业安全文化的感受与认知支配着其安全意识和行为的养成,安全文化决定着安全生产系统要素是否积极有效地发挥作用。从我国煤矿企业近年来事故发生的情况看,大家常常把过多的目光和精力集中于安全投入、安全生产系统的建设和调整、安全设施的更新改造这些有形“硬件”的建设方面,而忽视了“安全文化”建设等“软实力”在安全工作中的积极功能,或者不能很好地让安全文化发挥积极影响和作用,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煤炭行业被动的安全生产局面。
我国煤矿矿难频繁的根本原因是“安全”没有真正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所以,如何真正发挥安全文化在煤矿生产中的作用,应该引起各级政府和煤矿企业的高度重视。但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如何有效创建符合企业自身特色的安全文化,已成为企业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煤炭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安全文化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当前,不少煤炭企业没有完全理解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许多煤炭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还停留在初始阶段,企业“安全文化”常常表现在一些大同小异的安全活动、宣传口号和标语等表面形式,没有真正体现出企业所追求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等深层内涵,没有真正挖掘出全体员工自主推动企业持续安全发展、健康发展的强大力量。
(二)安全理念普遍较淡薄
由于煤炭行业属于高危行业以及具有“苦、脏、差、乱”的特点,从业人员普遍素质较低,安全理念较为淡薄,基本上处于从属和被动“要我安全”的状态,许多煤炭企业虽然也制定有各种规章制度,但是员工遵守规章制度的出发点大多是因为害怕被处罚而不得不遵守,“安全第一”及“我要安全”的意识还比较模糊,这种较普遍持有的理念还不足以让人们自觉地去接受和弘扬煤矿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建设需要把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三)安全文化建设浮于形式,缺乏整体规划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多数企业都开展了企业文化建设,甚至形成“文化热”。但是,就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开展的情况来看,许多企业普遍存在着形式主义现象,安全文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二、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措施建议
(一)深刻认识安全文化的本质内涵,构建以人为本文化理念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主体是职工,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安全观念、安全行为等都离不开人的因素。以人为本,要把“安全第一”当作首要的价值取向,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提出明确的要求,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并作为确定安全文化建设目标的中心环节,精心安排各项活动,构建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主体。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激励机制,严格考核,特别要把过去安全管理方面的一些好做法和经验上升到文化理论高度来认识,以人为核心,突出员工的安全意识、思维、哲学和价值观,增加职工全员培训、质量标准化、安全生产等活动经费,做到全员激励与重点激励相结合。
(二)构建合适的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必须结合企业实际,循序渐进
首先,煤炭企业要做好安全文化策划工作。煤炭企业安全文化策划时要结合企业自己的现状、面临的国内外环境,着眼于未来和企业发展,立足于企业发展战略,符合国内、外同行业和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其次,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总体规划,在总体目标下结合各阶段安全生产形势,制订各阶段目标,并有效推行和不断提升,避免形成空的框架。
(三)规范和深化培训,提高全员的安全技术素质
首先,培训必须结合本企业的特色,围绕企业发展现状,要根据企业对人员的需求状况,结合不同层面、不同层次的需求,找准培训方向,加强针对性。其次,安全培训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选取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搞好案例教学,通过生动的案例讨论分析,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使学员能够切实掌握,达到理论联系实际、警示教育的目的。第三,培训不能只讲形式,走过程,要加强对培训的考核和评估。培训计划的有效运行要有组织上的保证,并要用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
(四)重视班组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工作的灵魂,也是实现企业长治久安的强有力保证。而企业安全文化的最终落脚点是班组,因为班组是企业安全生产中的最基层组织,企业各项安全管理的基本对象和实施目标大部分在班组,各项规章制度、技术要求、工作标准、管理标准要靠班组来贯彻和落实。可以说,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和必要补充,因此,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在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不容忽视。
近年来,虽然有的煤炭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上还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要给予班组安全管理更大的自主权
煤炭企业应在现有基础上给予班组安全管理更大的自主权,将安全绩效考核、安全水平监测、事故处罚权限、相关责任分解逐步纳入到班组管理工作范畴。将安全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充分发挥班组的主观能动性,使安全责任真正落实到人头。
第二,要着力提高班组长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班组长作为最基层的管理者,其自身素质和管理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也直接影响着企业安全文化的创建工作。所以煤炭企业一定要做好班组长的选拔培养工作。可以通过公开竞争和择优选聘等方式将最合适的人选到最适合的岗位,另外还要把好“充电”关,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建立班组长培训教育机制,将工作目标和个人目标结合起来,将企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统一起来,不断提高他们适应新形势、开创新局面的实践技能和安全素质。只有舞好舞活班组长这个“龙头”,才能带动班组安全文化创建的顺利进行。
第三,建立健全班组安全活动制度
班组安全活动是创建安全文化的有效载体。煤炭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在基层班组开展各种安全活动,比如:在班前看亲情教育专题片;集体朗诵企业安全理念;总结上班工作安排和当班注意事项;进行入井安全宣誓;班中进行“四位一体”检查;班后进行安全讲评活动等等,增强班组成员间团结协作意识。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离不开人、物、科学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投入。我国煤炭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理念,还有优秀的员工,再加上政府以及行业的正确引导等等,不断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作者单位:山西大同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系)
