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功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 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来源 :中国共青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v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在德州大地回响,党史学习在德州团员青年中走深走实。
  早在3月30日,德州市共青团系统“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动员部署暨专题培训会议在德州市委党校成功举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史成志出席会议并授课,生动丰富的党史学习教育课,为今后工作开展和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奠定了根基。
  今年以来,团德州市委按照“1+3”的工作思路(“1”是加强自身建设;“3”即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工作、青少年成长成才和上级团组织的安排部署三个方面),切实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着力提升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锚定目标、创新突破,凝聚力量、奋力赶超,全市共青团事业呈现朝气蓬勃、干事创业的新气象。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群团工作汇报,对团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团山东省委书记刘天东多次到德州调研,对德州共青团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青春领航,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强化政治引领。德州共青团组建了45名优秀青年代表的“青年宣讲团”,通过线上“云宣讲”与线下“面对面”相结合,用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党的声音传递到青年之中。线下,先后举办纪念五四运动102周年座谈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动员培训会、青春诗会、微队课比赛、文艺晚会等,各界青少年广泛参与,通过座谈、诗朗诵、情景剧、主题活动、成果展示等形式,展示全市青少年传承党的优良传统、牢记青春使命、勇挑时代重担的责任担当;线上,开展青少年网上学党史教育活动,11475个基层团组织、90万人次参与学习;30万少先队员参与线上“红领巾爱学习”学党史活动;深入推进“青年大学习·一起学党史”网上主题团课,每周均有10万名以上青少年参与,参学率不断攀升。
  强化阵地建设。开展2021年度德州市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申报工作,选树一批红色文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挂牌成立22家“德州市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面向全市少先队组织免费开放,为少先队员思想道德实践教育提供生动课程,是少先队员参与校外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劳动实践、科普教育的第二课堂。进一步补充完善青年讲师团队伍,择优选拔市级青年讲师团成员50人,启动“新时代·青年说”青年讲师团讲红色故事活动,丰富线上学习的形式内容,并通过线上学习宣讲,打造一批具有德州特色的党史红色文化产品。
  强化价值塑造。启动德州“十大杰出青年”“最美青年”等评选活动,用身边的典型教育、感染、鼓舞德州青年。强化共青团新媒体建设,全市团属新媒体矩阵建设不断加强,获评2020年度德州市(市直)“十佳政务微信”“十佳政务微博”“十佳政务抖音号”三个“十佳”,是全市唯一获得各种奖项大满贯的单位。

志愿服务,奉献的青春在一线绽放


  一份份大礼包整齐排列,一排邮政车整装待发,辛苦一天分发大礼包的志愿者们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恨不得立刻将大礼包送到群众手中。这是2月4日举办的德州市“青春溫暖行”迎新春送关爱活动集中发车仪式上的场景,此次活动为全市 “金晖助老”行动结对帮扶的困难老人购置羽绒服400件,为全市“希望小屋”“牵手关爱”行动结对帮扶的农村留守儿童购置书包、文具、水壶、围巾、学习卡等生活学习用品礼包600份,全部爱心物资价值30余万元,发放到全市1000名“一老一小”困难群体手中。市志愿者协会发起“壹基金温暖包”壹家人温暖德州项目,共筹集到302个温暖包,全部送到 “希望小屋”“阳光助残”和“牵手关爱”等共青团帮扶的困境儿童手中,让孩子们在关心关爱中快乐成长、温暖过冬。如今,每年有5000余名青年志愿者通过“牵手关爱行动”与困境儿童结对帮扶。
  2月7日,德州日报记者来到德州市平原县前曹镇后邵村10岁的范鹏月、范鹏杰姐弟俩的“梦想家园”,一进门就被干净整洁的环境所吸引。一张学习桌,一张小床,一个不被打扰的空间,这是团平原县委给困境儿童精心设计打造的“希望小屋”。
  团德州市委书记张方瑞说:“‘希望小屋’是一项关爱贫困家庭孩子成长的民心工程。针对无独立居住和学习环境的8至14岁儿童,通过对原有住房进行改造,配备必要家具和学习生活用品,改善他们的生活与学习环境。”
  截至目前,全市共筹集资金780余万元,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小屋639处。摸排工作,梳理2021年度359人的建设计划台账,联合德百集团在12家商超开通“消费捐”,创新筹资形式、扩大筹资规模。抓住腾讯520公益季的有利时机,广泛利用项目化社会化的募集方式,在全市组建爱心战队1242支、发动2万余人次参与、募集善款140.23万元,获得团省委的通报表扬。



