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中国经济问题的诠释者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cs847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毅夫,著名经济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有“中国政府经济智囊”之称。2008年2月4日,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正式任命林毅夫为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这是首位在世界银行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获得如此高职位的中国人。他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解决世界上最复杂、最艰深的经济学上的“哥德巴赫猜想”——中国经济问题。
  林毅夫1952年10月出生于台湾宜兰县。1971肄业于台湾大学农业工程系,1978在台湾政治大学获企业管理硕士学位。1982年在北京大学获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学位之后,他远渡重洋,来到现代经济学的大本营——美国芝加哥大学,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舒尔茨,学习农业经济,1986年获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中国的农村改革:理论与实证》,被舒尔茨教授誉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之作”。随后,他又在耶鲁大学经济增长中心做了一年博士后研究工作。
  1987年,林毅夫回到中国,成为大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位从西方学成归来的经济学博士。回国后,他历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部副部长。1994年至2008年,一直担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如今,该中心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大本营。从1994年开始,他参与了国家几乎所有重大经济决策的讨论,尤其对农村经济和国企改革等领域的政策,极具影响力。
  林毅夫是中国经济学界“海归”派的代表人物,也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推动者之一,是用西方主流经济学规范方法研究中国经济学较为成功的学者之一。他努力推进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并强调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规范化和一致性,以及用实证方法研究中国经济改革和市场化进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他用“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作出了严谨的经济学模型。他主张中国充分利用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用较低的成本引进先进技术,加快技术变迁,加速资本积累,实现中国的产业升级。他还认为国有企业改革是继续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关键,改革国有企业才能够给民营经济提供更公平的竞争环境。林毅夫一直以来都对中国经济保持乐观,认为在拥有和平稳定发展机会的环境下,到2030年,中国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理论”,是林毅夫在研究了20世纪后半叶世界经济,尤其是东亚经济的基础上建立的,已为世界经济学界推崇为发展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是中国经济学家对世界的贡献。
  林毅夫是从研究中国农业问题开始走上经济学研究之路的,并以此奠定了他在国际经济学界的学术地位。1990年,他关于1959~1961年中国大饥荒的论文《集体化与中国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在国际顶级经济学杂志之一的《政治经济学期刊》上发表,引起了强烈反响。1992年,他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中国的农村改革及农业增长》一文,成为一段时间发表于国际经济学界刊物上被同行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之一,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为其颁发了经典引文奖。此外,他的主要著作《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1993年还荣获中国经济学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一些欧美的中国问题研究机构视其为中国农业经济与社会问题的权威,屡次邀请他出国访问研究。对于当前的“三农”问题,林毅夫认为城乡差距的问题将长期存在,只有依靠长期的经济发展,不断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在城市里的就业机会和条件,才能逐步解决问题。
  对于2008年底以来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林毅夫指出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认为,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相比其他国家,中国应对这场危机有三大有利因素,分别是:中国具有庞大的外汇储备;中国存在资本管制,这为其筑起了一道“防火墙”;中国货币政策稳健,中国政府过去四年都实现了财政盈余,有财政刺激的空间。由于有以上的良好基础,中国能够通过刺激内需来促进经济发展,如增加农村投入、实现产业升级、加强教育和医疗开支等。因此,他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同时,林毅夫还强调,中国经济的发展,不仅对中国有利,也有利于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复苏,可以为解决全球发展的不平衡状况作出贡献。
  
  责编:吴奇志
其他文献
因档案的性质,大部分档案都是永久保存下来的,由于保存时间过长,加之借阅的磨损及自然灾害等情况,档案会不同程度的损伤。该文就档案的保护与具体修复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和总结,对
法院作为国家的审批机关,其档案工作至关重要,关系到审判的真实和公正。新时期,法院档案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只有跟紧时代发展的步伐,提高法院档案工作的现代化程度,同时建立一套高
摘要:食品安全已成为我国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大量的被污染食品上了我国居民的餐桌,对人民的健康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食品污染也是导致我国各器官恶性肿瘤患者逐年增多的重要因素之一。引起了政府及各新闻媒体的重视,食品检验是根据我国食品标准及法律,对食品质量、食品卫生进行的一系列检验,食品检验的目的是确保我国居民饮食安全。保障我国食品安全是国家检验部门的责任,但从目前我国出现地食品问题,食品检验及各相
摘要:医院的检验科是医院必不可少的一个部门,它承担着医院几乎所有患者的体液、血液、排泄物等的常规检验和化验,是医院的病毒集散地,也是重要的生物病毒传染源,其标本以及药品都可能导致潜在的致病病原体利用各种传播媒介进行扩散。检验科的安全性与科室人员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工作人员每天都处于检验科的生物危害环境之下,如果生物安全未达标,那么极易造成具有重大传染性病原体的传播扩散,如肝炎病毒、结核杆菌、艾滋病
目的:分析老年空巢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程度,给予相应的护理指导,提高老年空巢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自行制定调查表,调查空巢老人高血压患者在心理、饮食、用药、及预
论述我国法制建设进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立法监督。在论述立法监督的基本原则,分析当前立法监督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设立专门的立法监督机构、完善立法监督内