我国煤矿矿难频繁的根本原因是“安全”没有真正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所以,如何真正发挥安全文化在煤矿生产中的作用,应该引起各级政府和煤矿企业的高度重视。但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如何有效创建符合企业自身特色的安全文化,已成为企业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煤炭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安全文化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当前,不少煤炭企业没有完全理解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许多煤炭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还停留在初始阶段,企业“安全文化”常常表现在一些大同小异的安全活动、宣传口号和标语等表面形式,没有真正体现出企业所追求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等深层内涵,没有真正挖掘出全体员工自主推动企业持续安全发展、健康发展的强大力量。
(二)安全理念普遍较淡薄
由于煤炭行业属于高危行业以及具有“苦、脏、差、乱”的特点,从业人员普遍素质较低,安全理念较为淡薄,基本上处于从属和被动“要我安全”的状态,许多煤炭企业虽然也制定有各种规章制度,但是员工遵守规章制度的出发点大多是因为害怕被处罚而不得不遵守,“安全第一”及“我要安全”的意识还比较模糊,这种较普遍持有的理念还不足以让人们自觉地去接受和弘扬煤矿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建设需要把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三)安全文化建设浮于形式,缺乏整体规划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多数企业都开展了企业文化建设,甚至形成“文化热”。但是,就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开展的情况来看,许多企业普遍存在着形式主义现象,安全文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二、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措施建议
(一)深刻认识安全文化的本质内涵,构建以人为本文化理念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主体是职工,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安全观念、安全行为等都离不开人的因素。以人为本,要把“安全第一”当作首要的价值取向,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提出明确的要求,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并作为确定安全文化建设目标的中心环节,精心安排各项活动,构建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主体。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激励机制,严格考核,特别要把过去安全管理方面的一些好做法和经验上升到文化理论高度来认识,以人为核心,突出员工的安全意识、思维、哲学和价值观,增加职工全员培训、质量标准化、安全生产等活动经费,做到全员激励与重点激励相结合。
(二)构建合适的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必须结合企业实际,循序渐进
首先,煤炭企业要做好安全文化策划工作。煤炭企业安全文化策划时要结合企业自己的现状、面临的国内外环境,着眼于未来和企业发展,立足于企业发展战略,符合国内、外同行业和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其次,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总体规划,在总体目标下结合各阶段安全生产形势,制订各阶段目标,并有效推行和不断提升,避免形成空的框架。
(三)规范和深化培训,提高全员的安全技术素质
首先,培训必须结合本企业的特色,围绕企业发展现状,要根据企业对人员的需求状况,结合不同层面、不同层次的需求,找准培训方向,加强针对性。其次,安全培训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选取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搞好案例教学,通过生动的案例讨论分析,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使学员能够切实掌握,达到理论联系实际、警示教育的目的。第三,培训不能只讲形式,走过程,要加强对培训的考核和评估。培训计划的有效运行要有组织上的保证,并要用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
(四)重视班组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工作的灵魂,也是实现企业长治久安的强有力保证。而企业安全文化的最终落脚点是班组,因为班组是企业安全生产中的最基层组织,企业各项安全管理的基本对象和实施目标大部分在班组,各项规章制度、技术要求、工作标准、管理标准要靠班组来贯彻和落实。可以说,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和必要补充,因此,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在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不容忽视。
近年来,虽然有的煤炭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上还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要给予班组安全管理更大的自主权
煤炭企业应在现有基础上给予班组安全管理更大的自主权,将安全绩效考核、安全水平监测、事故处罚权限、相关责任分解逐步纳入到班组管理工作范畴。将安全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充分发挥班组的主观能动性,使安全责任真正落实到人头。
第二,要着力提高班组长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班组长作为最基层的管理者,其自身素质和管理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也直接影响着企业安全文化的创建工作。所以煤炭企业一定要做好班组长的选拔培养工作。可以通过公开竞争和择优选聘等方式将最合适的人选到最适合的岗位,另外还要把好“充电”关,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建立班组长培训教育机制,将工作目标和个人目标结合起来,将企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统一起来,不断提高他们适应新形势、开创新局面的实践技能和安全素质。只有舞好舞活班组长这个“龙头”,才能带动班组安全文化创建的顺利进行。
第三,建立健全班组安全活动制度
班组安全活动是创建安全文化的有效载体。煤炭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在基层班组开展各种安全活动,比如:在班前看亲情教育专题片;集体朗诵企业安全理念;总结上班工作安排和当班注意事项;进行入井安全宣誓;班中进行“四位一体”检查;班后进行安全讲评活动等等,增强班组成员间团结协作意识。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离不开人、物、科学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投入。我国煤炭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理念,还有优秀的员工,再加上政府以及行业的正确引导等等,不断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作者单位:山西大同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