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内皮祖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来源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fire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妊娠对RA患者内皮祖细胞(EPC)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RA初治患者纳入本项研究,按照有无妊娠,将患者分为单纯RA组和RA合并妊娠组,均为女性患者,每组各30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滑膜组织内淋巴细胞共同抗原(LCA)+淋巴细胞和CD68+巨噬细胞的数目;流式细胞术检测EPC和内皮细胞的比例;ELISA检测EPC上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IL-6和IL-10的浓度。2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RA合并妊娠组关节滑膜内CD68+巨噬细胞和LCA+淋巴细胞的数目低于单纯RA组;ELISA的结果显示单纯RA组外周血可溶性人HLA-G的浓度为(8.9±1.7)pg/ml,RA合并妊娠组的浓度为(396.7±89.6)pg/ml,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9,P<0.01);流式细胞学检测结果显示单纯RA组患者淋巴细胞中EPC的比例为(0.13±0.03)%,RA合并妊娠组的比例为(0.76±0.0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71,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外周血中EPC比例与可溶性HLA-G浓度呈正相关(r=0.886 1,P<0.01);体外的实验结果显示HLA-G能够促进单纯RA患者EPC旁分泌和分化功能的恢复。

结论

妊娠能够提高RA患者体内EPC的数量和生物学功能,HLA-G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在pSS诊断中的作用及相关结膜病变的免疫学影响因素。方法纳入以干眼为主诉的患者57例,其中pSS患者38例,非pSS患者19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并用Nelson法评分。pSS中31例进行了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等血清学检查。采用t检验及秩和检验比较相关数据之关联。结果以结膜印迹细胞学Nelson分级≥2级为阳性界值,结膜印迹细胞学在pSS诊断的敏感度
糖原累积病Ⅱ型(GSD Ⅱ)属于罕见疾病,常以骨骼肌、平滑肌损害为主要表现,易与炎性肌病相混淆,临床上易误诊、漏诊。本文报告1例23岁男性,以肌酶升高和脊柱畸形为主要表现,血清抗转录中介因子1(TIF1)-γ抗体IgG(++),基因检测提示酸性α-葡萄糖苷酶(GAA)基因突变,肌肉病理提示大量糖原沉积及骨骼肌纤维空泡变性,确诊为GSD Ⅱ。通过复习相关文献,探讨糖原累积病Ⅱ型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
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是一组累及多系统的寡免疫复合物型小血管炎,其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目前该病临床误诊率及病死率仍然较高。传统抗体ANCA仍是目前用于诊断及分型依据的特异性实验室指标,但其本身对于监测疾病的活动度尚缺乏足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因此发现并应用新型生物标记物对AAV进行诊断,监测疾病活动度,评估不同类型AAV的治疗效果以及预测其复发情况,有望实现AAV的精准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外周血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3(CXCL13)检测在pSS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60例研究对象,其中30例初诊的pSS患者为疾病组,3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XCL13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及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其与外周血B细胞比例、免疫球蛋白(Ig)G、IgM、IgA、C3、C4、自身抗体等免疫相关指标、腺体结构和功能指标,以及SS疾病
目的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RA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增殖及炎性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RA-FLS,4~6代细胞用于后续实验。不同浓度的人Ox-LDL刺激RA-FLS 24 h,MTS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实时(RT)-PCR法检测炎性因子IL-6、TGF-β、IL-8、TNF-α及清道夫受体CD36、结合磷脂酰丝氨酸和氧化脂蛋白的清道夫受体(
期刊
目的探讨血清CRP、TGF-β1与pSS的联系。方法选择90例pSS患者(观察组)及30名健康人群(对照组),观察组按病情严重不同分为重度17例、中度43例、轻度30例,观察组中未发生肺间质改变(ILD)54例、合并ILD 36例(其中Ⅰ期患者15例、Ⅱ期患者13例、Ⅲ期患者8例)。ELISA测定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中CRP、TGF-β1水平,并探讨其和pSS严重程度及ILD不同分期的联系。统计方法使
目的探讨肌少症和维生素D缺乏在RA患者合并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GIOP)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311例RA患者和158名正常健康者,并详细记录RA患者临床、实验室指标及糖皮质激素(GC)使用情况。以生物电阻抗法测四肢骨骼肌质量,化学发光法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测腰椎和髋部骨密度(BMD)。采用χ2检验、非参数检验、多元Logisti
亚临床皮质醇增多症是指患者没有皮质醇增多的典型临床表现,而仅有轻度的皮质醇增多。尽管缺乏皮质醇增多症的典型临床表现,但该类患者并发骨质疏松及椎体骨折的风险却很高。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十分重要。本文报道1例亚临床皮质醇增多症继发骨质疏松症,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复习。
目的探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合并甲状腺疾病(TD)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05—2017年确诊为PBC的患者,根据是否合并TD将患者分组,对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临床特征进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参数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分析。结果资料完整的148例PBC患者中45例(30.4%)合并TD。合并TD的PBC患者出现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