  助力全市决战脱贫攻坚,只是德州市志愿服务行动中的一个缩影。雷锋月期间,举行“青春志愿行共创文明城”德州市青年志愿者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通过大学生志愿队伍“供菜”、社区“点菜”、团组织“传菜”的“菜单”化模式,带动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德州市着力打造“青”字号志愿服务品牌,不断壮大青年志愿者队伍,目前,已有9个县市区建立了青年志愿者协会,拥有青年志愿者13万余名。志愿服务项目化持续推进,“德小青”志愿服务品牌更加闪亮。德州市志愿者协会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助残示范项目、全国青年社会组织“伙伴计划”优秀项目、全国春运暖冬行动先进集体、山东战“疫”最美志愿者(组织)、山东省抗击疫情优秀志愿组织、山东省“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山东省“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阿里巴巴3小时公益平台恩派公益“精品志愿服务项目行动季”全国优秀项目50强等多项荣誉。   青春长短用时间计算,青春价值用贡献衡量。这些身着“德小青”红马甲的青年们,在传播党的声音、做好疫情防控、助力脱贫攻坚、创建文明城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让青春在一线绽放出了别样光彩。

青春建功,为“中国梦”凝聚青春力量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近年来,我市各级团组织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在创新创造中追逐青春梦想,在拼搏奋斗中谱写人生华章。
  2月5日,“青鸟计划”就业服务季暨“青鸟计划优选州城”2021云招聘举行,集结了180余家德州优质企业,提供实习实践岗237个,就业需求岗538个,需求人数2350人。自3月以来,先后赴西安、济南、曲阜、日照等地高校及德州学院、华宇工学院举办招聘会,推动人才招引和校地共建,提供就业岗位5600余个,收取简历7100余份,初步达成意向1100余人,让“青鸟计划”成为青年人才的“吸金石”。拓展青鸟学子服务覆盖面,11个县市区全部建立了青鸟学子联盟,与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12所高校签订校地合作协议。线下主动联系对接组织部、人社局、国资委、机关工委等单位,建成驿站18处,共计提供150余张床位,为来德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集免费住宿、政策咨询、城市介绍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线上开发“德州青年驿站”微信小程序,实行不见面申请、限期审批模式,提供预约入住、政策解读、城市攻略等服务项目,同时为离开驿站的青年继续提供一个月的就业指导、岗位推荐等免费人才跟踪服务。



  今年以来,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为青年做件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着力点,不断提升青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切实解决青年创业资金瓶颈。面向全市广大青年企业家、青年创业者和乡村“好青年”推出“鲁青基准贷”“乡村好青年贷”“鲁青农担贷”贷款,建立申贷绿色通道,实现“当天申报、当天响应”,让青年企业家和创业者实实在在感受“速度”和“温度”。2020年1月以来,全市共发放“鲁青基准贷”274户,共计4.01亿元,发放乡村“好青年”贷款86户1570万元,并积极为企业争取贴息36家210万元。
  以乡村“好青年”为支撑,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动力。实施乡村“好青年”遍访行动,采取“走访+座谈”的方式,遍访“好青年”1355名,帮助“好青年”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服务项目20个。对2018年以来选树的全市各级乡村“好青年”的信息进行完善,建立动态人才库。三年选树各级乡村“好青年”共计9676名。争取市委组织部下发《团市委关于在全市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中集中开展团组织换届工作的通知》,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将35岁以下优秀青年,特别是乡村“好青年”、村(社区)团组织书记等群体纳入选用视野,推动实现村(社区)“两委”班子中有35岁以下年轻干部的目标,选好配强村(社区)团干部队伍。截至目前,全市共有6196名35岁以下青年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178名“好青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577名“好青年”担任村级团组织书记。搭建发展平台,已有8个县市区成立了“好青年”联盟,开展培训教育、学习交流活动13 场次,覆盖“好青年”1010 人次。
  以“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为统领,强化安全意识。联合市应急管理局选取、报备青年安全示范岗86个,向团省委报备20个,突出青年的生力军突击队作用,广泛开展安全生产“五个一”行动,培训“青年安全示范岗”创建单位负责人100余人,通过中公教育开展注册安全工程师公益培训,培训青年职工1300人;联合应急管理局对企业进行现场核查10余次,精心组织团员青年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提升全社会安全责任意识。
  与此同时,“青年文明号”“青年突击队”“青年岗位能手”这些传统“青”字号品牌也在不断擦亮,带领青年奋斗在一线、建功在一线。

