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的“木桶理论”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dear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作为一个团体,要求同学们有强烈的团队意识。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们不难联想到“木桶理论”,班级的综合实力很大程度上受个别自律力差的学生制约,因为他们不仅自己不能约束好自己,破坏纪律,同时还可能将这种坏习惯蔓延至身边的同学,“从众心理”在此时往往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高一进校的时候,我们班就有几个这样的学生,他们行为懒散、思想懒惰、不愿为班级付出。班上大部分的同学积极为新班级的建设出力,然而那几个同学却搞小集体,不但不思上进,还经常迟到、上课睡觉、寝室不做清洁……成为学生处的常客。班级形象也因为他们几个人的违纪而逊色不少,不但班级评优评先无望,连每次考试的成绩与其他班级相比都落后不少。同时,因为他们的负面影响,还使一些同学处于明哲保身的观望态度,圆滑成了他们的处世之道。
  看到这种情况后,我把工作重心从整体转向局部,从全班转向个别。我深知,如果不把这几块“短板”加以改造,“木桶”的盛水量永远会受到他们的限制。
  于是,我立马对他们的家庭背景、喜好、特长等展开了调查。我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主要通过抓闪光点和责任约束的方法入手,认同他们的优点,让他们担任班级干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尽可能和他们站在同一条战线上,拉近与他们的距离,我相信只有走进孩子们的心里,才能找到教育难题的答案。
  在得到这几个孩子的信任后,我才知道每个孩子的“顽劣”背后,几乎都有着让人揪心的故事。有的孩子是因为家长离异,父母疏于管理,放任自流;有的孩子是因为曲解父母的意思而叛逆;有的孩子因交际危机而缺乏信任……“对症下药”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通过多次沟通,终于让他们心中的坚冰逐渐融化,使他们慢慢地融入集体中。一旦思想步入正轨,他们的学习劲头也大为改观,从以前排斥学习,到现在都能安心学习了。
  木桶的短板不加长,水桶里的水肯定不会增多。但是,短板加长了,也并不代表水就一定能装很多。因为盛水量多少还取决于水桶的底部,试想如果桶底很小,木板再长,也装不了多少水。这就好比一个班级中班主任的认知格局大小。目标意识强、积极上进的班主任所带班级的孩子们会更积极主动,自主学习的意识也更强烈一些,最终“盛水”的量就要大一些。
  另外,我意识到木桶盛水的多少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粘合剂,这决定了木板与木板之间的紧密程度。如果木桶的木板之间缝隙很大,也装不了水。这个粘合剂就好比班级凝聚力,一个班级的精神支柱。没有这个粘合剂,即使向木桶倾倒再多的水,最终也会所剩无几。所以,我努力建设好班级文化,给孩子们一个和谐的班集体,提高木桶的整体效应。
  (作者单位:重庆市清华中学)
  编辑点评:
  在管理學上有个著名的“木桶理论”,就是指用一个木桶来装水,木桶是由多个木板箍成的。而木桶能盛水的容量不是由组成桶壁的最长的木板决定,而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这被称为“短板效应”。由此可见,“短板”的长度决定整体的发展进程。要提高木桶的整体效应,最关键的是增加短板的长度或者换掉短板。这就好比在班级建设中,一个班级的整体素质高低不是取决于最优秀分子,而是取决于最一般分子。班主任只能对这些“短板”式同学加以改造,帮他“加长”,尽可能达到平均水平,让他们不成为制约班级发展的限制因素。
  (责任编辑 陈 殷)
其他文献
看到这个题目,我想了很多。美与丑、善与恶、正与反、上与下……世间万物都是对立而生的。一幅图画,有前与后两个面,没有只有前面或只有后面的画。  美丽的只有在丑陋的衬托下,才显出美。花很美,但没有刺和叶的衬托,感觉会非常平淡的。  美丽的厌恶丑陋的,丑陋的却常常救助美丽的,这样的事比比皆是。一朵花常常欺辱她茎上的刺,而有人要摘花的时候却被刺扎到,使人对那株植物产生畏惧。  外表美丽的人心灵却不一定美,
记得有一年端午节后,学生们交上了关于节日的作文。  “今天是端午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表弟表妹,全家围坐在一起,吃着香甜的粽子,喝着饮料,然后大人们打牌,小孩子们玩电脑……”  批改着学生的作文,了解他们的过节方式,我如鲠在喉。记得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二十六种文化形态,但在这些文化形态中,只有一种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这就是中国传统
目前,我国仍然存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差距,并有扩大之势。本文首先探讨了我国发展不平衡下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对所列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对问题的分析
我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恐,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而并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了个小疙瘩来。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悲的是它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乘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z u 6)
<正>家长是很重要的教育资源,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和家庭的教育氛围可能决定孩子一生的发展,这也是家校沟通的必要性所在。家长是班主任借力的对象。班级事故的处理、教育情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