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专用型甘薯新品种南紫薯018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来源 :贵州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19900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选育淀粉含量和花青素含量高的甘薯新品种,为加工业对高淀粉及高花青素专用加工型甘薯的需求提供品种选择.[方法]南充市农业科学院以日本紫薯为母本进行多父本集团杂交,从其后代实生种子中筛选培育出甘薯新品种南紫薯018,于2019年获得品种保护权(品种权号:CNA20151680.4).[结果]南紫薯018鲜薯产量达26572.5 kg/hm2,薯块干率33.0%,鲜薯花青素含量30.43 mg/100g鲜薯,淀粉含量22.35%.[结论]南紫薯018结薯较集中,薯形长纺锤形,薯皮紫色,大中薯率达81.1%,商品性好;抗病性好,耐贮藏,是适宜于全粉添加和花青素加工的专用型甘薯新品种.
其他文献
通过对小陇山林区境内珍贵树种资源调查,分析了珍贵树种的种类组成、生境状况、分布特征,查明境内共有珍贵树种45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8种.
过度采挖造成野生黄耆资源枯竭.走访结合样方法调查甘肃兴隆山保护区黄耆分布.结果表明,兴隆山保护区黄耆间断性零星分布在5个地点,生存于半阴坡多刺灌木林内或林缘区,对海拔、坡度、土壤无特殊适应性要求,生长发育正常,无传粉距离障碍.分析认为,兴隆山保护区黄耆种群规模小且零散,野外灭绝风险较高,需要予以保护.
发表甘肃省分布的茄属一新种,即毛龙葵Solanum pilosus Pei Huiming.
鸟类对环境变化较敏感,是重要的环境指示类群.2016年至2019年,采用固定样线调查和随机观测,并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太统—崆峒山保护区境内的鸟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太统—崆峒山保护区共有鸟类19目50科198种,其中鸿雁、普通鸬鹚、白琵鹭、白颊噪鹛、虎斑地鸫5种为保护区新记录种.鸟类区系广布种占50.0%,古北界种占33.3%,东洋界种占16.7%;居留型方面,留鸟占41.4%,夏候鸟占43.9%,旅鸟占13.1%,冬候鸟2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有大鸨、黑鹳、金雕、秃鹫和草原雕5种;II级重点保护鸟
以甘肃泾川县境内古树资源为调查对象,采用实地调查与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法,从古树资源数量、空间分布、结构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泾川县古树共198株,隶属于11科14属17种,其中长势正常株167株,衰弱株31株;优势树种为侧柏和旱柳;三级古树占绝对优势,古树整体呈年轻化特征;空间分布上以农村村庄和寺庙生境分布最多,行政区域分布密集区为城关镇和汭丰镇,稀疏区为窑店镇和丰台镇;树高、胸径、冠幅分别集中在12~18 m、40~80 cm、6~12 m.
2021年6月下旬发现兰州市园林树木绒毛白蜡枝梢青枯羽状复叶青枯,观察发现为茎蜂类蛀虫危害症状,初步判断蛀虫为白蜡外龄茎蜂.调查发现,白蜡同样受茎蜂危害;两种白蜡属树木受害株率近85%,受害枝梢次年一般能正常发芽抽枝.兰州市白蜡树茎蜂危害尚不算严重,但需严密监测虫情,及时防治.
为了探索硝普钠对3种草花品种植物抗旱性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硝普钠对甘野菊、天人菊和美丽飞蓬3种草花品种气孔的开张、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硝普钠显著提高了3种草花品种的抗干旱能力,其中0.50 mmol/L~1.00 mmol/L SNP(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处理可降低气孔的开张和叶片细胞膜透性,提高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从而能有效缓解自然干旱胁迫对3种草花品种生长的抑制.
蛴螬危害草坪,常常造成严重损失.在白银市人民广场冷季型草坪防治实践中发现蛴螬虫窝现象,总结提出虫窝“一黄两松”诊断技术和“快准狠”防治措施.虫窝指蛴螬聚集危害而成的草坪不规则黄化斑块.利用“一黄两松”诊断技术可以准确判定虫窝,采用“快准狠”高浓度杀虫剂药液灌根防治措施可以彻底杀灭虫窝,有效控制蛴螬大面积连年暴发为害.
园林树种是构建城市特色景观的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从抗逆性、适应性、观赏特性3个准则层和抗寒性、抗旱性等18个评价因子构建层次分析法评价体系,对伊宁市92种园林树种进行综合评价及筛选.结果表明,综合评价为Ⅰ级树种22种,Ⅱ级树种45种,Ⅲ级树种18种,Ⅳ级树种7种,筛选出67种适宜在伊宁市及周边地区推广应用的园林树种.
[目的]介绍甘蓝型隐性上位核不育系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85的选育过程,为其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结实(荚)好、配合力强的优良目标亲本2716R多次与原始不育系118A杂交、回交、自交、测交进行新品种选育.[结果]改良不育系118A的结实缺陷,育成结实性好的优良不育系5824A,并成功育成了新一代优良隐性上位核不育系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85;该品种(组合)于2015-2017年参加贵州省油菜区试,比对照油研50增产5.97%,于2019年完成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油菜(2018)5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