伙伴计划,推动青少年社工服务飞跃发展


  行业协会+标准体系,加强青少年事务社工人才队伍规范化管理。2017年12月,团德州市委牵头、各社会组织骨干共同参与,在全省率先成立青少年社会工作协会,首批吸纳团体会员43个、个人会员110余个,这是唯一一个市级青少年社会工作协会,德州也被列为全省唯一一个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试点市。建立德州市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体系,发布《德州市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指南》,并成功申报山东省标准化试点项目,按照服务领域兼顾重点群体,划分为农村社区、城市社区、留守儿童、禁毒服务、志愿者联动等服务领域,构建标准化体系,提供22大项159小项(其中,含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6大项52小项、服务保障标准体系11大项52小项、服务提供标准体系5大项55小项)服务,满足不同青少年群体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2019年12月以94分的高分顺利通过山东省标准化验收。
  专项培训+榜样带动,提升青少年事务社工人才服务质量。扎实开展青年社会组织“伙伴计划”,以开放式座谈、微信群解答、资源共享等方式开展伙伴计划沙龙10期,了解社会组织需求,发现3例优秀服务项目,达到双向受益的效果。同时,针对焦点问题提供9场专题培训,覆盖500余人次;组织开展青少年社工人才队伍专项培训,针对机构财务运行、网络筹资技巧、“伙伴计划”优秀项目计划书填报和青少年法治宣传、禁毒防艾教育专项资助项目申报等开展青年社会组织骨干赋能训练营20余次,覆盖1000余人次。另外,每年在社工考试前夕,联合市民政局开展考前培训,截至目前共开展6期,覆盖600余人次;组织开展青少年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督导培训班。2020年8月,联合山东省社会创新与发展研究会启动为期一年的青少年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督导培训班,针对一线服务工作者/项目主管、机构负责人,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系列增能培训服务,主要分为公益启航班和公益领航班。改变传统的培训授课方式,通过叙事分享、交流示范、走访机构实地督导,以社工人才发展与成长的角度,评估社工能力与所处岗位及项目执行之间的匹配度与协作关系,以挖掘和评估社工督导人才及一线工作人员的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目前已开展5期,培训360余人次,走访机构15家。开展青少年事务社工市级榜样评选,评选出10位市级青少年事务社工榜样,成功推报1位国家级、1位省级青少年事务社工年度榜样。
  司法保护+权益保障,健全青少年维权工作服务体系。推进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社会支持体系建設,2019年联合市检察院签署《关于构建德州市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合作框架协议》,2020年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签署《关于建立德州市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的合作协议》,2021年联合市检察院探索司法社工参与合适成年人、社会调查、帮教矫正等工作。目前,指导阳光社工与德城区、平原县检察院达成合作,已在5起未成年人涉罪案件中引入专业司法社工。紧扣“12.4”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大力开展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组织青少年走进法治教育基地,参观法治教育展览,参与模拟法庭活动,开展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专题宣传活动,全市各级团组织累计开展1200余次,覆盖8万余人次。深化“彩虹伞”自护教育,面向社区、学校青少年开展防性侵、防校园欺凌、防溺水、禁毒防艾等自护教育,不断增强青少年的自护能力。
其他文献
2019年以来,团乐陵市委在西部人才公寓实施了“青益空间”项目,聘请第三方专业社工机构,以团工委带领、项目化运作的方式,围绕“红色引领加油站”“朋友交际知心站”“能力提升充电站”三站建设,为公寓入住青年人才开展精准服务,打造“乐居乐创”来乐青年人才服务品牌,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来乐贡献青春力量。红色引领加油站  西部人才公寓自2017年11月正式启用以来,入住青年已达1200余名,其中外地来乐青年占比
期刊
“天安门广场多么壮丽,长安大街贯东西,清风徐来吹人爽,东方微微露晨曦……”在陕西省富平县觅子小学的教室里,孩子们正在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志愿者的带领下练习山东快板。明天,他们将以一场生动的汇报演出,展示这11天“七彩假期”夏令营的学习成果。  2016年,共青团中央联合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实施青年志愿者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6年来,从学校周边的乡
期刊
与共青团结缘,应该是初二加入共青团的时候。那个时候,对团的印象就是觉得入团太难了,不仅要学习好更得思想好,各方面表现还得优秀,于是,那时品学兼优、表现良好的我加入了这个组织,老实说,入团后的我,表现一般般,初中、高中、大学就这样平平淡淡地过来了。谁知道,机缘巧合,2004年,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我进入西藏不久后,还成了一名团干部。从一个22岁的进藏毛头小伙,到而今的不惑之年,我把自己的青春
期刊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在党史学习热潮的推动下,红色研学旅游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与党史学习相结合的红色研学旅游成为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感悟红色精神的重要方式,有助于青年从革命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有助于青年“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打造“特色课堂”,深化党史学习  红色研学旅游是党史学习的“生动课堂”。红色研学旅游可以使党史学习变为生动的课堂,帮助新时代青年继承革命先
期刊
雪白的墙壁、崭新的书桌小床、摆放着各类书籍的书架……在德州市陵城区,一间间精心设计、装修的“希望小屋”,成为困境儿童温馨的逐梦空间。  自“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启动以来,团陵城区委按照团省委、团市委工作部署,以“四个坚持”为轴线,做好“建骨”“丰肉”“点睛”“查体”4个环节,完成了93间“希望小屋”的打造,促进99名孩子实现从“小屋焕新”到“精神焕新”的转变。以真心坚持为希望小屋“建骨”  团陵
期刊
近年来,团宁津县委聚焦“乡村好青年”和“青鸟计划”大学生两个主要群体特点,以帮扶青年创新创业为工作切入点,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有效整合社会资源,通过“扩大影响、深入青年、搭建平台”,多措并举助力零距离一体化服务模式,为城乡青年就业创业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和服务。  扩大影响,凝聚青年创业力量。多方协作推进“青创农场”建设,实施农村青年创新创业行动。以青年助力“创新创业大赛”为引领,培育创业致富的新农青
期刊
“希望我们前杨村的田园生活,让大家有所向往,希望游客来到我们前杨村记得住乡愁。”德州临邑选培的“乡村好青年”——临盘街道前杨村杨瑞瑞,作为前杨记忆文化旅游公司经理,成为了美丽前杨的“店小二”,带领该村旅游业成熟发展。4月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近4分钟的单条新闻报道了该村。  乡村振兴,青年当先。近年来,团临邑县委聚焦党政所需、青年所盼,持续深化“乡村好青年赋能行动”,做好“选、培、帮、联”文章,
期刊
近年来,团平原县委以“搭平台、重培养、助建功”为总体思路,为青年成长成才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提供支持,激发农村优秀青年发展活力,助推青年参与乡村振兴。搭平台,实现青年凝心聚力  联合组织部在各乡镇(街道)成立青年人才协会,吸收户籍或居住地在本乡镇(街道)的农村优秀青年参与其中,以组织凝聚青年。截至目前,全县已成立青年人才协会12个,吸纳农村优秀青年人才750余人。同步成立协会党支部,打造党委直接联
期刊
2021年以来,齐河县依托本地人才公寓、快捷酒店打造经济开发区和高新区两处青年驿站,为求职青年学子提供免费住宿、政策解读、技能培训、岗位推介和青年联谊等“一站式”服务,解决毕业大学生和未就业青年求职住宿难、岗位对接难等问题。高品质打造青年驿站  在入住条件好的地方建设。经济开发区青年驿站依托人才公寓建设,空调、暖气、独立卫生间配套齐全,屋内配有冰箱、厨具等生活家电,屋外配有健身设施;高新区青年驿站
期刊
“七一”前夕,泺清河小学的少先队员在禹城市革命纪念馆上了特殊的一课,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在队员们心里播下红色的种子。大家驻足在革命英雄雕像前,庄严地举起右手,“时刻准备着!”响亮的誓言回响在纪念馆内,展示着每位少先队员的爱国热情。  近年来,团禹城市委始终紧扣时代脉搏,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引领广大少年儿童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增强少先队员的组织归属感和光荣感,走出了一条少先队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